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3323发布日期:2020-08-11 21:4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氧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适量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呼吸衰竭,慢性气管炎,脑血管病,冠心病。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大出血休克、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都需要吸氧,临床上使用吸氧装置与氧气源相连接,在室内或者病床上吸氧均可采用固定的氧气源,如病房墙体接氧接口或金属氧气瓶,这种方式都要调节氧气流量,在室内也便于医护人员监控或操作,在病人转场过程中如需吸氧,那么只能使用简易的氧气袋。

传统的氧气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由于通常都是将氧气袋直接与接氧管连接,接氧管直接接到患者的呼吸部位,由于传统的氧气袋没有流量控制装置,当瞬间氧气流量增高,氧气的冲击就会对患者造成冲击,特别是儿童患者,容易造成危险;而且普通氧气袋在供氧时压力不断下降,需医护人员手动按压氧气袋保证供氧压力,操作不方便并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氧气袋无法调节氧流量、需要手动保证供氧压力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底座,该底座上安装有可升降支撑柱,所述可升降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有氧袋盒,该氧袋盒中放置有氧气袋,所述氧袋盒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电动气缸,所述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垂直穿入所述氧袋盒中后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所述氧气袋放置在两块所述挤压板之间,所述氧气袋的出口管道向下穿出所述氧袋盒后连接有氧气通管,所述氧气通管的进口端和氧袋盒出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减压阀,所述氧气通管出口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呼吸面罩。该方案的效果是:通过电动气缸挤压氧气袋保持供氧压力,不仅省力方便,还能能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减压阀的设置能有效防止氧气压力对患者造成冲击;呼吸面罩相对氧管直接供氧能减少氧流失,并且更具有舒适性;可升降支撑柱能调节氧袋盒高度,适用于多种医疗环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可升降支撑柱包括固定杆和套筒,所述固定杆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杆上端插设在所述套筒中,所述套筒下端外壁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攻丝端垂直插入所述套筒内腔中并紧抵所述固定杆外壁,所述氧袋盒安装在所述套筒上部的外壁上。该方案的效果是:松开调节螺栓,固定杆和套筒配合能使套筒调节高度,高度调整恰当后,拧紧调节螺栓锁定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氧气通管和所述导气管之间通过单向阀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单向阀能开启和关闭氧气输入,便于氧气通道各部分配件拆装或者更换氧气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挤压板靠近所述氧气袋的侧面粘贴有橡胶垫。该方案的效果是:橡胶垫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氧气袋被两侧的挤压板直接破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氧气通管通过固定夹夹持在所述套筒下端外壁。该方案的效果是:将氧气通管固定,避免出现晃动,有效避免氧气通管缠绕或者妨碍医护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氧气通管中部固定安装有数显流量控制阀,所述数显流量控制阀的显示器安装在所述套筒外壁上。该方案的效果是:利于实时控制氧流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挤压板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氧气袋的长度和宽度。该方案的效果是:能均匀挤压氧气袋,保持气压稳定并且确保氧气袋更换时无残留氧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套筒上部外壁上还安装有气缸手动控制开关,所述气缸手动控制开关分别与两个所述电动气缸电连接。该方案的效果是:通过手动控制开关直接控制电动气缸运作,方便快捷。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性便捷式供氧装置,能实时监测和控制氧气流量,能有效防止氧气压力对患者造成冲击,保证患者安全;能电动进行氧气袋挤压,保持供氧压力稳定,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省时省力;并且能提供更加舒适的供氧环境;并且能调节供氧高度,适用于多种医疗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挤压盒9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氧气通管6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3所示,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包括底部安装有万向轮的底座1,该底座1上安装有可升降支撑柱,可升降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有氧袋盒9,该氧袋盒9中放置有氧气袋13,氧袋盒9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电动气缸11,电动气缸11的输出端垂直穿入氧袋盒9中后固定安装有挤压板12,挤压板12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氧气袋13的长度和宽度,氧气袋13放置在两块挤压板12之间,挤压板12靠近氧气袋13的侧面粘贴有橡胶垫14,氧气袋13的出口管道向下穿出氧袋盒9后连接有氧气通管6,氧气通管6的进口端和氧袋盒9出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减压阀8,氧气通管6出口端连接有导气管5,氧气通管6和导气管5之间通过单向阀15连接,导气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呼吸面罩4。

