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5637发布日期:2020-06-26 21:5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胸腔闭式引流经常需要用到引流瓶。

目前的引流瓶通常采用两侧挂耳进行固定,导致了引流瓶容易晃动,固定的效果不好,且不方便调整引流瓶的高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引流瓶固定效果不好和不方便调整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下端的四边均设置有脚撑,且引流瓶下端对应脚撑的位置均设置有脚撑收纳槽,所述引流瓶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提带的一端,且引流瓶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靠近提带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侧凹槽,且调节块远离提带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方形槽,所述侧凹槽上设置有调节栓,所述方形槽内嵌入有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瓶包括引流瓶本体,所述引流瓶本体上端设置有三个软管,所述引流瓶本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收集腔,且引流瓶本体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封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所述固定架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且固定架本体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栓一端的大小和贯穿孔的大小相等,所述调节块和固定架之间通过调节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脚撑可以自由转动,且脚撑的尺寸小于脚撑收纳槽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瓶本体外侧对应于收集腔和水封腔的位置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三个软管分别贯穿引流瓶本体于收集腔和水封腔的内侧,且收集腔和水封腔通过中间的软管连接,所述水封腔的内部注入有生理盐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设置了固定架,可以方便且牢固地把引流装置固定在床位的护栏上,通过竖直方向移动调节块,从而调整调节块的高度,进而调整引流瓶的高度,通过轴紧调节栓,从而使引流瓶固定在调整好的高度。

2、通过完全放松调节栓,可以把调节块从固定架上取下,进而把引流瓶和固定架分离,设置的提带可以使患者上卫生间时方便携带引流瓶,且脚撑可以稳稳地撑起引流瓶,不会让引流瓶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中引流瓶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中引流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瓶;2、脚撑;3、提带;4、调节块;5、调节栓;6、固定架;7、侧凹槽;8、方形槽;9、脚撑收纳槽;11、引流瓶本体;12、收集腔;13、水封腔;14、软管;61、固定架本体;62、固定螺母;63、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引流瓶1下端的四边均设置有脚撑2,引流瓶1下端对应脚撑2的位置均设置有脚撑收纳槽9,引流瓶1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提带3的一端,引流瓶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调节块4靠近提带3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侧凹槽7,调节块4远离提带3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方形槽8,侧凹槽7上设置有调节栓5,方形槽8内嵌入有固定架6。

在图4中:引流瓶1包括引流瓶本体11,引流瓶本体11上端设置有三个软管14,从而起到引流的作用,引流瓶本体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收集腔12,从而存放流入的胸腔积液,引流瓶本体1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封腔13,从而引流胸腔积气。

在图2中:固定架6包括固定架本体61,固定架本体6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63,从而能和调节栓5共同作用连接固定架6和调节块4,固定架本体61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62,从而可以通过轴紧固定螺母62使固定架6固定。

在图1和图2中:调节栓5一端的大小和贯穿孔63的大小相等,调节块4和固定架6之间通过调节栓5固定连接,从而能够通过改变调节块4和固定架6竖直方向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引流瓶1的高度。

在图3中:脚撑2可以自由转动,脚撑2的尺寸小于脚撑收纳槽9的尺寸,从而可以使脚撑2在不使用时卡入脚撑收纳槽9。

在图4中:引流瓶本体11外侧对应于收集腔12和水封腔13的位置均设置有刻度线,从而方便观察和对比腔内液体的体积,三个软管14分别贯穿引流瓶本体11于收集腔12和水封腔13的内侧,收集腔12和水封腔13通过中间的软管14连接,从而使胸腔积气能从收集腔12导入水封腔13,水封腔13的内部注入有生理盐水,从而防止空气倒吸。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患者在病床上使用胸腔引流装置时,首先,护士通过固定架6把引流装置固定在床位的护栏上,然后竖直方向移动调节块4,通过调整调节块4的高度来调整引流瓶1的高度,接着通过轴紧调节栓5,使引流瓶1固定在调整好的高度,然后,把收集腔12的软管14的一端连接到患者的胸腔内进行胸腔引流,当患者要上卫生间时,首先,护士把调节栓5完全拧松,然后,把调节块4从固定架6上取下,从而使引流瓶1和固定架6分离,接着,打开脚撑2,拿着提带3吊着引流瓶1陪患者去卫生间,由于脚撑2可以稳稳地撑起引流瓶,护士可以把引流瓶1放在地上。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下端的四边均设置有脚撑(2),且引流瓶(1)下端对应脚撑(2)的位置均设置有脚撑收纳槽(9),所述引流瓶(1)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提带(3)的一端,且引流瓶(1)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块(4),所述调节块(4)靠近提带(3)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侧凹槽(7),且调节块(4)远离提带(3)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方形槽(8),所述侧凹槽(7)上设置有调节栓(5),所述方形槽(8)内嵌入有固定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1)包括引流瓶本体(11),所述引流瓶本体(11)上端设置有三个软管(14),所述引流瓶本体(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收集腔(12),且引流瓶本体(11)内部的另一端设置有水封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包括固定架本体(61),所述固定架本体(61)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63),且固定架本体(61)靠近中间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母(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栓(5)一端的大小和贯穿孔(63)的大小相等,所述调节块(4)和固定架(6)之间通过调节栓(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撑(2)可以自由转动,且脚撑(2)的尺寸小于脚撑收纳槽(9)的尺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本体(11)外侧对应于收集腔(12)和水封腔(13)的位置均设置有刻度线,所述三个软管(14)分别贯穿引流瓶本体(11)于收集腔(12)和水封腔(13)的内侧,且收集腔(12)和水封腔(13)通过中间的软管(14)连接,所述水封腔(13)的内部注入有生理盐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胸外科的便于固定的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瓶,所述引流瓶下端的四边均设置有脚撑,且引流瓶下端对应脚撑的位置均设置有脚撑收纳槽,所述引流瓶两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提带的一端,且引流瓶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靠近提带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侧凹槽,且调节块远离提带两端的侧面均贯穿有方形槽,所述侧凹槽上设置有调节栓,所述方形槽内嵌入有固定架。设置了固定架,可以方便且牢固地把引流装置固定在床位的护栏上,通过竖直方向移动调节块,从而调整调节块的高度,进而调整引流瓶的高度,通过轴紧调节栓,从而使引流瓶固定在调整好的高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玲
技术研发日:2019.07.06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