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210发布日期:2020-05-22 21:1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医护人员上门随访的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



背景技术:

新生儿出院后,医院根据情况需要定期上门对婴儿进行体检、护理,以便及时了解婴儿的发育、健康状况。上门检查时需要携带相关的检查设备,包括婴儿秤、皮尺、剪刀、棉签、试管等各种设备。婴儿秤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秤体和托盘,使用时需要将托盘放在秤体上,然后将婴儿放在托盘上进行称重。由于秤体和托盘是分体式结构,并且手持不便,所以需要将婴儿秤和其他设备同时放在箱子里,以便于医护人员携带上门服务。秤体受到挤压后会导致称量不准甚至损坏,托盘多为塑料件,并且体积较大,在箱体内容易受到挤压,积压严重将导致损坏。使用普通医疗箱子容易使婴儿秤受到挤压的风险,并且箱体内物品较多时查找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挤压、使用方便的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滑轨、托架、收纳盒、框体、滑轮和绳子;所述的箱盖扣合在箱体上,二者之间通过铰链相铰接;箱盖上设有提手;箱体与箱体的前侧设有搭扣;箱体左右两个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竖直滑轨;所述的托架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侧壁的滑轨上,托架上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结构,使托架能够沿着滑轨上下运动;托架上放置收纳盒,收纳盒的左右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托架上;托架的下方设有限位装置上;所述的框体为四边形结构,框体的后边缘与箱体相铰接,铰接处位于箱体的后上方;箱体上设有与框体相匹配的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使框体向下运动至水平时便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框体前侧边和后侧边的横截面呈c形,中间的空间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开口朝向框体的中间位置方向,所述的限位槽的位置高于框体左右两侧边的高度;箱盖的侧边和框体同侧的侧边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箱盖或框体的侧边与同侧的托架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托架上方设有滑轮,托架上的绳子绕过滑轮。

上箱体的底部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箱体底部分割成若干区域,其中一个区域用于放置秤体,其他区域用于放置其他物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秤体和托盘各自独立的放置空间,不会被挤压;

2、箱盖打开后,托盘和收纳盒能够自动翻转、升起,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婴儿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盖打开后侧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盖关闭后侧向剖视图。

图4是箱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10、箱盖13、滑轨8、托架7、收纳盒14、框体4、滑轮6和绳子5。为便于叙述设定箱体10与箱盖13连接的一侧所在的方向为后,箱盖13打开一侧为前。

所述的箱盖13扣合在箱体10上,二者之间通过铰链相铰接。箱盖13上设有提手12,用于手提。箱体10与箱体10的前侧设有搭扣9,用于将箱盖13固定住。箱体10的底部设有隔板11,通过隔板11将箱体10底部分割成若干区域,其中一个区域用于放置秤体2,其他区域用于放置其他物品。

箱体10左右两个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竖直滑轨8。所述的托架7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侧壁的滑轨8上,托架7上设有与滑轨8相匹配的结构,使托架7能够沿着滑轨8上下运动。托架7上放置收纳盒14,收纳盒14的左右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托架7上,通过收纳盒14将箱体10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层,分别用于放置各种物品。托架7的下方设有限位装置,使托架7向下运动至限位装置处时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从而能够防止收纳盒14挤压到秤体2上。

所述的框体4为四边形结构,框体4的后边缘与箱体10相铰接,铰接处位于箱体10的后上方。箱体10上设有与框体4相匹配的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使框体4向下运动至水平时便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从而防止对收纳盒14内的物品造成挤压。框体4前侧边和后侧边的横截面呈c形,中间的空间形成限位槽3,限位槽3的开口朝向框体4的中间位置方向,所述的限位槽3的位置高于(以框体4平放时位置关系为准)框体4左右两侧边的高度。框体4上用于放置婴儿秤的托盘1,使用时将托盘1倒扣放置在框体4的左侧或右侧,将托盘1的前后两侧边对准限位槽3处并将托盘1沿着限位槽3推进框体4上即可。

箱盖13的侧边和框体4同侧的侧边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5,当打开箱盖13后,通过绳子5能够将框体4向上拉起一定的角度,例如90°,从而能够将箱体10内的物品露出。箱盖13或框体4的侧边与同侧的托架7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5。托架7上方设有滑轮6,托架7上的绳子5绕过滑轮6,通过滑轮6的作用使托架7受到的绳子5的拉力始终向上。当打开箱盖13后通过绳子5的拉力作用将托架7和收纳盒14同时向上拉起,拉起后收纳盒14上边缘的高度高于箱体10上边缘的高度,使收纳盒14从箱体10内露出,从而能够方便将收纳盒14从箱体10内取出。

使用时,打开箱盖13后框体4和托盘1能够自动向上翻起,收纳盒14自动向上升起,工作人员将收纳盒14取出放在桌子上,从而便可以方便的取、放相关物品。箱盖13关上后秤体2和托盘1各自有独立的空间,从而避免被挤压造成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滑轨、托架、收纳盒、框体、滑轮和绳子;所述的箱盖扣合在箱体上,二者之间通过铰链相铰接;箱盖上设有提手;箱体与箱体的前侧设有搭扣;箱体左右两个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竖直滑轨;所述的托架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侧壁的滑轨上,托架上设有与滑轨相匹配的结构,使托架能够沿着滑轨上下运动;托架上放置收纳盒,收纳盒的左右两端分别放置在两个托架上;托架的下方设有限位装置上;所述的框体为四边形结构,框体的后边缘与箱体相铰接,铰接处位于箱体的后上方;箱体上设有与框体相匹配的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的作用使框体向下运动至水平时便无法再继续向下运动;框体前侧边和后侧边的横截面呈c形,中间的空间形成限位槽,限位槽的开口朝向框体的中间位置方向,所述的限位槽的位置高于框体左右两侧边的高度;箱盖的侧边和框体同侧的侧边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箱盖或框体的侧边与同侧的托架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托架上方设有滑轮,托架上的绳子绕过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其特征在于箱体的底部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箱体底部分割成若干区域,其中一个区域用于放置秤体,其他区域用于放置其他物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保健康复随访箱,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盖、滑轨、托架、收纳盒、框体、滑轮和绳子;箱体左右两个侧壁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竖直滑轨;所述的托架分别位于两个侧壁的滑轨上;托架上放置收纳盒;所述的框体为四边形结构;框体前侧边和后侧边设有限位槽;箱盖的侧边和框体同侧的侧边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箱盖或框体的侧边与同侧的托架之间各连接一条绳子;托架上方设有滑轮,托架上的绳子绕过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防挤压、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汪珍珍;钟新;左满凤;杨恩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孝感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