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25403发布日期:2020-05-12 18:41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



背景技术:

氧疗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的治疗手段,目前医用吸氧装置主要在室温状态下使用,湿化瓶没有配套加热装置,故患者长期吸入的均为湿化程度不高的冷氧气,难以达到生理要求,容易导致呼吸道干燥,甚至黏膜损伤,影响氧疗效果。

通过检索相关专利文献,发现目前有少数湿化加热装置,普遍带有电加热组件,装置复杂,操作不便,临床普及差。例如申请号200620161044.3,实用新型名称《氧气湿化瓶加温加湿坐套》,公开了一种氧气湿化瓶加温装置,由圆柱形的外壳、保温材料、可调恒温电加热棒及电源插头构成;就含有电加热组件可调恒温电加热棒。

目前适合人体体温,比如应用于恒温水杯,恒温温度在37摄氏度到50摄氏度的恒温材料多有报道。例如申请号201110039324.2,发明名称《相变恒温材料及垫体》公开了一种相变恒温材料。还涉及一种垫体,相变材料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做到恒温,并且潜热大、性能稳定,并且能够反复使用,该相变材料相比于原有的可以做到细腻如沙;一种相变恒温材料,按质量比由16%-20%的水、1%的增稠剂、3%-4%的成核剂、1%的分散剂,搅拌均匀,使混合物呈均一的粘稠状,然后加入75%-78%的芒硝,再搅拌均匀,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将上述相变材料加入垫体中可以作为冷热袋使用,保温持久。例如申请号201380081399.4,发明名称《恒温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公开了恒温材料使相变材料(pcm)与热可逆的凝胶(trg)并入复合材料中,所述热可逆的凝胶(trg)在pcm的熔化温度之前进行凝胶化,从而在pcm变成液体的温度,液体pcm通过凝胶得以保持,和在凝胶变成液体的温度,凝胶的液态通过pcm的固体形式得以保持。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应用上述恒温材料,对氧气湿化瓶进行了设计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氧疗效果,便于临床加热操作的医用氧气湿化瓶及加热配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上述吸氧湿化瓶装置包括氧气湿化瓶、加热套,上述氧气湿化瓶包括瓶身,上述瓶身形成第一容量空间,上述第一容量空间容纳无菌液体,上述加热套由内至外包括内壁、第二容量空间和外壁,上述瓶身可内置贴近上述内壁放置,上述瓶身、内壁由导热材料制成,上述第二容量空间填充恒温材料,上述外壁由绝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吸氧湿化瓶装置还包括连接器,上述连接器外置于上述瓶身,和上述加热套对接连接。

优选地,上述连接器和上述加热套对接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口连接、系绳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采用恒温材料对氧气湿化瓶进行加热,避免使用电加热组件,温度可控增加氧疗效果,结构简单便于临床加热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加热套剖视示意图。

图2是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实施例1剖视示意图。

图3是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实施例2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外壁2.第二容量空间

3.内壁4.瓶身

5.第二容量空间6.无菌液体

7.连接器8.热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实现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加热套剖视示意图,所述加热套由内至外包括内壁3、第二容量空间2和外壁1,所述内壁3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容量空间2填充恒温材料,所述外壁1由绝热材料制成。导热材料指在常温下导热系数不低于15w/(m*k)的材料,例如石墨烯、导热硅胶片、导热绝缘材料、导热界面材料、导热矽胶布、导热胶带、导热硅脂、散热硅脂、散热油、散热膜、导热膜等;绝热材料是指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传统绝热材料,如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新型绝热材料,如气凝胶毡、真空板等。可用热水8(大于37摄氏度)倒入加热套内对加热套第二容量空间2内的恒温材料进行加热,加热后恒温材料将保持在37摄氏度。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实施例1剖视示意图,图中氧气湿化瓶放置在加热套中边工作,边加热,方便加热套拆卸,可反复多次利用;不属于本实用新型改进的内容,图中没有标示。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所述吸氧湿化瓶装置包括氧气湿化瓶、加热套,所述氧气湿化瓶包括瓶身4,所述瓶身4形成第一容量空间5,所述第一容量空间5容纳无菌液体6,所述瓶身4可内置贴近所述内壁3放置,所述瓶身4由导热材料制成。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使用的玻璃、塑料等制造氧气湿化瓶的材料及其改进也属于本实用新型考虑的范围,因为导热效果并不是绝对的,上述材料薄一点就可以增加导热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实现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实施例2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改进:所述吸氧湿化瓶装置还包括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外置于所述瓶身4,和所述加热套对接连接,对接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口连接、系绳连接。螺纹连接就是连接器7、加热套对应设置内螺纹、外螺纹旋转连接;卡口连接就是连接器7、加热套对应设置凸出的卡口、凹进的卡洞进行卡接连接;系绳连接就是连接器7、加热套对应设置绳子,系扣连接。

通过以上改进,氧气湿化瓶可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固定在加热套上,同时加热套可拆卸,加热套可以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所述吸氧湿化瓶装置包括氧气湿化瓶、加热套,所述氧气湿化瓶包括瓶身(4),所述瓶身(4)形成第一容量空间(5),所述第一容量空间(5)容纳无菌液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套由内至外包括内壁(3)、第二容量空间(2)和外壁(1),所述瓶身(4)可内置贴近所述内壁(3)放置,所述瓶身(4)、内壁(3)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容量空间(2)填充恒温材料,所述外壁(1)由绝热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湿化瓶装置还包括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外置于所述瓶身(4),和所述加热套对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7)和所述加热套对接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口连接、系绳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加温式吸氧湿化瓶装置,上述吸氧湿化瓶装置包括氧气湿化瓶、加热套,上述氧气湿化瓶包括瓶身,上述瓶身形成第一容量空间,上述第一容量空间容纳无菌液体,上述加热套由内至外包括内壁、第二容量空间和外壁,上述瓶身可内置贴近上述内壁放置,上述瓶身、内壁由导热材料制成,上述第二容量空间填充恒温材料,上述外壁由绝热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是温度可控增加氧疗效果,结构简单便于临床加热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雯;卫平;徐金富;曹卫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肺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