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6168发布日期:2020-09-29 10:0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整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



背景技术:

隆胸是整形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项目,通过在胸大肌或者乳腺组织后面分离出一个腔隙,将假体置入之后明显地扩大了胸部体积,从而取得了胸部挺拔隆起的效果,目前,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意识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希望采取这个方法来达到美的追求,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假体腔隙的设计和分离制作是关键。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采用类似医用剪刀的结构,有利于整形医生掌控力度和方向,分离部呈一个较为圆滑的凸椭圆板,可以承受分离组织需要的力度,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不同的工作需要还可以更换不同的分离部,具体的为分离部利用一号螺纹孔与一号螺纹柱适配连接,进而分离部与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之间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同时当整形医生掌控压扣装置达到病人合适的的力度的时候,此时通过旋转限位套使得限位套旋紧二号螺纹柱,使得二号螺纹柱相对于圆弧限位片实现位置的固定,此时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之间也实现了位置的限定,此时医护人员不用一直手持本装置处于一个位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做其他的一些事情,本装置操作方便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杆、分离部、第二分离杆和铰轴,所述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还包括圆弧限位片.所述分离部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凸椭圆板,所述第一分离杆与所述第二分离杆通过所述铰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杆和所述第二分离杆端部均设有一号螺纹柱,所述分离部底部设有一号螺纹孔,所述一号螺纹柱与所述一号螺纹孔相适配,所述第一分离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杆另一端之间设有圆弧限位片,所述圆弧限位片内部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圆弧限位片底部与所述第二分离杆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限位片顶部通过二号螺纹柱与所述第一分离杆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螺纹柱贯穿所述圆弧限位片内部设有的弧形通槽,所述二号螺纹柱端侧与限位套连接,所述限位套底部设有二号螺纹孔,所述二号螺纹柱与所述二号螺纹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部内部为中空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套外侧设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材料为医用不锈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装置可以医护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不同的工作需要还可以更换不同的分离部,当整形医生掌控压扣装置达到病人合适的的力度的时候,此时通过旋转限位套使得限位套旋紧二号螺纹柱,使得二号螺纹柱相对于圆弧限位片实现位置的固定,此时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之间也实现了位置的限定,此时医护人员不用一直手持这个本装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做其他的一些事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圆弧限位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分离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限位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分离杆;2、分离部;3、第二分离杆;4、铰轴;5、圆弧限位片;6、限位套;7、一号螺纹柱;8、一号螺纹孔;9、二号螺纹柱;10、二号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杆1、分离部2、第二分离杆3和铰轴4,所述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还包括圆弧限位片5.所述分离部2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凸椭圆板,所述第一分离杆1与所述第二分离杆3通过所述铰轴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杆1和所述第二分离杆3端部均设有一号螺纹柱7,所述分离部2底部设有一号螺纹孔8,所述一号螺纹柱7与所述一号螺纹孔8相适配,所述第一分离杆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杆3另一端之间设有圆弧限位片5,所述圆弧限位片5内部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圆弧限位片5底部与所述第二分离杆3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限位片5顶部通过二号螺纹柱9与所述第一分离杆1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螺纹柱9贯穿所述圆弧限位片5内部设有的弧形通槽,所述二号螺纹柱9端侧与限位套6连接,所述限位套6底部设有二号螺纹孔10,所述二号螺纹柱9与所述二号螺纹孔10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

工作原理:采用类似医用剪刀的结构,有利于整形医生掌控力度和方向,分离部2呈一个较为圆滑的凸椭圆板,可以承受分离组织需要的力度,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不同的工作需要还可以更换不同的分离部2,具体的为分离部2利用一号螺纹孔8与一号螺纹柱7适配连接,进而分离部2与第一分离杆1和第二分离杆3之间实现可拆卸固定连接,同时当整形医生掌控压扣装置达到病人合适的的力度的时候,此时通过旋转限位套6使得限位套6旋紧二号螺纹柱9,使得二号螺纹柱9相对于圆弧限位片5实现位置的固定,此时第一分离杆1和第二分离杆3之间也实现了位置的限定,此时医护人员不用一直手持本装置处于一个位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做其他的一些事情,本装置操作方便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和使用。

道,分离器的分离部4的边缘光滑圆润。

其中,所述分离部2内部为中空的。

其中,所述限位套6外侧设有防滑螺纹。

其中,所述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材料为医用不锈钢。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杆(1)、分离部(2)、第二分离杆(3)和铰轴(4),其特征在于:所述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还包括圆弧限位片(5),所述分离部(2)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凸椭圆板,所述第一分离杆(1)与所述第二分离杆(3)通过所述铰轴(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杆(1)和所述第二分离杆(3)端部均设有一号螺纹柱(7),所述分离部(2)底部设有一号螺纹孔(8),所述一号螺纹柱(7)与所述一号螺纹孔(8)相适配,所述第一分离杆(1)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杆(3)另一端之间设有圆弧限位片(5),所述圆弧限位片(5)内部设有弧形通槽,所述圆弧限位片(5)底部与所述第二分离杆(3)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圆弧限位片(5)顶部通过二号螺纹柱(9)与所述第一分离杆(1)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螺纹柱(9)贯穿所述圆弧限位片(5)内部设有的弧形通槽,所述二号螺纹柱(9)端侧与限位套(6)连接,所述限位套(6)底部设有二号螺纹孔(10),所述二号螺纹柱(9)与所述二号螺纹孔(10)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部(2)内部为中空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套(6)外侧设有防滑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的材料为医用不锈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假体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包括第一分离杆、分离部、第二分离杆和铰轴,所述隆胸腔隙安全分离器还包括圆弧限位片,所述分离部为具有一定弧度的凸椭圆板,所述第一分离杆与所述第二分离杆通过所述铰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本装置可以医护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不同的工作需要还可以更换不同的分离部,当整形医生掌控压扣装置达到病人合适的的力度的时候,通过旋转限位套使得限位套旋紧二号螺纹柱,使得二号螺纹柱相对于圆弧限位片实现位置的固定,此时第一分离杆和第二分离杆之间也实现了位置的限定,医护人员不用一直手持本装置处于一个位置,解放了医护人员的双手,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做其他的一些事情。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颜;孙好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华颜美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5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