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4430发布日期:2020-06-26 21:5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艾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条为中医肿瘤灸法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材料,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使用艾条进行艾灸,属中药外治法,有行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腰酸疼痛、月经不调、宫寒畏冷、容易感冒等人群,艾灸盒是艾灸治疗的辅助设备,但现有艾灸盒结构并不完善,艾灸条外露容易烫伤皮肤,部分艾灸盒采用弹性元件夹持艾灸条,由于弹性元件的弹力不可调,对于半径较小的艾灸条难以充分夹持,极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包括拧盖、连接头、烟道管、吸盘、外罩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侧安装有若干吸盘,所述连接件的上侧设有外罩,所述外罩的中部嵌设有烟道管,所述烟道管的顶端外侧套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拧盖连接,所述连接头的中部设有二号通孔,所述拧盖的中部设有一号通孔,所述一号通孔的下侧边缘且位于拧盖的下侧对称设有两个压紧板,两个所述压紧板之间夹持有艾灸条,所述艾灸条的底端延伸至外罩内,所述外罩的两侧对称嵌设有气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一号凸环、二号凸环、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平行设置,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底板内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顶板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凸环和二号凸环,所述一号凸环位于二号凸环的外侧,所述安装孔内均嵌设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二号通孔呈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结构,所述二号通孔的侧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压紧板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压紧板为弧形结构,所述压紧板的投影面呈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烟道管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头和拧盖均为塑料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气管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管的正下方,所述外罩呈半圆形结构,所述外罩的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一号凸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罩与一号凸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盘为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该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艾灸条在烟道管内燃烧,且与烟道管内壁不粘连,不会出现烧伤皮肤的情况,且透过烟道管可以清晰观测艾灸条的燃烧长度,以便及时灭火,气管端头延伸至烟道管底端,利于供氧,而采用螺旋夹紧的方式固定艾灸条,夹紧效果更好,不易出现松脱掉落等情况,气管至多设置两个,必要时,可通过封堵的方式,达到灭火操作,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旋拧盖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a处放大图。

图中:1、拧盖;11、一号通孔;12、压紧板;2、连接头;21、二号通孔;3、烟道管;4、吸盘;5、外罩;51、气管;6、连接件;61、一号凸环;62、二号凸环;63、顶板;64、底板;65、安装孔;66、支撑柱;7、艾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包括拧盖1、连接头2、烟道管3、吸盘4、外罩5和连接件6,连接件6的下侧安装有若干吸盘4,连接件6的上侧设有外罩5,外罩5的中部嵌设有烟道管3,烟道管3的顶端外侧套设有连接头2,连接头2与拧盖1连接,连接头2的中部设有二号通孔21,拧盖1的中部设有一号通孔11,一号通孔11的下侧边缘且位于拧盖1的下侧对称设有两个压紧板12,两个压紧板12之间夹持有艾灸条7,艾灸条7的底端延伸至外罩5内,外罩5的两侧对称嵌设有气管51

其中,连接件6包括一号凸环61、二号凸环62、顶板63和底板64,顶板63和底板64平行设置,顶板63和底板6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66,底板64内设有若干安装孔65,顶板6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凸环61和二号凸环62,一号凸环61位于二号凸环62的外侧,安装孔65内均嵌设有吸盘4。

其中,二号通孔21呈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结构,二号通孔21的侧壁开设有内螺纹,压紧板12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外螺纹,压紧板12为弧形结构,压紧板12的投影面呈梯形结构。

其中,烟道管3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连接头2和拧盖1均为塑料材料制成,透过烟道管3可以清晰观测艾灸条7的燃烧长度,以便及时灭火。

其中,气管51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管3的正下方,外罩5呈半圆形结构,外罩5的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利于排烟。

其中,一号凸环61内壁设有内螺纹,外罩5与一号凸环61螺纹连接,便于拆卸。

其中,吸盘4为硅胶材料制成,方便吸附皮肤。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外罩5和连接件6拆卸,随后将艾灸条7从烟道管3的底端插入,艾灸条7的另一端伸至两个压紧板12之间时,转动拧盖1,压紧板12外侧的外螺纹与二号通孔21的内螺纹配合,且二号通孔21具有渐窄结构,使得压紧板12旋转的过程中逐步压紧艾灸条7外壁,可将艾灸条7有效夹紧,之后点燃艾灸条7,将外罩5与一号凸环61旋紧,完成拼装,利用吸盘4将本艾灸装置吸附在患者患处正对的皮肤上,艾灸条7底端燃烧,产生的烟气从烟道管3向上排出,气管51补充空气,透过烟道管3可以清晰观测艾灸条7的燃烧长度,以便处理,气管51端头延伸至烟道管3底端,利于供氧,灭火时,只需将气管51和拧盖1顶端封堵,剩余艾灸条7则继续燃烧消耗内部空气,且拧盖1封堵后,烟气无法排除,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从而在烟道管3内积聚,达到灭火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包括拧盖(1)、连接头(2)、烟道管(3)、吸盘(4)、外罩(5)和连接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下侧安装有若干吸盘(4),所述连接件(6)的上侧设有外罩(5),所述外罩(5)的中部嵌设有烟道管(3),所述烟道管(3)的顶端外侧套设有连接头(2),所述连接头(2)与拧盖(1)连接,所述连接头(2)的中部设有二号通孔(21),所述拧盖(1)的中部设有一号通孔(11),所述一号通孔(11)的下侧边缘且位于拧盖(1)的下侧对称设有两个压紧板(12),两个所述压紧板(12)之间夹持有艾灸条(7),所述艾灸条(7)的底端延伸至外罩(5)内,所述外罩(5)的两侧对称嵌设有气管(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包括一号凸环(61)、二号凸环(62)、顶板(63)和底板(64),所述顶板(63)和底板(64)平行设置,所述顶板(63)和底板(64)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撑柱(66),所述底板(64)内设有若干安装孔(65),所述顶板(63)的上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凸环(61)和二号凸环(62),所述一号凸环(61)位于二号凸环(62)的外侧,所述安装孔(65)内均嵌设有吸盘(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通孔(21)呈上宽下窄的漏斗形结构,所述二号通孔(21)的侧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压紧板(12)相远离的一侧均设有外螺纹,所述压紧板(12)为弧形结构,所述压紧板(12)的投影面呈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管(3)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所述连接头(2)和拧盖(1)均为塑料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51)的一端延伸至烟道管(3)的正下方,所述外罩(5)呈半圆形结构,所述外罩(5)的下端外壁设有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凸环(61)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外罩(5)与一号凸环(61)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4)为硅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包括拧盖、连接头、烟道管、吸盘、外罩和连接件,连接件的下侧安装有若干吸盘,连接件的上侧设有外罩,外罩的中部嵌设有烟道管,烟道管的顶端外侧套设有连接头,连接头与拧盖连接,连接头的中部设有二号通孔,拧盖的中部设有一号通孔,一号通孔的下侧边缘且位于拧盖的下侧对称设有两个压紧板,两个压紧板之间夹持有艾灸条,该中医肿瘤用循环艾灸装置,艾灸条在烟道管内燃烧,且与烟道管内壁不粘连,不会出现烧伤皮肤的情况,且透过烟道管可以清晰观测艾灸条的燃烧长度,以便及时灭火,气管端头延伸至烟道管底端,利于供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瑞锋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