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4307发布日期:2020-08-28 16:4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卧床时间长,或下肢手术病人术后活动受限,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下肢肿胀、压疮等常见临床并发症,为减少血液循环障碍、下肢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常见临床并发症的出现,为了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舒适度,常常用枕头、翻身枕、肢体制动枕等将患者背部支撑或对肢体进行太高,一般情况下枕头、翻身枕、肢体制动枕的内填材质为海绵,形状有楔形、长方形、圆形等,其存在塑性能力差、支撑力不够、不能因人而异进行高度及形状的调节等问题,因而不能达到较好的医疗、护理及康复的效果。因此,设计一款能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高度、样式的调节的体位垫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该体位垫既可以当枕头使用,又可以将其展开填充后呈r形,用于对患者背部的支撑,符合人体力学,也可以将其展开填充成两端凹陷中间凸起的形状,用于下肢的固定与制动,促进血液循环,且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填充高度的调节,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填充物采用天然乳胶颗粒,环保无毒,塑性好,解决了透气性和个体塑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包括枕套、枕芯、从所述枕套下端延伸出的填充层、填充物,所述填充层完全填充后与所述枕套构成r型,所述填充层的底部上端设有拉链,所述拉链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下方设有与所述连接件相适配的连接绳;所述填充层内部与所述枕套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分区带,所述分区带将所述填充层内部平均分为三个填充区,所述填充区的侧体壁上均连接有辅助填充层,所述辅助填充层填充后侧面呈近似三角形、倾斜面呈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所述辅助填充层底面设有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枕芯为乳胶枕。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为乳胶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绳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至少设有两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体位垫可根据患者的需要对填充层进行填充,不填充时可当做枕头使用,填充层填充后呈r型,符合人体力学。

2、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填充,通过调节填充层底面上不同位置的连接绳与连接件的连接,调成填充层倾斜面的倾斜度,使填充更加灵活。

3、填充区内设有倾斜面呈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的辅助填充层,可以在填充后用于对下肢的制动与固定,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填充物使用乳胶颗粒,环保无毒,塑形好,解决了透气和个体塑形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

本技术:
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填充层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填充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辅助填充层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枕套,2-枕芯,3-填充层,4-连接件,5-拉链,6-连接绳,7-分区带,8-填充区,9-辅助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用于垫在患者的后背,包括枕套1、乳胶枕枕芯2、从所述枕套1下端延伸出的填充层3、乳胶颗粒填充物;所述填充层3完全填充后与所述枕套1构成r型,所述填充层3的底部上端设有拉链5,所述拉链5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为扣,所述连接件4的下方设有与所述连接件4相适配的连接绳6,所述连接绳6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设有两组,能通过改变连接件4与连接绳6的连接,使填充层3进行三个坡度的调节;所述填充层3内部与所述枕套1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分区带7,所述分区带7将所述填充层3内部平均分为三个填充区8;所述填充区8的侧体壁上均连接有辅助填充层9,所述辅助填充层9填充后侧面呈近似三角形、倾斜面呈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所述辅助填充层9底面设有拉链。

根据需要调整好填充层3的坡度,将乳胶颗粒填充到每个填充区8中,若患者比较重,可以在填充区8中多填充一些乳胶颗粒,若患者比较轻,可以少填充一些乳胶颗粒,以便小范围内再次调节填充层3的坡度,填充后的体位垫呈r型,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实施例二:

如图1、2、3、4、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用于对患者下肢的固定与制动,包括枕套1、乳胶枕枕芯2、从所述枕套1下端延伸出的填充层3、乳胶颗粒填充物;所述填充层3完全填充后与所述枕套1构成r型,所述填充层3的底部上端设有拉链5,所述拉链5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为扣,所述连接件4的下方设有与所述连接件4相适配的连接绳6,所述连接绳6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设有两组,能通过改变连接件4与连接绳6的连接,使填充层3进行三个坡度的调节;所述填充层3内部与所述枕套1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分区带7,所述分区带7将所述填充层3内部平均分为三个填充区8;所述填充区8的侧体壁上均连接有辅助填充层9,所述辅助填充层9填充后侧面呈近似三角形、倾斜面呈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所述辅助填充层9底面设有拉链。

根据需要调整好填充层3的坡度,在两端的辅助填充层9内填充乳胶颗粒,在中间的填充区8内填充乳胶颗粒,使体位垫的两端可以用来支撑患者的下肢,实现对下肢的固定,促进血液回流。

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套(1)、枕芯(2)、从所述枕套(1)下端延伸出的填充层(3)、填充物,所述填充层(3)完全填充后与所述枕套(1)构成r型,所述填充层(3)的底部上端设有拉链(5),所述拉链(5)下方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下方设有与所述连接件(4)相适配的连接绳(6);

所述填充层(3)内部与所述枕套(1)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分区带(7),所述分区带(7)将所述填充层(3)内部平均分为三个填充区(8),所述填充区(8)的侧体壁上均连接有辅助填充层(9),所述辅助填充层(9)填充后侧面呈近似三角形、倾斜面呈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所述辅助填充层(9)底面设有拉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为乳胶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乳胶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6)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至少设有两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充填康复体位垫,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枕套、枕芯、填充层、填充物,填充层完全填充后与枕套构成R型,填充层内部与枕套垂直的方向上设有两个分区带,分区带将填充层内部平均分为三个填充区,填充区的侧体壁上均连接有辅助填充层,辅助填充层填充后侧面呈近似三角形、倾斜面呈中间凹两边凸的形状,辅助填充层底面设有拉链。本实用新型示例的可充填康复体位垫,该体位垫既可以当枕头使用,又可以将其展开填充后呈R形,用于对患者背部的支撑,也可以将其展开填充成两端凹陷中间凸起的形状,用于下肢的固定与制动,且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进行填充高度的调节,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金艳;刘正英;李秀陇;闫素仙;王童;马洋;张娜;胡小楠;魏小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