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3809发布日期:2020-08-11 21:2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伤整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整形外科学是外科学的一个分支,又称整复外科或成形外科,治疗范围主要是皮肤、肌肉及骨骼等创伤、疾病,先天性或后天性组织或器官的缺陷与畸形,治疗包括修复与再造两个内容,以手术方法进行自体的各种组织移植为主要手段,也可采用异体、异种组织或组织代用品来修复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损或畸形,以改善或恢复生理功能和外貌,其中分类中有烧伤整形外科,烧伤早期处理、休克防洽、烧伤感染及其防治创面处理、自体皮肤及组织移植、皮肤替代物及其应用、烧伤整形与康复治疗以及烧伤护理等内容,一般我们在烧伤后使用纱布或缠绕,但是伤口捂压容易感染,易造成导致伤口发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包括上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螺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夹箍,所述上防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防护板,所述下防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箍,所述活动夹箍和固定夹箍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棉垫。

可选的,所述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

可选的,所述棉垫的种类为慢回弹海绵,其材质为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

可选的,所述上防护板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其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的材质相同。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旋转转杆带动螺柱带动活动夹箍与固定夹箍对肢体进行挤压固定,活动夹箍与固定夹箍固定在伤口的前端和后端,不与伤口接触,使用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进行遮挡,防止肢体遭受碰撞,透气孔便于进行透气,避免伤口捂压容易感染,易造成导致伤口发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气孔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上防护板;2、螺柱;3、转杆;4、轴承座;5、活动夹箍;6、支撑杆;7、下防护板;8、连接杆;9、固定夹箍;10、棉垫;1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包括上防护板1,上防护板1的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柱2,螺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螺柱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轴承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夹箍5,上防护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防护板7,上防护板1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其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7的材质相同,下防护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箍9,活动夹箍5和固定夹箍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棉垫10,棉垫10的种类为慢回弹海绵,其材质为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1,旋转转杆3带动螺柱2带动活动夹箍5与固定夹箍9对肢体进行挤压固定,活动夹箍5与固定夹箍9固定在伤口的前端和后端,不与伤口接触,使用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7进行遮挡,防止肢体遭受碰撞,透气孔11便于进行透气,避免伤口捂压容易感染,易造成导致伤口发炎,暴露伤口使坏死组织变成干痂,可最大程度地保留皮肤附件上皮,经3周左右可获痂下愈合。

综上所述,该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使用时,旋转转杆3带动螺柱2带动活动夹箍5与固定夹箍9对肢体进行挤压固定,活动夹箍5与固定夹箍9固定在伤口的前端和后端,不与伤口接触,使用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7进行遮挡,防止肢体遭受碰撞,透气孔11便于进行透气,避免伤口捂压容易感染,易造成导致伤口发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包括上防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1)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柱(2),所述螺柱(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3),所述螺柱(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夹箍(5),所述上防护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防护板(7),所述下防护板(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箍(9),所述活动夹箍(5)和固定夹箍(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棉垫(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7)的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棉垫(10)的种类为慢回弹海绵,其材质为聚醚型聚氨酯泡沫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1)的材质为高密度聚乙烯,其上防护板(1)和下防护板(7)的材质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涉及烧伤整形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包括上防护板,所述上防护板的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螺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夹箍,所述上防护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该烧伤整形外科用表皮处理装置,旋转转杆带动螺柱带动活动夹箍与固定夹箍对肢体进行挤压固定,活动夹箍与固定夹箍固定在伤口的前端和后端,不与伤口接触,使用上防护板和下防护板进行遮挡,防止肢体遭受碰撞,透气孔便于进行透气,避免伤口捂压容易感染,易造成导致伤口发炎。

技术研发人员:黄元柱;刘波;杨斯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元柱;刘波;杨斯元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