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卧位支撑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424发布日期:2020-07-07 14:24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卧位支撑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位支撑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卧位支撑枕。



背景技术:

中风在临床很常见,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致死率等特点。肢体偏瘫是中风患者较常见的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偏瘫侧肢体会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半脱位,患侧上肢屈曲畸形,髋关节外旋等后遗症,这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所以良姿位的摆放在中风患者偏瘫侧肢体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良姿位又称抗痉挛体位,具有抗痉挛、预防关节脱位、早期诱发患肢主动运动等优点。

但目前临床使用工具缺乏规范性,护理人员一般使用普通睡眠枕作为支撑工具,而普通睡眠枕具有形状单一、支撑不稳定、透气性差、抗压性能差、抗菌性差等不足。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良姿位的摆放只有瞬时效应,不能达到肢体功能位的目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平卧位支撑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支撑工具起不到肢体功能位作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具有透气、抗菌、抗压性、稳定性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包括用于支撑上肢的上肢支撑枕和或用于支撑下肢的下肢支撑枕,上肢支撑枕与下肢支撑枕内部均设置有枕芯;

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支撑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顶部的第二支撑层;

所述第二支撑层内侧镶嵌设置有增韧层,所述增韧层表面设置有辐射硅胶块;

所述第二支撑层顶部还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底部与所述辐射硅胶块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层为乳胶,所述第二支撑层为恒温记忆海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韧层为一种石墨烯材质的构件,且增韧层的厚度为5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辐射硅胶块为一种含有远红外陶瓷粉末的硅胶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枕芯一端表面还设置有绑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枕套,所述枕套与所述枕芯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该种平卧位支撑枕底层采用乳胶材质,具有透气、抗菌、抗压性、稳定性强的特点;表层用的恒温记忆海绵亲肤柔软,摩擦力小;该体位支撑枕是根据良姿位摆放要求设计的,使用时简便省事,不仅能节省护士和家属的劳动时间还能增加患者满意度和良姿位摆放的依从性。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增韧层,增韧层采用一种石墨烯材质的构件,可以增加恒温记忆海绵本体的韧性和散热性,避免冬天恒温记忆海绵本体因受冷变硬从而容易导致断裂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枕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示意图。

图中:10-枕芯,11-第一支撑层,12-第二支撑层,121-通孔,20-枕套,30-增韧层,40-辐射硅胶块,50-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所示,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包括用于支撑上肢的上肢支撑枕和或用于支撑下肢的下肢支撑枕,上肢支撑枕与下肢支撑枕内部均设置有枕芯10;所述枕芯10包括第一支撑层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11顶部的第二支撑层12,所述第一支撑层11为乳胶,所述第二支撑层12为恒温记忆海绵;所述第二支撑层12内侧镶嵌设置有增韧层30,所述增韧层30为一种石墨烯材质的构件,且增韧层30的厚度为5mm,所述增韧层30表面设置有辐射硅胶块40,所述辐射硅胶块40为一种含有远红外陶瓷粉末的硅胶块,辐射硅胶块40内部的远红外陶瓷粉末会发出对人体有益的辐射,激活肢体血液的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所述第二支撑层12顶部还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121,所述通孔121底部与所述辐射硅胶块40接触,通孔121一方面增加枕芯10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有利于辐射硅胶块40内辐射的传播;

实际生产制造时,枕芯10可生产为上肢支撑枕和下肢支撑枕;

上肢支撑枕:如图2所示,裁剪长度为80cm,宽度为20cm的高6cm乳胶和12cm海绵粘合。根据枕芯10的形状,用棉布制定配套的枕套20,在底面边缘制作一长为80m拉链,方便拆洗;另:上肢支撑枕长度不少于人体肩峰到指尖末位置,宽度以可以支撑上肢为宜,下压后上肢高度略高于心脏水平,利于血液回流。

下肢支撑枕:如图3所示,裁剪长60cm宽20cm的乳胶和海绵制作成如图所示十五度角长枕,其中底面度为乳胶,上面为恒温记忆海绵粘合。根据枕芯10形状,用棉布制定配套的枕套20,在外侧底面制作长60cm拉链,方便拆洗;使用时,将下肢支撑枕的斜面纵向垫于患侧臀及大腿下。

所述枕芯10一端表面还设置有绑带50,通过设置绑带50,用于固定手手,使手指伸直,防止屈曲、背伸;或固定膝关节小垫枕,垫枕长21cm,直径4.5cm。

平卧位摆放方法如下:患者平卧时头下垫一软枕,不宜过高,防胸椎屈曲;在患者肩关节及上肢下方垫上肢支撑枕,弧形垫于肩胛下方,将上肢抬高20°-30°左右,保持肩关节前伸,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掌心向下放于枕头上;五个手指分别套于弹力绑带50内,患侧臀及大腿下垫一下肢支撑枕,防髋关节外旋;膝关节下可垫小软枕保持微屈;踝关节与小腿垂直,防足下垂。平卧位作为一种变更体位时使用,一般不超过两小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上肢的上肢支撑枕和或用于支撑下肢的下肢支撑枕,上肢支撑枕与下肢支撑枕内部均设置有枕芯(10);

所述枕芯(10)包括第一支撑层(1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11)顶部的第二支撑层(12);

所述第二支撑层(12)内侧镶嵌设置有增韧层(30),所述增韧层(30)表面设置有辐射硅胶块(40);

所述第二支撑层(12)顶部还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121),所述通孔(121)底部与所述辐射硅胶块(4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层(11)为乳胶,所述第二支撑层(12)为恒温记忆海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层(30)为一种石墨烯材质的构件,且增韧层(30)的厚度为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硅胶块(40)为一种含有远红外陶瓷粉末的硅胶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10)一端表面还设置有绑带(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枕套(20),所述枕套(20)与所述枕芯(10)配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卧位支撑枕,属于体位支撑枕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上肢的上肢支撑枕和或用于支撑下肢的下肢支撑枕,上肢支撑枕与下肢支撑枕内部均设置有枕芯;所述枕芯包括第一支撑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层底部的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内侧镶嵌设置有增韧层,所述增韧层表面设置有辐射硅胶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底层采用乳胶材质,具有透气、抗菌、抗压性、稳定性强的特点;表层用的恒温记忆海绵亲肤柔软,摩擦力小;该体位支撑枕是根据良姿位摆放要求设计的,使用时简便省事,不仅能节省护士和家属的劳动时间还能增加患者满意度和良姿位摆放的依从性,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章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章青
技术研发日:2019.10.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