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5637发布日期:2020-08-05 01:3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如今,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艾灸已经演变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进行艾灸需要盛放艾条的工具,一般多采用用钢针插置固定或者用夹子夹紧固定,这样的固定方法容易造成艾条的掉落而烫伤人体,并且此方法无法调节艾条的烟量,而造成功效物质的散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艾条不稳定而造成的烫伤,以及艾条燃烧后出烟量不受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包括相互焊接的圆筒体和集烟盒,并且他们两者的内部连通,所述圆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铁网,并且圆筒体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滑道,所述集烟盒为扁圆形结构,其直径大于圆筒体的直径,其底部平面设置成透气底面,所述集烟盒的底部套接有一个圆形的控烟盖,所述控烟盖内壁贴紧在集烟盒的外壁上,并且两者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动作。

进一步,所述铁网是由一个内部设置有米字型铁丝的圆形铁圈形成的拦截网状结构,其直径小于圆筒体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铁网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一个提拉耳,这两个提拉耳均位于圆筒体的外部,并且沿着所述的滑道进行移动。

进一步,所述集烟盒底部的透气底面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为网带部,另一半为漏眼部,这两个部分的透气量和出烟量均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网带部为紧密的方格铁丝网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漏眼部为排列整齐通孔结构。

进一步,所述控烟盖的底部平面为一半镂空且一半实体的圆形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将艾条从圆筒体内移出的铁网,从而方便了艾条的取出,并且使得艾条可整体塞入到圆筒体内,而避免了艾条因为固定不稳而造成人体烫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集烟盒和控烟盖配合使用,他们之间的旋动动作,可调整实体盖的位置,从而有效的控制艾条燃烧后的出烟量,从而产生不同的熏蒸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家庭艾灸操作,避免了操作不当造成的烫伤,也保证了艾灸保健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铁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集烟盒的仰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烟盖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为艾条,2为圆筒体,3为提拉耳,4为集烟盒,5为控烟盖,6为滑道,7为铁网,8为米字型铁丝,9为网带部,10为漏眼部,11为镂空部,12为实体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包括相互焊接的圆筒体2和集烟盒4,并且他们两者的内部连通,所述圆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铁网7;作为优选的,所述铁网7是由一个内部设置有米字型铁丝8的圆形铁圈形成的拦截网状结构,其直径小于圆筒体2的直径;为了方便铁网滑动,所述铁网7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一个提拉耳3,如图4所示,这两个提拉耳3均位于圆筒体2的外部,所述圆筒体2的侧壁相对应这两个提拉耳3的位置从上到下设置有滑道6,通过拉动提拉耳3在滑道6内移动;所述集烟盒4为扁圆形结构,其直径大于圆筒体2的直径,其底部平面设置成透气底面,进一步,这个透气底面平分为二,其中一半为网带部9,另一半为漏眼部10,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网带部9为紧密的方格铁丝网结构,另外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漏眼部10为排列整齐通孔结构,这两个部分的透气量和出烟量均不相同,所述集烟盒4的底部套接有一个圆形的控烟盖5,所述控烟盖5内壁贴紧在集烟盒4的外壁上,并且两者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动作,所述控烟盖5的底部平面为一半镂空且一半实体的圆形平面,从而形成了镂空部11和实体盖12,如图6所示,所述实体盖12可覆盖在所述集烟盒4的底部平面上,并且在控烟盖5与集烟盒4之间发生转动时,可变换实体盖12的覆盖位置,从而可控制艾条燃烧的出烟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点燃的艾条1插入到圆筒体2内,此时铁网7位于圆筒体的底部,燃烧的艾条散发的烟雾,被集中在集烟盒4内部,并从集烟盒底部散出,旋动集烟盒4底部加盖的控烟盖5,使得实体盖12覆盖在网带部9或者漏眼部10,亦可覆盖在网带部9和漏眼部10任意位置上以控制烟量散出,然后手握着圆筒体的上部,用集烟盒的底部对人体进行熏蒸,当熏蒸完成后,用两根手指握住提拉耳3,将铁网7向上提拉,从而将剩余的艾条从圆筒体内拉出,并供下次熏蒸使用。

如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本实用新型的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焊接的圆筒体(2)和集烟盒(4),并且他们两者的内部连通,所述圆筒体(2)的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铁网(7),并且圆筒体(2)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滑道(6),所述集烟盒(4)为扁圆形结构,其直径大于圆筒体(2)的直径,其底部平面设置成透气底面,所述集烟盒(4)的底部套接有一个圆形的控烟盖(5),所述控烟盖(5)内壁贴紧在集烟盒(4)的外壁上,并且两者之间能够进行转动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网(7)是由一个内部设置有米字型铁丝(8)的圆形铁圈形成的拦截网状结构,其直径小于圆筒体(2)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网(7)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一个提拉耳(3),这两个提拉耳(3)均位于圆筒体(2)的外部,并且沿着所述的滑道(6)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烟盒(4)底部的透气底面一分为二,其中一半为网带部(9),另一半为漏眼部(10),这两个部分的透气量和出烟量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带部(9)为紧密的方格铁丝网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眼部(10)为排列整齐通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烟盖(5)的底部平面为一半镂空且一半实体的圆形平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工具领域,涉及一种旋转式控烟艾灸器,包括相互焊接的圆筒体和集烟盒,并且他们两者的内部连通,所述圆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可滑动的铁网,并且圆筒体侧壁上开设有相应的滑道,所述集烟盒为扁圆形结构,其直径大于圆筒体的直径,其底部平面设置成透气底面,所述集烟盒的底部套接有一个圆形的控烟盖,所述控烟盖内壁贴紧在集烟盒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将艾条从圆筒体内移出的铁网,从而方便了艾条的取出,并且使得艾条可整体塞入到圆筒体内,而避免了艾条因为固定不稳而造成人体烫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的集烟盒和控烟盖配合使用,从而有效的控制艾条燃烧后的出烟量,从而产生不同的熏蒸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姬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恒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