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7731发布日期:2020-07-17 15: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急诊护理时,往往会出现复杂的突发情况,例如在急诊护理中,病患肢体伤口创伤出血需要进行紧急止血,因此,多数医院均采备有止血装置相关设备。例如,申请号为cn20162004746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压止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本体,且本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两个连接搭扣,所述本体正面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垫层,垫层的顶部设置有膨胀层,本体的背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防水储料袋,防水储料袋中放置有降温件。

但是现有的止血装置为一次性使用结构,其成本高,并且对肢体的止血效果差,不具备现有医疗市场上推广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血装置,尽最大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装置下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装置上体上端设置有把手,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层,所述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两侧的对接面通过连接螺杆连接,所述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装置下体上端的弧形槽表面设置有海面垫,所述装置上体下端的弧形槽表面设置有粘接面,所述粘接面粘接有止血布。

优选的,两侧所述的连接螺杆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动块,且两侧的转动块通过轴承分别与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对接面转动连接,两侧所述的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插接于螺纹槽内,所述螺纹槽分别设置于一侧的装置下体内和另一侧的装置上体内。

优选的,所述海绵垫表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所述底座外侧设置有抽风扇,所述装置下体内腔纵向开设有连通透气孔的透气槽,且抽风扇出风口与透气槽对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止血布为一次性止血布结构,所述止血布背面设置有胶面,且胶面外侧贴附有可撕下的胶面保护贴膜,所述止血布正面设置有吸附层和止血棉,所述吸附层套设于止血棉的外侧,且吸附层的厚度小于止血棉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上体两侧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装置下体下端弧形槽表面设置有出液口,且出液口对接吸附层,所述连接管道连通出液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基于传统的按压止血方式,设计了上下连接的装置结构通过调节的连接螺杆对患者肢体进行放置和按压止血,其中采用可粘接的一次性止血布对伤口进行按压接触,通过连接管道对止血布两侧的吸附层注塑医用酒精对患处周围进行涂覆配合抽风机进行挥发散热降温,减少患处皮肤温度从而降低血流速度,配合按压止血棉进行止血。本实用新型整体携带使用便携,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可进行循环使用,止血效果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连接螺杆上下连接端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止血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下体,2-装置上体,3-底座,4-把手,5-连接螺杆,501-转动块,502-螺纹槽,6-弧形槽,7-海绵垫,701-透气孔,702-抽风扇,8-粘接面,9-止血布,901-吸附层,902-止血棉,10-胶面,11-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装置下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3,底座3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装置上体2上端设置有把手4,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层,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两侧的对接面通过连接螺杆5连接,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槽6,装置下体1上端的弧形槽6表面设置有海面垫7,装置上体2下端的弧形槽6表面设置有粘接面8,粘接面8粘接有止血布9。

具体的,两侧的连接螺杆5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动块501,且两侧的转动块501通过轴承分别与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对接面转动连接,两侧的连接螺纹杆5的另一端螺纹插接于螺纹槽502内,螺纹槽502分别设置于一侧的装置下体1内和另一侧的装置上体2内。海绵垫7表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701,底座3外侧设置有抽风扇702,装置下体2内腔纵向开设有连通透气孔701的透气槽,且抽风扇702出风口与透气槽对接设置,透过抽风扇702将风从透气槽和透气口吹出对酒精加速挥发。止血布9为一次性止血布结构,止血布9背面设置有胶面10,且胶面10外侧贴附有可撕下的胶面保护贴膜,止血布9正面设置有吸附层901和止血棉902,吸附层901套设于止血棉902的外侧,且吸附层901的厚度小于止血棉902的厚度。装置上体2两侧连接有连接管道11,装置下体2下端弧形槽6表面设置有出液口,且出液口对接吸附层901,连接管道11连通出液口。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4实现整体的携带,把手4外侧设置防滑纹路便于握持,利用装置下体1底部的底座3进行放置,底座3底部的橡胶垫增加整体接触面摩擦力从而增加整体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撕下止血布9背面的贴膜,将止血布9背面的胶面10粘接装置上体2下端的粘接面8上,利用连接管道11注入医用酒精使其被止血布9外侧的吸附层901吸附。随后患者将肢体放置于装置下体1上端弧形槽6设置的海绵垫7上,医护人员通过同时转动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两侧对接端的转动块501,利用转动块501连接端的轴承转动驱动连接螺杆5在螺纹槽502内转动递进,从而实现装置上体2进行下压,此时止血布9的止血棉902对接伤口,吸附层901抵触伤口附近皮肤,此时吸附层901内的医用酒精流出,与此同时打开抽风扇702将风从透气孔701中吹出,加快酒精的挥发从而降低患处皮肤的温度,在低温下降低血流速度,从而达到辅助止血效果。使用完成后,撕下一次性止血布9丢入垃圾桶。



技术特征:

1.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装置下体(1)底部设置有底座(3),底座(3)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装置上体(2)上端设置有把手(4),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两侧的对接面通过连接螺杆(5)连接,所述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槽(6),所述装置下体(1)上端的弧形槽(6)表面设置有海绵垫(7),所述装置上体(2)下端的弧形槽(6)表面设置有粘接面(8),所述粘接面(8)粘接有止血布(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的连接螺杆(5)一端外侧固定套设有转动块(501),且两侧的转动块(501)通过轴承分别与装置下体(1)和装置上体(2)对接面转动连接,两侧所述的连接螺杆(5)的另一端螺纹插接于螺纹槽(502)内,所述螺纹槽(502)分别设置于一侧的装置下体(1)内和另一侧的装置上体(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垫(7)表面均匀设置有透气孔(701),所述底座(3)外侧设置有抽风扇(702),所述装置下体(1)内腔纵向开设有连通透气孔(701)的透气槽,且抽风扇(702)出风口与透气槽对接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布(9)为一次性止血布结构,所述止血布(9)背面设置有胶面(10),且胶面(10)外侧贴附有可撕下的胶面保护贴膜,所述止血布(9)正面设置有吸附层(901)和止血棉(902),所述吸附层(901)套设于止血棉(902)的外侧,且吸附层(901)的厚度小于止血棉(90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上体(2)两侧连接有连接管道(11),所述装置下体(1)下端弧形槽(6)表面设置有出液口,且出液口对接吸附层(901),所述连接管道(11)连通出液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装置,包括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装置下体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底部设置有橡胶垫,装置上体上端设置有把手,把手外侧设置有防滑层,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两侧的对接面通过连接螺杆连接,装置下体和装置上体对接面均设置有弧形槽,装置下体上端的弧形槽表面设置有海面垫,装置上体下端的弧形槽表面设置有粘接面,粘接面粘接有止血布。本实用新型利用调节机构驱动止血布进行按压止血,配合止血布两侧海绵层吸附医用酒精挥发降温进行辅助止血,其止血效果更佳,并且止血布采用一次性设置,在本实用新型上循环使用,减少投入成本,值得现有的医用市场作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杨炜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炜炜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