在具体实施时,可升降支撑柱包括固定杆2和套筒3,固定杆2下端固定在底座1上,固定杆2上端插设在套筒3中,套筒3下端外壁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栓10,调节螺栓10攻丝端垂直插入套筒3内腔中并紧抵固定杆2外壁,氧气通管6通过固定夹7固定夹持在套筒3下端外壁,氧气盒9固定在套筒3上部外壁上,套筒3上部外壁上还安装有气缸手动控制开关17,气缸手动控制开关17分别与两个电动气缸11电连接,氧气通管6中部还固定安装有数显流量控制阀16,数显流量控制阀16的显示器安装在套筒3外壁上。

由于底座1安装有万向轮,本装置可根据医疗需求移动位置,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医疗环境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可升降支撑柱高度,进而调节供氧高度,在使用时,通过打开气缸手动控制17驱动电动气缸11工作带动挤压板12对氧气袋13进行挤压,保证氧气袋13供氧时压力均衡,使得患者吸氧过程保持充足的氧流量,同时减压阀8也能使气压维持到一定值,能保证使用后患者呼吸均匀,省去了手动按压的麻烦,氧气袋13内的氧气从减压阀8进入到氧气通管6内,当氧气通过数显流量控制阀16内时,显示器会显示出氧气的流量,可根据显示器观察患者呼入量,及时调节进氧速率,以达到标准的流量值,当氧气流量稳定后,再将呼吸面罩4戴在患者面部,可避免在转运过程中氧气瞬间流量增加对患者(尤其是患病儿童)的伤害,也给医护人员减轻的工作负担,保证了氧气流量的平稳性,同时也能实时对氧气流量进行监测,更加保证了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当氧气使用完后,可通过断开减压阀8通过氧气袋9的出气管道填充氧气。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该底座(1)上安装有可升降支撑柱,所述可升降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有氧袋盒(9),该氧袋盒(9)中放置有氧气袋(13),所述氧袋盒(9)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电动气缸(11),所述电动气缸(11)的输出端垂直穿入所述氧袋盒(9)中后固定安装有挤压板(12),所述氧气袋(13)放置在两块所述挤压板(12)之间,所述氧气袋(13)的出口管道向下穿出所述氧袋盒(9)后连接有氧气通管(6),所述氧气通管(6)的进口端和氧袋盒(9)出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减压阀(8),所述氧气通管(6)出口端连接有导气管(5),所述导气管(5)的出口端连接有呼吸面罩(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升降支撑柱包括固定杆(2)和套筒(3),所述固定杆(2)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固定杆(2)上端插设在所述套筒(3)中,所述套筒(3)下端外壁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栓(10),所述调节螺栓(10)攻丝端垂直插入所述套筒(3)内腔中并紧抵所述固定杆(2)外壁,所述氧袋盒(9)安装在所述套筒(3)上部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管(6)和所述导气管(5)之间通过单向阀(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2)靠近所述氧气袋(13)的侧面粘贴有橡胶垫(1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管(6)通过固定夹(7)夹持在所述套筒(3)下端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通管(6)中部固定安装有数显流量控制阀(16),所述数显流量控制阀(16)的显示器安装在所述套筒(3)外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2)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所述氧气袋(13)的长度和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上部外壁上还安装有气缸手动控制开关(17),所述气缸手动控制开关(17)分别与两个所述电动气缸(11)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便携式供氧装置,包括底座,该底座上安装有可升降支撑柱,可升降支撑柱顶部固定安装有氧袋盒,该氧袋盒中放置有氧气袋,氧袋盒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电动气缸,电动气缸的输出端垂直穿入氧袋盒中后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氧气袋放置在两块挤压板之间,氧气袋的出口管道向下穿出氧袋盒后连接有氧气通管,氧气通管的进口端和氧袋盒出口管道连接处设有减压阀,氧气通管出口端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呼吸面罩。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电动挤压氧气袋保持给氧压力均匀,减轻医护人员负担,并且可以根据实时氧气流量调节给氧速率,而且还设有减压阀,能保持供氧压力稳定,保证患者呼吸均匀及其生命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邹赵;罗顺清;程婷;龙春莉;陈德芬;曾衡;曾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