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9778发布日期:2020-09-04 12:5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摄片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婴儿床旁摄片机在有条件的医院均使用dr装置,取消了使用暗盒等复杂的洗片程序,可重复摄片,操作简便,高效,快捷且射线量低,图像质量高,更能满足诊断的要求。

床旁摄片机虽拍摄要求低,射线量少,图像质量高,但婴儿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控因素,无法配合工作人员的要求,容易造成运动伪影,而现有的技术还是无法解决运动伪影的影响。通常,拍摄人员为了减少自己射线量的摄入,不会立在婴儿旁拍摄,导致无法时刻关注到婴儿的拍摄状态,而拍摄到的片子有可能存在运动伪影而不能满足诊断的要求,只能重复拍摄。这就导致了婴儿重复的摄入射线,不仅违背了质控的要求,也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了隐患。因此,有工作人员提议用沙袋固定住好动的婴儿,不失为解决运动伪影的好办法,但因为沙袋的体积大,密度高,在拍摄图像上均能显示出来,尤其在侧位拍摄时常会因为固定不充分而遮挡拍摄部位,亦不能满足质控对图像质量的要求及诊断要求。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设有头铅围和腿铅围裙,所述头铅围和所述腿铅围裙的顶端中部分别均设有薄层海绵,所述头铅围靠近所述腿铅围裙的一侧中部设有下颌布托,所述头铅围位于所述下颌布托的两侧对称设有头侧凹槽,所述腿铅围裙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对称设有腿侧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透光性树脂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头铅围远离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一。

进一步的,所述腿铅围裙远离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很好的固定婴幼儿的手足,减少运动伪影的发生,提高图像的质量及满足诊断的要求,减少了重复拍片的概率。并能简便的对婴幼儿未检查部位进行铅防护,减少其射线的摄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

1、底板;2、头铅围;3、腿铅围裙;4、薄层海绵;5、下颌布托;6、头侧凹槽;7、腿侧凹槽;8、魔术贴一;9、魔术贴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对称设有头铅围2和腿铅围裙3,所述头铅围2和所述腿铅围裙3的顶端中部分别均设有薄层海绵4,所述头铅围2靠近所述腿铅围裙3的一侧中部设有下颌布托5,所述头铅围2位于所述下颌布托5的两侧对称设有头侧凹槽6,所述腿铅围裙3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对称设有腿侧凹槽7。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底板1、头铅围2、腿铅围裙3、薄层海绵4、下颌布托5和头侧凹槽6以及腿侧凹槽7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2所示,使用时,将婴儿放置于底板1上,头部与脚部分别对应放置于头铅围2和腿铅围裙3上,而底板1两侧有头侧凹槽6和腿侧凹槽7,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起到固定手足的作用,而薄层海绵4的设置,防止用力牵拉固定时导致的婴幼儿手足皮肤的损伤,而下颌布托5侧用于抬高患儿的下颌,使之不与肺野重合。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很好的固定婴幼儿的手足,减少运动伪影的发生,提高图像的质量及满足诊断的要求,减少了重复拍片的概率。并能简便的对婴幼儿未检查部位进行铅防护,减少其射线的摄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实施例二;

如图1-2所示,所述底板1为透光性树脂材料制成,所述头铅围2远离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一8,所述腿铅围裙3远离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二9。从上述的设计不难看出,魔术贴的设计,便于用户对头铅围2和腿铅围裙3的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实际应用时,将婴儿放置于底板1上,头部与脚部分别对应放置于头铅围2和腿铅围裙3上,而底板1两侧有头侧凹槽6和腿侧凹槽7,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节,起到固定手足的作用,而薄层海绵4的设置,防止用力牵拉固定时导致的婴幼儿手足皮肤的损伤,而下颌布托5侧用于抬高患儿的下颌,使之不与肺野重合。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很好的固定婴幼儿的手足,减少运动伪影的发生,提高图像的质量及满足诊断的要求,减少了重复拍片的概率。并能简便的对婴幼儿未检查部位进行铅防护,减少其射线的摄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端对称设有头铅围(2)和腿铅围裙(3),所述头铅围(2)和所述腿铅围裙(3)的顶端中部分别均设有薄层海绵(4),所述头铅围(2)靠近所述腿铅围裙(3)的一侧中部设有下颌布托(5),所述头铅围(2)位于所述下颌布托(5)的两侧对称设有头侧凹槽(6),所述腿铅围裙(3)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对称设有腿侧凹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透光性树脂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铅围(2)远离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一(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铅围裙(3)远离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有相互匹配的魔术贴二(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旁摄片的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对称设有头铅围和腿铅围裙,所述头铅围和所述腿铅围裙的顶端中部分别均设有薄层海绵,所述头铅围靠近所述腿铅围裙的一侧中部设有下颌布托,所述头铅围位于所述下颌布托的两侧对称设有头侧凹槽,所述腿铅围裙的两侧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对称设有腿侧凹槽。有益效果:可以很好的固定婴幼儿的手足,减少运动伪影的发生,提高图像的质量及满足诊断的要求,减少了重复拍片的概率。并能简便的对婴幼儿未检查部位进行铅防护,减少其射线的摄入,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沈敏花;张国福;徐子军;王雪珍;孙宇浩;徐瑾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4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