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8309发布日期:2020-06-30 20: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缺损的方法主要有自体神经移植和断端缝合的方法,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供体来源有限、供体部位功能丧失、免疫排斥、修复距离较短、断端张力过大造成继发性神经坏死等,导致手术失败。寻找适宜的神经修复支架已经成为当前医学及医疗器械企业研究的热点。理想的神经支架除了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优良的力学性、组织渗透性能以外,针对神经修复的特殊性,一定的导电性能将能更好的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导电支架连通受损神经断端,可以模拟神经髓鞘的导电功能,从而刺激和引导神经生长及轴突再生。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通过sp2杂化形成的二维纳米结构的六角形的蜂巢状。独特的结构赋予了石墨烯独特的物理及电学等特性、优良的机械性能、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现在许多研究学者在试图将其应用在组织工程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以解决现有神经修复产品不具备导电功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包括柱状的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第一构件,以及沿轴向贯穿第一构件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电功能的第二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构件的材质为胶原蛋白。

优选的,所述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

优选的,所述第二构件为导电纤维。

优选的,所述导电纤维为石墨烯纤维。

优选的,所述三维孔隙结构的孔径为50-220μm。

优选的,所述第一构件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为0.4-0.6cm。

优选的,所述第二构件的数量为1-10个。

优选的,所述第二构件与第一构件紧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同时具备两种结构:一为三维孔隙结构,为神经细胞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为高导电石墨烯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受损神经区域电信号传导功能,通过电信号的刺激,更加有利于神经生长及轴突再生。本实用新型为神经修复提供了一种更好的产品。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

本技术:
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的横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为第一构件,2为第二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包括柱状的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第一构件1,以及沿轴向贯穿第一构件1的具有导电功能的至少一个(图1显示为8个)第二构件2,

第一构件1的材质为i型胶原蛋白;

第二构件2为石墨烯纤维;

所述三维孔隙结构的孔径为50-220μm;

第一构件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为0.4-0.6cm;

第二构件2的数量为1-10个;

第二构件2与第一构件1紧密连接。

在上述导电多孔支架中,第一构件1的形状还可为其它柱形,如横截面为矩形的柱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第一构件1的材质还可为其它可用于构建神经支架的材质,如聚d,l-乳酸、聚乙醇酸,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所述三维孔隙结构的孔径大小也可根据材质特点以及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根据具有导电功能的第二构件2如石墨烯纤维的导电性能高低及数量多少确定。

上述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具体可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制备胶原蛋白浆液:将源自牛跟腱中提取的i型胶原蛋白冻干后粉碎溶解于0.5-0.7m醋酸中,浓度为5-8%,获得胶原蛋白浆液。

2)将胶原蛋白浆液进行离心,离心条件:温度5-20℃,转数3000-5000rpm,时间40-100min;离心后注入直径为0.4-0.6cm的不锈钢模具中。

3)取数根高导电石墨烯纤维,其总质量为i型胶原蛋白的0.5-2%,将石墨烯纤维在毛细管一端固定,插入胶原蛋白浆液后抽出,冷冻干燥。

4)将冷冻干燥后的支架进行物理交联,方法是压力为-0.09mpa,温度为105±2℃,固定时间为24h,即获得所述导电多孔神经支架。

经测试,所述导电多孔支架的电导率为11.2s/m,明显高于文献(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7,functionalizedcarbonnanotubeandgrapheneoxideembeddedelectricallyconductivehydrogelsynergisticallystimulatesnervecelldifferentiation)中报道的神经组织电导率范围1.0×10-2-5.7×10-1s/m。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柱状的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第一构件(1),以及沿轴向贯穿第一构件(1)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电功能的第二构件(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的材质为胶原蛋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为导电纤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纤维为石墨烯纤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孔隙结构的孔径为50-220μ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为0.4-0.6cm。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的数量为1-10个。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与第一构件(1)紧密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电多孔神经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柱状的具有三维孔隙结构的第一构件(1),以及沿轴向贯穿第一构件(1)的至少一个具有导电功能的第二构件(2);所述第一构件(1)的材质优选为胶原蛋白;所述第二构件(2)优选为石墨烯纤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电多孔神经支架同时具备两种结构:一为三维孔隙结构,为神经细胞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二为高导电石墨烯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受损神经区域电信号传导功能,通过电信号的刺激,更加有利于神经生长及轴突再生。本实用新型为神经修复提供了一种更好的产品。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杨洪阳;董会;孙冰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新福(北京)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3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