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母婴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871发布日期:2020-04-24 21:3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产科母婴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科母婴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产妇产后需要给婴儿喂奶,由于产妇产后身体非常疲劳,沉睡中不容易叫醒,所以把婴儿和产妇放在一起的话,可能产妇熟睡中会对婴儿造成伤害,现有护理装置将婴儿放在四面带有格栅的婴儿床内,但是产妇在对婴儿进行护理和喂奶时十分不方便,且产妇无法直观的看到婴儿,使产妇心情压抑烦躁,同时护理用具较多,存放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产科母婴护理装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7979904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母婴护理床,该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杆和双床板结构来实现产妇对婴儿的护理,但该使用新型婴儿床周围未设有围栏等防护装置,产妇在熟睡中可能会对婴儿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产科母婴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产后母婴护理时产妇对婴儿喂奶不便,及在熟睡中对婴儿造成伤害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架,床架右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靠背,床架右侧设有位于其后端且开口向前的婴儿床,婴儿床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l形滑槽,婴儿床上设有两个上下方向且可遮挡其开口的门板,两个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经上下轴向的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滑块,每个滑块均与l形滑槽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产妇护理床旁边设有婴儿护理床,方便产妇对婴儿进行喂奶,设有可移动的门板,避免了产妇在睡觉时对婴儿造成意外伤害,且门板可采用透明材质,使产妇可以观察婴儿的状况,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可自动调节靠背的角度,增加产妇在喂奶时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轴测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c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架1,床架1右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靠背2,床架1右侧设有位于其后端且开口向前的婴儿床3,婴儿床3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l形滑槽4,婴儿床3上设有两个上下方向且可遮挡其开口的门板5,两个门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经上下轴向的连接轴6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滑块7,每个滑块7均与l形滑槽4滑动连接。

为了固定靠背2的角度,所述的靠背2左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前后轴向的固定杆8,固定杆8上同轴设有蜗轮9,床架1后端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与蜗轮9啮合的蜗杆10,蜗杆10右端贯穿床架1且同轴设有转柄11。

为了使两个门板5可同时进行滑动,所述的最前侧的滑块7与最后侧的滑块7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下侧且上下轴向的圆柱杆12,前侧的圆柱杆12经前后方向的传动杆13与后侧的圆柱杆12铰接。

为了便于滑块7的移动,所述的婴儿床3右端开设有前后方向的通槽14,通槽14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与最后侧的滑块7右端固定的插块15,插块15右端伸出通槽14且设有上下方向的拨片16。

为了保护产妇的安全,所述的床架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弧形围栏17。

为了方便产妇物品的存放,所述的床架1下侧固定有储物柜1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初始状态是两个门板5未遮挡婴儿床3开口,靠背2处于水平状态;

产妇及婴儿所需的护理用品,放入储物柜18中,方便取用;

产妇躺到床上进行术后恢复,需要给婴儿喂奶时,逆时针转动转柄11,转柄11带动蜗杆10逆时针转动,经啮合使蜗轮9逆时针转动,同时蜗轮9带动固定杆8逆时针转动,固定杆8带动靠背2逆时针转动,靠背2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后,停止转动转柄11,由于蜗轮9蜗杆10之间的自锁关系,靠背2的角度被固定,产妇开始对婴儿进行喂奶,如果需要靠背2顺时针转动,顺时针转动转柄11即可;

在产妇需要休息时,把婴儿放入婴儿床3内,向前推动拨片16,拨片16带动插块15沿通槽14向前滑动,插块15带动最后侧的滑块7沿l形滑槽4向前滑动,最后侧的滑块7经圆柱杆12及传动杆13带动最前侧的滑块7同步沿l形滑槽4滑动,最前侧的滑块7和最后侧的滑块7经连接轴6带动两个门板5向婴儿床3开口移动,在最前侧的滑块7经过l形滑槽4拐角处后,最前侧滑块7向左移动,此时前侧的门板5发生倾斜,传动杆13同时发生倾斜,继续推动拨片16使前侧的门板5处于左右方向,当插块15前端面与通槽14前侧壁接触时,停止滑动拨片16,此时两个门板5均处于左右方向,门板5对婴儿床3开口进行遮挡。

本实用新型的门板5可采用透明材质,避免了产妇在恢复时婴儿不在身边给其精神上带来额外的负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产妇护理床旁边设有婴儿护理床,方便产妇对婴儿进行喂奶,设有可移动的门板,避免了产妇在睡觉时对婴儿造成意外伤害,且门板可采用透明材质,使产妇可以观察婴儿的状况,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啮合,可自动调节靠背的角度,增加产妇在喂奶时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产科母婴护理装置,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架(1),其特征在于,床架(1)右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靠背(2),床架(1)右侧设有位于其后端且开口向前的婴儿床(3),婴儿床(3)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l形滑槽(4),婴儿床(3)上设有两个上下方向且可遮挡其开口的门板(5),两个门板(5)的前后两端分别经上下轴向的连接轴(6)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滑块(7),每个滑块(7)均与l形滑槽(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母婴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2)左端设有位于其后侧且前后轴向的固定杆(8),固定杆(8)上同轴设有蜗轮(9),床架(1)后端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且与蜗轮(9)啮合的蜗杆(10),蜗杆(10)右端贯穿床架(1)且同轴设有转柄(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母婴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前侧的所述的滑块(7)与最后侧的滑块(7)分别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下侧且上下轴向的圆柱杆(12),前侧的圆柱杆(12)经前后方向的传动杆(13)与后侧的圆柱杆(12)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母婴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床(3)右端开设有前后方向的通槽(14),通槽(14)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且与最后侧的滑块(7)右端固定的插块(15),插块(15)右端伸出通槽(14)且设有上下方向的拨片(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母婴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弧形围栏(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科母婴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架(1)下侧固定有储物柜(18)。


技术总结
一种产科母婴护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产后母婴护理时产妇对婴儿喂奶不便,及在熟睡中对婴儿造成伤害的问题;包括左右方向的床架,床架右侧转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靠背,床架右侧设有位于其后端且开口向前的婴儿床,婴儿床上开设有上下方向且开口向上的L形滑槽,婴儿床上设有两个上下方向且可遮挡其开口的门板,两个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经上下轴向的连接轴转动连接有位于其下侧的滑块,每个滑块均与L形滑槽滑动连接;方便产妇对婴儿进行喂奶,避免了产妇在睡觉时对婴儿造成意外伤害,增加产妇在喂奶时的舒适度,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