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器械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7969发布日期:2020-06-16 23:5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麻醉器械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麻醉器械支撑架。



背景技术:

在实施临床麻醉以及进行麻醉手术前后进行输液、监护或者抢救过程中涉及到的专用仪器设备数量较多,例如麻醉手术用的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和变温毯等等,当然,还包括许多其他一些常规的手术器具、仪器设备等其他的手术用品,各种各样的手术器具并不一样,有的器具时长条形的,其摆放不易,需要挂着,有些小器件,比如小刀等需要摆放。

这就需要使用托盘架将这些器具进行收集盛放,以便在手术时使用,现有的托盘一般采用单柱支撑,其支撑力有限,而其他的支架结构又太复杂,不利于手术室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麻醉器械支撑架,有效的解决了麻醉器械合理盛放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麻醉器械支撑架,包括壳体,壳体上方转动设有盛放架,盛放架为圆柱状,盛放架上设有多层盛放空间且每层设有多个盛放位,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顶板,顶板下方设有与顶板平行的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高度可调,顶板下方设有多个轨道,轨道内滑动设有上楔形块,底板上固定有与上楔形块贴合的下楔形块,上楔形块内穿设有丝杠,丝杠与上楔形块螺纹连接,丝杠转动固定在顶板下方,丝杠转动带动上楔形块移动从而调节顶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盛放架下端设有伸入顶板下部的蜗杆,蜗杆上端与顶板转动连接,顶板上固定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转动带动盛放架转动。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既能够提供足够的盛放位置又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麻醉器械的合理盛放,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后的正面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外壳后的背面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可知,麻醉器械支撑架,包括壳体1,壳体1上方转动设有盛放架2,盛放架2为圆柱状,盛放架2上设有多层盛放空间且每层设有多个盛放位3,壳体1内设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顶板4,顶板4下方设有与顶板4平行的底板5,顶板4和底板5之间高度可调,顶板4下方设有多个轨道6,轨道6内滑动设有上楔形块7,底板5上固定有与上楔形块7贴合的下楔形块8,上楔形块7内穿设有丝杠9,丝杠9与上楔形块7螺纹连接,丝杠9转动固定在顶板4下方,丝杠9转动带动上楔形块7移动从而调节顶板4与底板5之间的高度,盛放架2下端设有伸入顶板4下部的蜗杆10,蜗杆10上端与顶板4转动连接,顶板4上固定有与蜗杆10啮合的蜗轮11,蜗轮11转动带动盛放架2转动。

所述的底板5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12。

所述的顶板4与底板5之间设有多个伸缩柱13,伸缩柱13两端分别固定在顶板4与底板5上,顶板4和底板5之间高度变化影响伸缩柱13长度。

所述的伸缩柱13包括固定在底板5上的外柱14和固定在顶板4上的内柱15,外柱14和内柱15套接,内柱15下端套接有外柱14内的弹簧16。

所述的丝杠9端部伸出壳体1外部第一手轮17。

所述的蜗轮11同轴固定有伸出壳体1外部的第二手轮18。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

麻醉器械放置在盛放架2内的盛放位3中,将设备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锁定,转动第一手轮17,丝杠9转动带动上楔形块7在顶板4上的轨道6内移动,其与下楔形块8相贴合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得顶板4与底板5之间的高度改变,当顶板4的高度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时,转动第二手轮18,第二手轮18带动蜗轮11转动,蜗轮11转动带动蜗杆10转动,从而使得盛放架2转动,进而能够取用放置在盛放位3内的麻醉器械。

为使盛放的器械更多,将盛放架2设置为圆柱形,在圆柱上开设多层盛放空间且每层设置多个盛放位3,将麻醉器械分门别类的放置在不同的盛放位3上,根据各种器械体积以及保存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盛放位3设置为各种不同的形态,以用于存放合适的麻醉器械。

