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6561发布日期:2020-08-18 20:0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咽瘘(pharyngocutaneousfistula,pcf)是指唾液或脓液蓄积于皮下组织,可以使咽腔与皮肤之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唾液或食物可经此向外溢出。是喉癌及下咽癌术后主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咽瘘发生于术后5~15d,全喉切除术后发生率为10%~40%,部分喉切除术后发生较为少见。近年来有所下降,文献报道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为3.2%~38.6%,国内外文献报道咽瘘发生率有很大的差异,大约在7.6%~65%之间,而近20年报道其发生率为5.9%一37.6%。咽瘘患者伤口渗液多、伤口潮湿,咽瘘伤口处于开放状态,目前临床使用的负压引流管不能使用到咽瘘病人,对于难治性咽瘘超过一月的患者,为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常经口进食,病人会出现唾液以及食物从瘘道漏出的难题,加重瘘口感染,导致咽瘘发生后伤口迁延不愈。患者创口大、潮湿、污染、营养不良、医生换药技术等都影响咽瘘的愈合,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咽瘘伤口处的渗液、食物残渣进行引流的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咽瘘伤口处的渗液、食物残渣进行引流的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螺纹连接有引流瓶,引流管远离引流瓶的端部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管靠近引流口的端部设有气囊,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气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引流管靠近引流瓶的端部设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包括抽气管,抽气管上设有微型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负压装置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微型风扇相连接的电源;所述抽气管上设有电子压力控制阀门,电子压力控制阀门与微型风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系统,电源、微型风扇、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上连接有与电子压力控制阀门相对应的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上设有与引流管相配合的螺纹接头,引流管上设有与螺纹接头相配合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抽气管相连通的出气口,抽气管远离出气口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设于引流瓶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瓶上设有刻度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吸出咽瘘口的渗液、食物残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减少污染,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

2、设置气囊能够适应不同咽瘘口的大小,防止唾液以及食物从瘘口管漏至伤口,污染伤口造成伤口感染,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

3、正常进食时机提前。而且设置气囊使患者不用担心进食时唾液以及食物残渣污染伤口,避免了留置胃管的痛苦,经口进食不限制食物种类,提高患者营养摄入能力,大大提高机体抵抗力。

4、改善患者形象。设置气囊亦能够减少患者敷料潮湿污染风险,减轻患者污染程度,提高舒适度;另外负压装置设置于引流管上,即无需外接负压设备,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2、气囊,3、引流口,4、引流瓶,5、刻度线,6、螺纹接头,7、充气接头,8、阀门,9、负压装置,10、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一端螺纹连接有引流瓶4,引流管1远离引流瓶4的端部设有引流口3;所述引流管1靠近引流口3的端部设有气囊2,气囊2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远离气囊2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7,气管上设有阀门8;所述引流管1靠近引流瓶4的端部设有负压装置9,负压装置9包括抽气管,抽气管上设有微型风扇。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引流管1上引流口3的一端安装至患者咽瘘口处,使用气管接头连接充气设备(充气设备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做赘述),开启阀门8,使用充气设备通过气管对气囊2进行充气;充气完成后,将引流瓶4连接在引流管1上使用负压装置9在引流瓶4内形成负压,将咽瘘口的渗液、食物残渣,经引流口3进入引流管1直至进入引流瓶4内。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吸出咽瘘口的渗液、食物残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减少污染,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设置气囊2能够适应不同咽瘘口的大小,防止唾液以及食物从瘘口管漏至伤口,污染伤口造成伤口感染,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设置气囊2使患者不用担心进食时唾液以及食物残渣污染伤口,避免留置胃管的痛苦,经口进食不限制食物种类,提高患者营养摄入能力,大大提高机体抵抗力;亦能够减少患者敷料潮湿污染风险,减轻患者污染程度,提高舒适度。

所述负压装置9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微型风扇相连接的电源;所述抽气管上设有电子压力控制阀门,电子压力控制阀门与微型风扇相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系统,电源、微型风扇、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上连接有与电子压力控制阀门相对应的显示屏;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与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压力传感器、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设置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实时监控引流瓶4内的压力,保持引流瓶4的负压强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引流效果;电源为电子压力控制阀门、控制系统、微型风扇、显示屏提供动力;负压装置9在使用时,当引流瓶4内的压力降低时,压力传感器接收此信号,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信号;控制系统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及微型风扇,电子压力控制阀门和微型风扇打开,使引流瓶4内形成负压;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引流瓶4内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将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收并处理信号,控制系统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显示屏,显示屏显示压力大小,便于患者进行观察。

所述引流瓶4上设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螺纹接头6,引流管1上设有与螺纹接头6相配合的外螺纹,使用螺纹接头6与外螺纹相配合对引流瓶4进行拆卸,使引流瓶4便于更换,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便利性。

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抽气管相连通的出气口10,抽气管远离出气口10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设于引流瓶4内。设置过滤网防止引流瓶4内的液体进入抽气管内,影响使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引流瓶4上设有刻度线5,设置刻度线5便于观察引流瓶4内液体的容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一端螺纹连接有引流瓶(4),引流管(1)远离引流瓶(4)的端部设有引流口(3);所述引流管(1)靠近引流口(3)的端部设有气囊(2),气囊(2)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远离气囊(2)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7),气管上设有阀门(8);所述引流管(1)靠近引流瓶(4)的端部设有负压装置(9),负压装置(9)包括抽气管,抽气管上设有微型风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9)还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微型风扇相连接的电源;所述抽气管上设有电子压力控制阀门,电子压力控制阀门与微型风扇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控制系统,电源、微型风扇、电子压力控制阀门(8)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上连接有与电子压力控制阀门(8)相对应的显示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4)上设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螺纹接头(6),引流管(1)上设有与螺纹接头(6)相配合的外螺纹。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抽气管相连通的出气口(10),抽气管远离出气口(10)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设于引流瓶(4)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瓶(4)上设有刻度线(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咽瘘口持续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螺纹连接有引流瓶,引流管远离引流瓶的端部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管靠近引流口的端部设有气囊,气囊上连接有气管,气管远离气囊的一端连接有充气接头,气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引流管靠近引流瓶的端部设有负压装置,负压装置包括抽气管,抽气管上设有微型风扇,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患者咽瘘伤口处的渗液、食物残渣进行引流。

技术研发人员:胡翠霞;张标新;朱子秀;孙夏炎;刘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1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