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2286发布日期:2020-08-25 20:0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胸腔内器官,主要指食道、肺部、纵隔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乳腺外科领域也被归入这个专科,其中又以肺外科和食道外科为主。胸腔引流一般用于治疗各种胸腔积水、积液和气胸等。过程是先进行局部麻醉后,在肋骨间放置一根导管作引流管,接入装有生理盐水的水封引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

现有的引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当管路发生堵塞或者引流罐装满后没有很好的检测和报警机制,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判断,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罐,所述引流罐的顶部滑动贯穿有两根第一滑杆,两根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之间固定有椎体状的导流块,两根所述第一滑杆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一压板,所述引流罐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且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压板的底部,所述引流罐的顶部贯穿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引流管的管段上设置有扩管段和第一关断阀,所述扩管段的侧边连通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关断阀,所述负压管上远离扩管段的一端连通有注射器,所述引流罐的顶部滑动贯穿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底端固定有气球,所述第二滑杆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压板,所述引流罐的顶部安装有n形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底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第二压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引流罐的侧边底部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三关断阀。

优选的,所述引流罐的内部底部为坡面,且最低端位于靠近排液管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与引流罐通过螺纹连接,引流管上位于限位环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注射器的端口与负压管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罐的侧边设置有刻度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引流管可从胸腔进行引流,在引流过程中流体冲击在导流块上,当引流管发生堵塞时,冲击在导流块上的冲击力会有所减少甚至没有,这样第一压板对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小甚至没有,因此,只需要对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一定的报警范围即可在引流管发生堵塞时发出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在知晓发生堵塞后可关闭第一关断阀打开第二关断阀,然后通过注射器抽气,这样通过负压管可产生负压,从而疏通与引流管连接的管路,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当引流罐内部流体集聚到一定体积后通过气球的浮力会推动第二滑杆,第二滑杆通过第二压板紧压第二压力传感器从而报警,梯形医护人员引流罐已满;

3、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提醒医护人员,有效避免引流部分发生堵塞造成的危害,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便于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罐、2第一滑杆、3第一压板、4引流管、5注射器、6负压管、7第二关断阀、8扩管段、9第一关断阀、10限位环、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密封圈、13导流块、14支架、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第二压板、17第二滑杆、18气球、19刻度条、20第三关断阀、21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罐1,引流罐1的顶部滑动贯穿有两根第一滑杆2,两根第一滑杆2的底端之间固定有椎体状的导流块13,两根第一滑杆2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一压板3,引流罐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1,且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压板3的底部,引流罐1的顶部贯穿有引流管4,引流管4上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0,引流管4的管段上设置有扩管段8和第一关断阀9,扩管段8的侧边连通有负压管6,负压管6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关断阀7,负压管6上远离扩管段8的一端连通有注射器5,引流罐1的顶部滑动贯穿有第二滑杆17,第二滑杆17的底端固定有气球18,第二滑杆1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压板16,引流罐1的顶部安装有n形的支架14,支架1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且第二压力传感器15位于第二压板16的顶部。

其中,引流罐1的侧边底部连通有排液管21,排液管21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三关断阀20。

其中,引流罐1的内部底部为坡面,且最低端位于靠近排液管21的一侧。

其中,引流管4与引流罐1通过螺纹连接,引流管4上位于限位环10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圈12。

其中,注射器5的端口与负压管6通过螺纹连接。

其中,引流罐1的侧边设置有刻度条19。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引流管4可从胸腔进行引流,在引流过程中流体冲击在导流块13上,当引流管4发生堵塞时,冲击在导流块13上的冲击力会有所减少甚至没有,这样第一压板3对第一压力传感器11的压力变小甚至没有,因此,只需要对第一压力传感器11设置一定的报警范围即可在引流管4发生堵塞时发出信号,提醒医护人员,在知晓发生堵塞后可关闭第一关断阀9打开第二关断阀7,然后通过注射器5抽气,这样通过负压管6可产生负压,从而疏通与引流管4连接的管路,操作方便;

当引流罐1内部流体集聚到一定体积后通过气球18的浮力会推动第二滑杆17,第二滑杆17通过第二压板16紧压第二压力传感器15从而报警,梯形医护人员引流罐1已满;

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提醒医护人员,有效避免引流部分发生堵塞造成的危害,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便于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罐(1)的顶部滑动贯穿有两根第一滑杆(2),两根所述第一滑杆(2)的底端之间固定有椎体状的导流块(13),两根所述第一滑杆(2)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一压板(3),所述引流罐(1)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1),且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1)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压板(3)的底部,所述引流罐(1)的顶部贯穿有引流管(4),所述引流管(4)上固定套接有限位环(10),所述引流管(4)的管段上设置有扩管段(8)和第一关断阀(9),所述扩管段(8)的侧边连通有负压管(6),所述负压管(6)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关断阀(7),所述负压管(6)上远离扩管段(8)的一端连通有注射器(5),所述引流罐(1)的顶部滑动贯穿有第二滑杆(17),所述第二滑杆(17)的底端固定有气球(18),所述第二滑杆(17)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压板(16),所述引流罐(1)的顶部安装有n形的支架(14),所述支架(14)的内部底部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15),且第二压力传感器(15)位于第二压板(16)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罐(1)的侧边底部连通有排液管(21),排液管(21)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三关断阀(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罐(1)的内部底部为坡面,且最低端位于靠近排液管(2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4)与引流罐(1)通过螺纹连接,引流管(4)上位于限位环(10)的下方套接有密封圈(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器(5)的端口与负压管(6)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罐(1)的侧边设置有刻度条(1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外科胸腔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罐,所述引流罐的顶部滑动贯穿有两根第一滑杆,两根所述第一滑杆的底端之间固定有椎体状的导流块,两根所述第一滑杆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一压板,所述引流罐的顶部安装有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且两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压板的底部,所述引流罐的顶部贯穿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固定套接有限位环,所述引流管的管段上设置有扩管段和第一关断阀,所述扩管段的侧边连通有负压管,所述负压管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关断阀。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的提醒医护人员,有效避免引流部分发生堵塞造成的危害,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便于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詹义;李芳;孙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