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8436发布日期:2020-06-05 19:4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在医院为防止有些患糖尿病病人下肢血管血流不畅要对病人下肢进行加压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而按摩通常采用手工按摩方式,费时费力。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有利于实现糖尿病人下肢按摩。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的下侧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杆二的一端,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连杆一的一端,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u形杆的圆杆,所述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床体的下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u形杆的两个方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机构的方杆的一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称的l形杆一,所述床体对应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l形杆一的竖杆,所述床体对应所述凹槽固定连接对称的齿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l形杆一的横杆分别固定连接t形杆,所述方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二的横杆端,对称的所述l形杆二的竖杆上分别设置有t形槽,对称的所述t形杆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t形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杆内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方板,所述方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按摩板,所述方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条,对称的所述方条内分别设置有直口槽,对称的所述直口槽内分别设置有圆杆,对称的所述圆杆分别固定连接齿轮的偏心处,对称的所述齿轮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l形杆二的竖杆,对称的所述齿轮分别啮合对应的所述齿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板匹配所述凹槽,所述按摩板匹配所述凹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床体的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枕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的按摩板水平方向移动距离大,可以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大范围的按摩;

(2)本装置的按摩板能够实现在纵向位移的同时进行升降,对患者下肢按摩的更加舒适、高效;

(3)本装置有效的替代了手工按摩方式,省时省力,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为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有利于实现糖尿病人下肢按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床体,2、凹槽,3、按摩板,5、l形杆一,6、连杆一,7、连杆二,8、电机,9、电机支架,10、枕头,11、t形杆,12、l形杆二,13、方杆,14、方板,15、齿轮,16、方条,17、齿条,18、t形槽,19、通槽,20、u形杆,21、圆杆,22、直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下侧通过电机支架9固定连接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杆二7的一端,所述连杆二7的另一端铰接连杆一6的一端,所述连杆一6的另一端铰接u形杆20的圆杆,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2,所述床体1的下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u形杆20的两个方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机构的方杆13的一侧。

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称的l形杆一5,所述床体1对应所述凹槽2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l形杆一5的竖杆,所述床体1对应所述凹槽2固定连接对称的齿条17。

对称的所述l形杆一5的横杆分别固定连接t形杆11,所述方杆1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二12的横杆端,对称的所述l形杆二12的竖杆上分别设置有t形槽18,对称的所述t形杆1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t形槽18内。

所述方杆13内设置有通槽19,所述通槽19内设置有方板14,所述方板14的上侧固定连接按摩板3,所述方板1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条16,对称的所述方条16内分别设置有直口槽22,对称的所述直口槽22内分别设置有圆杆21,对称的所述圆杆21分别固定连接齿轮15的偏心处,对称的所述齿轮15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l形杆二12的竖杆,对称的所述齿轮15分别啮合对应的所述齿条17。

所述方板14匹配所述凹槽2,所述按摩板3匹配所述凹槽2。

所述床体1的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枕头10。

所述枕头10的材料为硅胶。

所述按摩板3的材料为硅胶。

所述按摩板3在运动过程中,所述按摩板3处于最下端时,所述按摩板3的上侧与所述床体1上侧平齐。

使用时在按摩板3上方铺一整张垫子罩住整个按摩区域,将按摩板与人体隔离开,隔着垫子按摩能够实现更好的按摩效果。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患者躺倒床体1上,将下肢(腿肚)放到凹槽2上方,将枕头10枕到头下。打开电机8,电机8带动连杆二7转动,连杆二7带动连杆一6摆动,连杆一6带动u形杆20移动,u形杆20带动方杆13移动,方杆13带动l形杆二12沿t形杆11移动,方杆13带动方板14移动,方板14带动按摩板3和方条16移动,l形杆二12带动齿轮15移动同时与齿条17啮合转动,齿轮15带动圆杆21移动同时转动,圆杆21转动同时沿直口槽22移动,圆杆21带动方条16往复移动,方条16带动方板14沿通槽19往复移动,方板14带动按摩板3往复上下移动,按摩板3对下肢按摩,按摩板3在沿凹槽2往复移动同时往复上下移动,对下肢按摩,按摩一段时间,关闭电机8。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是:所述床体(1)的下侧通过电机支架(9)固定连接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杆二(7)的一端,所述连杆二(7)的另一端铰接连杆一(6)的一端,所述连杆一(6)的另一端铰接u形杆(20)的圆杆,所述床体(1)的一端设置有凹槽(2),所述床体(1)的下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u形杆(20)的两个方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机构的方杆(13)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按摩机构包括对称的l形杆一(5),所述床体(1)对应所述凹槽(2)固定连接对称的所述l形杆一(5)的竖杆,所述床体(1)对应所述凹槽(2)固定连接对称的齿条(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其特征是:对称的所述l形杆一(5)的横杆分别固定连接t形杆(11),所述方杆(1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二(12)的横杆端,对称的所述l形杆二(12)的竖杆上分别设置有t形槽(18),对称的所述t形杆(11)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t形槽(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方杆(13)内设置有通槽(19),所述通槽(19)内设置有方板(14),所述方板(14)的上侧固定连接按摩板(3),所述方板(14)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方条(16),对称的所述方条(16)内分别设置有直口槽(22),对称的所述直口槽(22)内分别设置有圆杆(21),对称的所述圆杆(21)分别固定连接齿轮(15)的偏心处,对称的所述齿轮(15)分别铰接对应的所述l形杆二(12)的竖杆,对称的所述齿轮(15)分别啮合对应的所述齿条(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方板(14)匹配所述凹槽(2),所述按摩板(3)匹配所述凹槽(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床体(1)的上侧另一端设置有枕头(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的下侧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连杆二的一端,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铰接连杆一的一端,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铰接U形杆的圆杆,所述床体的一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床体的下侧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U形杆的两个方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按摩机构的方杆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本实用新型为糖尿病人下肢按摩装置,有利于实现糖尿病人下肢按摩。

技术研发人员:谭亚飞;安贵霞;陈蕴;肖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仁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