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6341发布日期:2020-05-22 21:1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固定钉,具体涉及口腔正畸治疗过程用的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医用支抗钉通常由帽部、旋入部组成,支抗钉比较细小,其长度一般为8~15mm,帽部的长度通常为2~4mm,在种植过程中,需用起子固定住帽部,植入牙脊槽或者其他骨皮质内,但帽部的长度较短,不利于起子的止位,造成植入过程中操作不便,甚至存在起子戳伤牙脊槽的情况。

如一专利申请号为cn200520014483.7(公告号为cn282012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种植支抗微钛钉》,该专利披露了由帽部及与帽部相连的旋入部组成的支抗微钛钉,一方面帽部的设计不利于起子止位,及起子会将帽部完全套住,使得起子头的底面有部分向下伸出帽部,起子头在旋紧的时候,伸出的部分会戳伤到牙脊槽;另一方面,帽体顶部边沿的倒角设计易磨破口腔黏膜,造成患者二次创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并降低起子头对患者二次创伤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具有帽部以及设置在帽部下方的旋入部,所述帽部为六角柱,所述旋入部具有平滑段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旋入段,所述平滑段位于帽部与旋入段之间,所述旋入段的头部呈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的下端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凸环部,所述凸环部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帽部外接圆直径。

为降低帽部与口腔粘膜等软组织磨擦,作为优选,所述帽部顶部边沿倒圆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帽部顶部边沿倒圆的圆角半径r:0.2~0.4mm。

为利于支抗钉植入及与牙脊槽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帽部的锥形夹角a为30°~60°,所述头部下端面的直径φ:0.3~0.6mm。

根据支抗钉植入的部位不同,作为优选,所述旋入段的长度l1为6~8mm,所述头部的长度l2为1.4~1.9mm。

为利于正畸钢丝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帽部的外壁具有一径向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凸环部的上方。

为利于正畸钢丝的穿入,作为优选,所述帽部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和通孔平行且径向贯通的嵌丝槽,该嵌丝槽的底部和所述通孔贯通。

为利于支抗钉旋入到牙脊槽,作为优选,所述凸环部与所述平滑段之间通过锥面衔接。

为利于支抗钉旋入到牙脊槽,作为优选,所述旋入段设置有带切割刃的排屑槽,所述排屑槽的上端距离头部的下端l3为:2.0~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帽部外壁设计便于起子止位的凸环部,在有利于起子固定支抗钉的同时,避免起子头过分伸出,进而降低了起子戳伤到牙脊槽的伤害;2)帽体顶部边沿的倒圆角设计降低了与口腔粘膜等软组织的磨擦,减少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设置有通孔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中去除排屑槽并设置有嵌丝槽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具有帽部1以及设置在帽部1下方的旋入部2,帽部1为六角柱,旋入部2具有平滑段21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旋入段22,平滑段21位于帽部1与旋入段22之间,旋入段22的头部221呈锥形,帽部1的下端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凸环部11,凸环部11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帽部1外接圆直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帽部1为其他多角柱。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环部11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凸环部11的边沿凸出帽部1的外周壁。

本实施例中帽部1顶部边沿倒圆设置。

本实施例中帽部1顶部边沿倒圆的圆角半径r:0.2~0.4mm。

本实施例中头部221的锥形夹角a为30°~60°,头部221下端面的直径φ:0.3~0.6mm。

本实施例中旋入段22的长度l1为6~8mm,头部221的长度l2为1.4~1.9mm。

本实施例中凸环部11与平滑段21之间通过锥面衔接。

本实施例中旋入段22设置有带切割刃的排屑槽222,所述排屑槽222的上端距离头部221的下端l3为:2.0~3.0mm。

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在于,在帽部1的外壁具有一径向贯通的通孔12,通孔12位于凸环部11的上方。

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相比,其区别在于,不包括排屑槽,在帽部1的外壁具有一径向贯通的通孔12,通孔12位于凸环部11的上方;帽部1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和通孔12平行且径向贯通的嵌丝槽13,该嵌丝槽13的底部和所述通孔12贯通。

帽部1的外壁上设置凸环部11,在种植支抗微钛钉过程中,利于起子固定帽部1时止位,方便操作,避免起子头过分伸出,也降低了起子戳伤到牙脊槽的伤害;六角柱帽部1采用倒圆角,与倒直角相比,降低了在植入过程中对牙脊槽的损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特征:

1.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具有帽部(1)以及设置在帽部(1)下方的旋入部(2),所述帽部(1)为六角柱,所述旋入部(2)具有平滑段(21)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旋入段(22),所述平滑段(21)位于帽部(1)与旋入段(22)之间,所述旋入段(22)的头部(221)呈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1)的下端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凸环部(11),所述凸环部(11)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帽部(1)外接圆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1)顶部边沿倒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1)顶部边沿倒圆的圆角半径r:0.2~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221)的锥形夹角a为30°~60°,所述头部(221)下端面的直径φ:0.3~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入段(22)的长度l1为6~8mm,所述头部(221)的长度l2为1.4~1.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1)的外壁具有一径向贯通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位于凸环部(11)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1)上端面上设置有一和通孔(12)平行且径向贯通的嵌丝槽(13),该嵌丝槽(13)的底部和所述通孔(12)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部(11)与所述平滑段(21)之间通过锥面衔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入段(22)设置有带切割刃的排屑槽(222),所述排屑槽(222)的上端距离头部(221)的下端l3为:2.0~3.0mm。


技术总结
一种正畸支抗的钛合金螺钉,具有帽部以及设置在帽部下方的旋入部,所述帽部为六角柱,所述旋入部具有平滑段以及设置有外螺纹的旋入段,所述平滑段位于帽部与旋入段之间,所述旋入段的头部呈锥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部的下端设有具有一定厚度的凸环部,所述凸环部的直径等于或者大于帽部外接圆直径。帽部外壁设计便于起子止位的凸环部,在有利于起子固定支抗钉的同时,也降低了起子戳伤到牙脊槽的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曾祥龙;方葵川;孙斌;张初益;宗奕珊;汪聪聪;沈孟杰;沈旭锋;张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