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797发布日期:2020-08-14 19:5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



背景技术:

人体视觉电生理检测是应用电生理仪器测定视网膜被光照射或图像刺激时,在视觉系统中生产的生物电活动,以研究临床上对视觉功能的评估技术,其主要检测过程为:在眼球表面或大脑枕叶区安放电极,同时记录由于闪光刺激激发视网膜和视觉皮层所产生的电信号,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角膜电极放置于人体皮肤表面上预定的区域,用于记录视网膜的电位和电流变化,例如,公开号为“cn202960816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动物视觉电生理实验装置中的动物视觉电生理检查台,包括底盘,底盘上垂直固定有立柱,立柱上设有高度和角度可调的调节臂,调节臂末端连接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有若干固定孔;通过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调整角膜电极与眼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但是,由于人体皮肤表层存在大量的角质层及皮脂,当进行检测时,人体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及皮脂对电信号的传导影响很大,阻碍了电信号的顺利传导,致使检测仪器所接收到的电信号较弱并可能已出现较大的误差,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存在更大的误差,导致相关的研究结果可靠度较差,现有技术中,一般需要在人体视觉电生理检测之前在病人皮肤表面涂覆适量的磨砂膏,以磨除皮肤角质层,然而,磨砂膏为膏状物,不便于携带,医护人员在涂覆时往往不能均匀地涂覆在病人皮肤表面,在涂覆时医护人员徒手操作,一部分磨砂膏会粘附在医护人员的手上,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医护人员操作之后则必须进行洗手,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主要包括外盒体、内盒体、分流盖、转接环和两端中空的筒体,所述外盒体、内盒体均为一端开口,所述外盒体内壁设置有定位盲槽,所述分流盖盖合安装于所述内盒体开口端,所述分流盖上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内盒体外周面上螺接有转接环,所述筒体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转接环外周面上,所述转接环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台,所述筒体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槽,所述外盒体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筒体外周面上并且所述定位台穿过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定位盲槽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

所述便携式皮脂磨除器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外盒盖,外盒盖开口端能够与所述筒体外周面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一起。

所述分流盖外端面上还粘接有磨皮片。

所述磨皮片的材质是海绵。

所述磨皮片的下端还粘接有无纺纤维布。

所述分流孔的密度是30目至50目。

所述分流孔的直径不大于1.5mm。

所述限位槽的长度是所述筒体外周面周长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所述筒体中通孔内壁与所述内盒体外周面彼此相对滑动摩擦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磨砂膏可放入内盒体以内,由分流盖盖合,使磨砂膏不能泄露,以方便携带,并且减少磨砂膏资源浪费,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首先取下外盒盖,通过转动外盒体使内盒体被顶出,从而方便将磨砂膏涂覆在病人的皮肤表面上,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手持外盒体,磨砂膏不会污染到医护人员的手上,可以为医护人员减少洗手的时间,此外,分流盖外端粘结有磨皮片,磨皮片的下端面上还设有无纺纤维布,其纤维很细,可使磨砂膏均匀地涂覆在病人皮肤表面,并提高病人使用时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接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盒体,2-内盒体,3-分流盖,4-转接环,5-筒体,11-定位盲槽,31-分流孔,41-定位台,5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包括外盒体1、内盒体2、分流盖3、转接环4和两端中空的筒体5,外盒体1、内盒体2均为一端开口,外盒体1内壁设置有定位盲槽11,分流盖3盖合安装于内盒体2开口端,分流盖3上设有多个分流孔31,内盒体2外周面上螺接有转接环4,筒体5可转动地套装于转接环4外周面上,转接环4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台41,筒体5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槽51,外盒体1可转动地套装于筒体5外周面上并且定位台41穿过限位槽51与定位盲槽11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便携式皮脂磨除器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外盒盖,外盒盖开口端能够与筒体5外周面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外盒盖盖合,使磨砂膏盛装于密闭的空间内,便于医护人员携带和随时取用。

另外,分流盖3外端面上还粘接有磨皮片。磨皮片的材质是海绵。磨皮片的下端还粘接有无纺纤维布。

此外,分流孔31的密度是30目至50目。分流孔31的直径不大于1.5mm。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分流孔31均匀地分流作用,使磨砂膏能够更均匀地涂覆在病人皮肤表面,从而减少磨砂膏资源浪费。

进一步地,限位槽5的长度是筒体5外周面周长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筒体5中通孔内壁与内盒体2外周面彼此相对滑动摩擦配合。限位槽5的长度限定了外盒体1相对于筒体5可转动的角度范围,可以防止因为操作过猛而使内盒体2脱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磨砂膏可放入内盒体以内,由分流盖盖合,使磨砂膏不能泄露,以方便携带,并且减少磨砂膏资源浪费,医护人员在使用时,首先取下外盒盖,通过转动外盒体使内盒体被顶出,从而方便将磨砂膏涂覆在病人的皮肤表面上,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手持外盒体,磨砂膏不会污染到医护人员的手上,可以为医护人员减少洗手的时间,此外,分流盖外端粘结有磨皮片,磨皮片的下端面上还设有无纺纤维布,其纤维很细,可使磨砂膏均匀地涂覆在病人皮肤表面,并提高病人使用时的舒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盒体(1)、内盒体(2)、分流盖(3)、转接环(4)和两端中空的筒体(5),所述外盒体(1)、内盒体(2)均为一端开口,所述外盒体(1)内壁设置有定位盲槽(11),所述分流盖(3)盖合安装于所述内盒体(2)开口端,所述分流盖(3)上设有多个分流孔(31),所述内盒体(2)外周面上螺接有转接环(4),所述筒体(5)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转接环(4)外周面上,所述转接环(4)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台(41),所述筒体(5)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槽(51),所述外盒体(1)可转动地套装于所述筒体(5)外周面上并且所述定位台(41)穿过所述限位槽(51)与所述定位盲槽(11)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皮脂磨除器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外盒盖,外盒盖开口端能够与所述筒体(5)外周面通过螺纹副连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盖(3)外端面上还粘接有磨皮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皮片的材质是海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皮片的下端还粘接有无纺纤维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31)的密度是30目至50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孔(31)的直径不大于1.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5)的长度是所述筒体(5)外周面周长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中通孔内壁与所述内盒体(2)外周面彼此相对滑动摩擦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皮脂磨除器,包括外盒体、内盒体、分流盖、转接环和两端中空的筒体,所述外盒体、内盒体均为一端开口,外盒体内壁设置有定位盲槽,分流盖盖合安装于内盒体开口端,分流盖上设有多个分流孔,内盒体外周面上螺接有转接环,筒体可转动地套装于转接环外周面上,转接环外周面上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台,筒体外周面上还设置有相应的限位槽,外盒体可转动地套装于筒体外周面上并且定位台穿过限位槽与定位盲槽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医护人员便于随身携带磨砂膏,在需要的时候方便取用,磨砂膏涂覆过程中能够更均匀地涂覆在病人皮肤表面,并且不会对医护人员的手造成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吴名焱;王芬;陆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芬
技术研发日:2019.10.16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