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5510发布日期:2020-05-29 12:2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心理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的生活压力较大,而因为精神压力无法宣泄会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目前,用于心理康复训练的常用设备是宣泄人。

然而现有的宣泄人在长时间被宣泄者用不同力道或工具击打后,其常被击打的部位会因力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久而久之,会使其弹力消失,进而使宣泄人无法继续使用。

因此需要在现有心理康复训练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以克服现有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现有的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常被击打的部位会因力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久而久之,会使其弹力消失,进而使宣泄人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贴地机构、踢打板和固定板,所述踢打板位于贴地机构的上端,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踢打板的上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有人形靶,所述人形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形靶头,所述贴地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重力板,且重力板的底端与贴地机构固定贴合连接,且重力板的一侧均设有焊接条。

优选的,所述人形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板,且固定弹板的一侧均设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凹槽,且凹槽的一侧均设有受力组件。

优选的,所述受力组件均呈梯形状。

优选的,所述受力组件包括加固挡板和弹簧杆,且弹簧杆分别均匀分布在加固挡板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弹簧杆呈上下两排分布,且上下两排的弹簧杆均朝着对面的弹簧杆呈倾斜状。

有益效果:

(1)该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通过均匀分布的受力组件可在人形靶内部的各个不同部位接收宣泄者击打出的力道,而受力组件在接收击打的力道后,便可快速的将此力道转移至均匀分布的弹簧杆中,由于弹簧杆呈上下两排分布,且由于上下两排的弹簧杆均朝着对面的弹簧杆呈倾斜状,使弹簧杆接收的力道可从不同的方位发散至后端的加固挡板中,使本设备可良好的吸收击打力,而不会因力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增强了本设备的使用质量。

(2)该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由于重力板的底端与贴地机构固定贴合连接,使重力板的重力可完全下压至贴地机构中,使本设备的重心较低,进而可使本设备在被击打时可保持一定的平稳性,使本设备不会受冲击力而发生偏移,提升了宣泄者对本设备良好使用的体验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地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人形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受力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中:1-贴地机构;101-重力板;102-焊接条;2-踢打板;3-固定板;4-人形靶;401-固定弹板;402-连接板;403-凹槽;404-受力组件;4041-加固挡板;4042-弹簧杆;5-人形靶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

参阅图1-4,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贴地机构1、踢打板2和固定板3,踢打板2位于贴地机构1的上端,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踢打板2的上端,固定板3的上端设有人形靶4,人形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形靶头5,贴地机构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重力板101,且重力板101的底端与贴地机构1固定贴合连接,且重力板101的一侧均设有焊接条102。

优选的,人形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板401,且固定弹板401的一侧均设有连接板402,通过固定弹板401可加强对连接板402、受力组件404的固定性。

优选的,连接板402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凹槽403,且凹槽403的一侧均设有受力组件404,通过凹槽403可使弹簧杆4042接收的力道能更好的转移至连接板402中。

优选的,受力组件404均呈梯形状,通过受力组件404均呈梯形状的设计可使弹簧杆4042接收的力道能更好的回笼,使人形靶4外部某个受力点在受力后能通过弹簧杆4042更好的转移。

优选的,受力组件404包括加固挡板4041和弹簧杆4042,且弹簧杆4042分别均匀分布在加固挡板4041的一端,通过加固挡板4041可对均匀分布的弹簧杆4042提供良好的固定力,使弹簧杆4042和加固挡板4041能共同受力。

优选的,弹簧杆4042呈上下两排分布,且上下两排的弹簧杆4042均朝着对面的弹簧杆4042呈倾斜状,通过上下两排的弹簧杆4042均朝着对面的弹簧杆4042呈倾斜状的设计可使弹簧杆4042在受力后能更好的向四周发散,以避免局部单一受力。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时,先检查本产品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随后将本设备放置于水平的干燥地面,当宣泄者用力或本设备的人形靶4被外界物件击打时,击打的力道可通过受力组件404转移至均匀分布的弹簧杆4042中,使弹簧杆4042接收的力道可从不同的方位发散至后端的加固挡板4041中,使本设备可良好的吸收击打力,而不会因力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同时通过重力板101的重力可完全下压至贴地机构1中,使本设备的重心较低,进而可使本设备在被击打时可保持一定的平稳性,使本设备不会受冲击力而发生偏移。



技术特征:

1.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包括贴地机构(1)、踢打板(2)和固定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踢打板(2)位于贴地机构(1)的上端,所述固定板(3)固定连接在踢打板(2)的上端,所述固定板(3)的上端设有人形靶(4),所述人形靶(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形靶头(5),所述贴地机构(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重力板(101),且重力板(101)的底端与贴地机构(1)固定贴合连接,且重力板(101)的一侧均设有焊接条(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形靶(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弹板(401),且固定弹板(401)的一侧均设有连接板(4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02)的一端分别均匀分布有凹槽(403),且凹槽(403)的一侧均设有受力组件(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404)均呈梯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组件(404)包括加固挡板(4041)和弹簧杆(4042),且弹簧杆(4042)分别均匀分布在加固挡板(4041)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杆(4042)呈上下两排分布,且上下两排的弹簧杆(4042)均朝着对面的弹簧杆(4042)呈倾斜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心理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贴地机构、踢打板和固定板,踢打板位于贴地机构的上端,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踢打板的上端,固定板的上端设有人形靶,人形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人形靶头,贴地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重力板,且重力板的底端与贴地机构固定贴合连接,且重力板的一侧均设有焊接条。该种心理康复训练装置结构稳定,且可良好的吸收击打力,而不会因力的作用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凹陷,增强了本设备的使用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熊伟;王柳行;陶冶;郭敏;秦迎新;刘毓;董静;王军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