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9520发布日期:2020-08-07 18:02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



背景技术: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通气方式,是新生儿科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衰竭、肺水肿等新生儿呼吸疾病的有效方法。如今,ncpap的临床应用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但是新生儿鼻孔小,皮肤娇弱,角质层较薄容易受压,防御能力较弱,使用过程中鼻塞的摩擦压迫和管道的牵拉容易引起新生儿鼻部并发症如皮肤损伤、压疮,严重者导致感染和坏死。newman等人研究报道ncpap治疗期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为20%~60%。鼻部并发症的发生会增加新生儿的痛苦,影响ncpap的治疗效果,且延缓疾病的康复和延长住院时间。因此,预防或减轻ncpap导致的新生儿鼻部并发症极为重要。

另一方面新生儿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发达,平卧位容易造胃内容物的反流从而发生胃食管反流现象,发病率在70%~85%,尤其多见于早产儿,严重者因为误吸等原因发生肺部并发症。又由于正压通气时可能使过多气体进入胃内引起腹胀,影响通气效果,所以临床上给新生儿采取上身抬高30°的斜坡位,预防胃食管反流和保证通气效果。然而斜坡位的新生儿身体悬空易下滑,导致管道的过度牵拉和鼻塞的压力增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鼻部及肺部并发症。

新生儿采取上身抬高15~30°的斜坡位,是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效策略之一,但临床上由于斜坡卧位使新生儿身体下滑,导致上半身抬高无法达到15~30°,从而无法达到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使用便捷,有效预防新生儿的多种并发症,为临床护理ncpap患儿提供新的选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包括有一布套,所述布套一侧端开设有开口,布套上表面后端自后朝前依次缝制有三个阶梯布套,三个阶梯布套均左右贯通开设有安装口,该安装口内均穿设有阶梯防滑垫。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布套自后朝前尺寸依次减小,相对应的安装口也自后朝前依次减小,阶梯防滑垫尺寸也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设置在布套前端面,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用以套接入床垫或暖箱垫并封闭。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防滑垫均为方形长条状,且外表面均采用皮质外套包裹,方便对其消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阶梯防滑垫和新生儿之间形成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新生儿提供了一个身体支撑,避免新生儿的体位下滑,减轻无创通气鼻塞对鼻部皮肤的压力和管道的牵拉,从而减少ncpap鼻部压疮破损等并发症;由于体位下滑会影响床头抬高效果,导致抬高不足30°,故阶梯防滑垫在防止体位下滑的同时也保证了床头抬高30°的有效性,更是减少了新生儿呕吐、误吸、肺部并发症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阶梯防滑垫不仅可以应用于无创通气,而且同样适用于有创通气如呼吸机的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体位的下滑而导致床头抬高依从性不足,阶梯防滑垫保证了床头抬高有效性从而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该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有效预防新生儿的多种并发症,为临床护理ncpap患儿提供新的选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侧视图。

图中:1-布套,2-开口,3-阶梯布套,4-安装口,5-阶梯防滑垫,6-第一阶梯防滑垫,7-第二阶梯防滑垫,8-第三阶梯防滑垫,9-拉链,10-顶升机构,11-挡板,12-暖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包括有一布套1,所述布套一侧端开设有开口2,布套上表面后端自后朝前依次缝制有三个阶梯布套3,三个阶梯布套均左右贯通开设有安装口4,该安装口内均穿设有阶梯防滑垫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阶梯布套自后朝前尺寸依次减小,相对应的安装口也自后朝前依次减小,阶梯防滑垫尺寸也依次减小,分别为第一阶梯防滑垫6、第二阶梯防滑垫7、第三阶梯防滑垫8,三个阶梯防滑垫的左右长度与上下高度均一致,第一阶梯防滑垫的尺寸规格是36cm*10cm*8cm,第二阶梯防滑垫的尺寸规格是36cm*8cn*8cm,第三阶梯防滑垫的尺寸规格是36cm*5cm*8c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开口设置在布套前端面,开口处设置有拉链9用以套接入床垫或暖箱垫并封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阶梯防滑垫均为方形长条状,且外表面均采用皮质外套包裹,方便对其进行消毒。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装置在使用时可放置在暖箱12内或者小床上,暖箱可通过其内部的顶升机构10对暖箱内的小床进行角度调节,本装置在套接入暖箱垫后前后端均顶接在暖箱内小床的前后挡板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本装置套接入暖箱垫,拉上拉链封闭开口,根据新生儿的身高进行选择要使用的阶梯防滑垫,可以是三个同时使用,也可仅使用第一、第二阶梯防滑垫,也可只使用第一阶梯防滑垫;选取后只需插入对应的安装口即可;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按阶梯撤除阶梯防滑垫;接着根据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或者新生儿常规护理;调节顶升机构将床头调高30°,插胃管,每2h及鼻饲前回抽胃内空气,防止胃食管返流,使用鼻塞之前给予3m皮肤保护膜及水胶体敷料保护局部皮肤,每班更换一次,如遇水胶体敷料软化随时更换,以上可有效防止斜坡位的新生儿身体悬下滑,导致管道的过度牵拉和鼻塞的压力增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鼻部并发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布套,所述布套一侧端开设有开口,布套上表面后端自后朝前依次缝制有三个阶梯布套,三个阶梯布套均左右贯通开设有安装口,该安装口内均穿设有阶梯防滑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布套自后朝前尺寸依次减小,相对应的安装口也自后朝前依次减小,阶梯防滑垫尺寸也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设置在布套前端面,开口处设置有拉链用以套接入床垫或暖箱垫并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防滑垫均为方形长条状,且外表面均采用皮质外套包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包括有一布套,所述布套一侧端开设有开口,布套上表面后端自后朝前依次缝制有三个阶梯布套,三个阶梯布套均左右贯通开设有安装口,该安装口内均穿设有阶梯防滑垫,并可根据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灵活按阶梯撤除阶梯防滑垫,该新生儿阶梯式体位防滑垫结构简单合理,阶梯防滑垫和新生儿之间形成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新生儿提供了一个身体支撑,避免新生儿的体位下滑,由于体位下滑会影响床头抬高效果,导致抬高不足30°,故阶梯防滑垫在防止体位下滑的同时也保证了床头抬高30°的有效性,更是减少了新生儿呕吐、误吸、肺部并发症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郭舒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漳州市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06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