为了调节顶板4的高度,顶板4与底板5之间设有相互贴合的上楔形块7和下楔形块8,上楔形块7和下楔形块8的贴合面为斜面,下楔形块8固定在底板5上,当上楔形块7相对于下楔形块8滑动时,由于重力作用上楔形块7与下楔形块8始终贴合,所以顶板4与底板5之间高度产生变化。

为了便于移动上楔形块7,在上楔形块7内穿设有丝杠9,且丝杠9与上楔形块7螺纹连接,而丝杠9转动固定在顶板4下方,转动丝杠9使得上楔形块7沿丝杠9轴线方向移动。

为方便上楔形块7移动,在顶板4底部设置轨道6,上楔形块7在轨道6内滑动。

为了转动盛放架2,盛放架2底部伸出有蜗杆10,蜗杆10与顶板4转动连接,蜗杆10一侧设置与蜗杆10啮合的蜗轮11,蜗轮11的转动带动盛放架2转动,从而方便取用合适的麻醉器械。

为了保证顶板4不发生倾斜,在顶板4与底板5之间设置伸缩柱13,顶板4与底板5之间高度变化时,伸缩柱13用来保证顶板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避免蜗轮11与蜗杆10脱离啮合以及上楔形块7和下楔形块8的贴合。

伸缩柱13包括套接的外柱14和内柱15,内柱15上套接有弹簧16,弹簧16将内柱15向下推动,从而使得上楔形块7能够更稳定的与下楔形块8贴合,以保证顶板4的稳定。

壳体1在顶板4上固定,能够保护内部零件,且能防止人员被内部零件夹伤。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不影响麻醉时的手术室环境;2)盛放空间大,能够盛放所有的麻醉器械,以满足麻醉需求;3)支撑力大,支撑力由上楔形块7与下楔形块8来提供,具有足够的支撑力来支撑麻醉器械,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靠螺纹来支撑极大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麻醉器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方转动设有盛放架(2),盛放架(2)为圆柱状,盛放架(2)上设有多层盛放空间且每层设有多个盛放位(3),壳体(1)内设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顶板(4),顶板(4)下方设有与顶板(4)平行的底板(5),顶板(4)和底板(5)之间高度可调,顶板(4)下方设有多个轨道(6),轨道(6)内滑动设有上楔形块(7),底板(5)上固定有与上楔形块(7)贴合的下楔形块(8),上楔形块(7)内穿设有丝杠(9),丝杠(9)与上楔形块(7)螺纹连接,丝杠(9)转动固定在顶板(4)下方,丝杠(9)转动带动上楔形块(7)移动从而调节顶板(4)与底板(5)之间的高度,盛放架(2)下端设有伸入顶板(4)下部的蜗杆(10),蜗杆(10)上端与顶板(4)转动连接,顶板(4)上固定有与蜗杆(10)啮合的蜗轮(11),蜗轮(11)转动带动盛放架(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器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5)下方设有多个万向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器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4)与底板(5)之间设有多个伸缩柱(13),伸缩柱(13)两端分别固定在顶板(4)与底板(5)上,顶板(4)和底板(5)之间高度变化影响伸缩柱(13)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麻醉器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缩柱(13)包括固定在底板(5)上的外柱(14)和固定在顶板(4)上的内柱(15),外柱(14)和内柱(15)套接,内柱(15)下端套接有外柱(14)内的弹簧(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器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杠(9)端部伸出壳体(1)外部第一手轮(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器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轮(11)同轴固定有伸出壳体(1)外部的第二手轮(18)。


技术总结
麻醉器械支撑架,有效的解决了麻醉器械合理盛放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上方转动设有盛放架,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顶板,顶板下方设有与顶板平行的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高度可调,顶板下方设有多个轨道,轨道内滑动设有上楔形块,底板上固定有与上楔形块贴合的下楔形块,上楔形块内穿设有丝杠,丝杠转动带动上楔形块移动从而调节顶板与底板之间的高度,盛放架下端设有伸入顶板下部的蜗杆,蜗杆上端与顶板转动连接,顶板上固定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蜗轮转动带动盛放架转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既能够提供足够的盛放位置又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证麻醉器械的合理盛放,便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7.12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