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病理标本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0340发布日期:2020-09-29 09: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的病理标本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病理标本袋。



背景技术:

常规病理检查是采用手术切除、局部切取、细针穿刺等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或病变器官进行检查,从而判断病变性质的技术,是医学界公认的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一种准确有效的检查方法。

病理检查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病理标本的送检和固定,这是病理诊断的工作基础,要想做出正确的病理学诊断,必须尽可能地保证组织和细胞处于原始生活状态下,尽可能真实地反应病变的本质,对于某些具有传染性的标本,还要防止其扩散。临床上最常用的标本固定液是甲醛水溶液,易挥发,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于盛放甲醛的容器要求比较高。

最早病理标本送检没有统一的容器,有的使用开盖式玻璃器皿,自身重量大,搬运费力,运输过程中易破损,可能导致甲醛溶液的外泄,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工作人员的身体伤害,而且玻璃容器反复使用,清洁工作费时费力,易造成标本的污染,从而导致病理诊断的不准确;也有的使用一次性尿杯、旧药瓶或乳胶手套,无法保证标本的封闭式运送,又容易造成污染。

目前临床上常用一次性pe塑料袋作为病理标本袋,开口处(9)为自封口设计,采用咬口式凹凸扣的单封条或双封条(3),能有效的密封袋内试剂的味道;底部设计成方形或圆形,使标本袋能够直立;标本袋袋体(4)外部的一面有记录标签(5),可详细记录送检标本的情况(如图1至图2)。

不过虽然现有的标本袋底面(6)设计为方形或圆形,有一定的防止倾倒作用,但是袋底的材料和袋体(4)一样,都是pe材质,比较软,袋内液体量超过标本袋的一半时,就容易倾倒,从而导致固定液的数量减少,固定效果减弱,而且固定液在空气中挥发,造成污染及对人体的伤害。

中国专利cn205785870u公开了一种病理标本袋,设置了把体作为整个标本袋的提手,中心部分为半圆形,方便拿取标本;袋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盛放切除的组织,第二部分盛放液体,有密封条将两部分袋体密封,袋体还设有长方形底座,可张合,张开时使标本袋站立;袋体四周设置有存放冰块的单独袋体,有密封条将其密封。但是,此种标本袋设计不适合做成较小的尺寸,且对于仅送检实体组织的病理标本来说,标本袋的第二部分空置,是一种资源浪费。

中国专利cn202574859u公开了一种病理标本袋,将袋体底部设计为六边形,袋底与袋体为一体式结构,袋底底面与袋体宽度基本相等,克服了现有标本袋自立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简洁,可以制成各种尺寸。但是,此种标本袋的开口处设计同现在临床常用的标本袋一样,两侧边缘等高,被袋内溶液浸湿后,两层塑料膜由于液体的吸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会紧紧贴在一起,很难揭开,如果取材者手套上沾有油脂,而标本袋又较小的话,揭开就更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简单、方便开口、安全性能好、适合制作成各种尺寸、从而更适合临床应用的病理标本袋,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实用的病理标本袋,包括设有开口部件和密封部件的袋体,开口部件包括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交错排列,密封部件位于开口部件下方,袋体包括袋身和袋底,在袋身外部固定有标签,袋底通过热压制作出2条平行底边,形成底面,在底面外部固定有包胶线;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为等高的半椭圆形,呈左右排列;

进一步的,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为具有高低差的长方形,呈上下排列;

优选地,密封部件位于所述开口部件下方1cm处;

进一步的,密封部件为密封条;

优选地,底面呈方形;

优选地,包胶线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进一步的,包胶线呈x形固定在所述底面的外部;

进一步的,包胶线呈方形固定在所述底面的外部。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即便开口处沾染上液体或油脂,由于开口交错,两手仍然容易找到着力点,从而在存放标本时方便打开,底部固定有包胶线增加标本袋底部的稳固性,使标本袋在倒入较多液体时不容易倾倒;标本袋前面印有标签,方便标记送检标本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病理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病理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开口边;2-第二开口边;3-密封部件;4-袋体;5-标签;6-底面;7-底边;8-包胶线;9-开口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的病理标本袋包括开口部件、密封部件(3)和袋体(4),开口部件为两侧等高且呈现左右交错排列的两个半椭圆形开口边,分别为第一开口边(1)和第二开口边(2),存放标本时方便打开,即便开口部件沾染上液体或油脂,由于第一开口边(1)和第二开口边(2)交错,两手仍然容易找到着力点;密封部件(3)设置在开口部件下方1cm处,为带有咬口设计的双密封条,以便密封标本袋;袋体(4)包括袋身和袋底,袋身外印有标签(5),方便标记送检标本的信息;袋底采用高频塑封机热压出两条平行的底边(7),两条底边之间形成标本袋的底面(6),底面(6)成方形,底面(6)的外部固定有“x”形的扁平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胶线(8),用以增加标本袋底部的稳固性,使标本袋在倒入较多液体时不容易倾倒。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的病理标本袋包括开口部件、密封部件(3)和袋体(4),开口部件为两侧不等高的开口边,分别为第一开口边(1’)和第二开口边(2’),存放标本时方便打开,即便开口部件沾染上液体或油脂,由于第一开口边(1’)和第二开口边(2’)具有高低差不会重合在一起,两手仍然容易找到着力点;密封部件(3)设置在开口部件下方1cm处,为带有咬口设计的双密封条,以便密封标本袋;袋体(4)包括袋身和袋底,袋身外印有标签(5),方便标记送检标本的信息;袋底采用高频塑封机热压出两条平行的底边(7),两条底边之间形成标本袋的底面(6),底面(6)成方形,底面(6)的四周固定有方形的扁平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包胶线(8’),用以增加标本袋底部的稳固性,使标本袋在倒入较多液体时不容易倾倒。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适于做成任何尺寸,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同时也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用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开口部件和密封部件的袋体,所述开口部件包括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所述第一开口边和所述第二开口边交错排列,所述密封部件位于所述开口部件下方,所述袋体包括袋身和袋底,在所述袋身外部固定有标签,所述袋底通过热压制作出2条平行底边,形成底面,在所述底面外部固定有包胶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边和所述第二开口边为等高的半椭圆形,呈左右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边和所述第二开口边为具有高低差的长方形,呈上下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位于所述开口部件下方1cm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件为密封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呈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线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线呈x形固定在所述底面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理标本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线呈方形固定在所述底面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病理标本袋,包括设有开口部件和密封部件的袋体,开口部件包括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第一开口边和第二开口边交错排列,密封部件位于开口部件下方,袋体包括袋身和袋底,在袋身外部固定有标签,袋底通过热压制作出2条平行底边,形成底面,在底面外部固定有包胶线;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即便开口处沾染上液体或油脂,由于开口交错,两手仍然容易找到着力点,从而在存放标本时方便打开,底部固定有包胶线增加标本袋底部的稳固性,使标本袋在倒入较多液体时不容易倾倒;标本袋前面印有标签,方便标记送检标本的信息。

技术研发人员:张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