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0036发布日期:2020-08-11 21:3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



背景技术:

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在针灸的过程中,需要对穴位进行定位,但是定位是一向颇有难度的技术,经验较少的医生不能很好的定位导致治疗效果差;而且每次治疗都需要重新定位,使得医生劳动量增加。所以现急需一种可辅助定位、方便重复定位的针灸定位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辅助定位、方便重复定位的适用于针灸辅助设备领域的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立柱、横梁、定位梁、定位器一、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三,所述立柱、横梁和定位梁为沿长轴设有刻度的柱体,所述定位器一为套筒结构,所述定位器一中央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处设有指针,所述定位器一上设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旋转可向定位器一内夹紧,所述定位器一侧设有水平的定位环,所述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三与定位器一结构相同,所述定位梁呈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梁上滑动贯穿定位器一,所述定位梁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二,所述定位器二呈轴向水平设置,所述横梁滑动贯穿定位器二,所述横梁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三,所述定位器三呈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立柱滑动贯穿定位器三。本设计采用三轴轨道对穴位进行定位,保证针灸时稳定,且增加刻度记录,使用者可记录每个人的穴位位置,从而重复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梁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器一。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定位器二,所述定位器二连接若干组定位梁。加设多个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一可增加多组穴位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设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于定位梁轴向一致且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立柱。增加定位带,定位精度提高。

优选地,所述固定螺丝为蝶形螺丝,方便手动旋紧。

优选地,所述立柱底端设有脚垫,防滑固定效果好。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本设计采用三轴轨道对穴位进行定位,保证针灸时稳定,且增加刻度显示,可让使用者可记录每个人的穴位位置,实现方便重复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立柱,2、横梁,3、定位梁,4、定位器一,5、定位器二,6、定位器三,7、镂空,8、指针,9、固定螺丝,10、定位环,11、脚垫,12、定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立柱1、横梁2、定位梁3、定位器一4、定位器二5和定位器三6,所述立柱1、横梁2和定位梁3为沿长轴设有刻度的柱体,所述定位器一4为套筒结构,所述定位器一4中央设有镂空7,所述镂空7处设有指针8,所述定位器一4上设有固定螺丝9,所述固定螺丝9旋转可向定位器一4内夹紧,所述定位器一4侧设有水平的定位环10,所述定位器二5和定位器三6与定位器一4结构相同,所述定位梁3呈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梁3上滑动贯穿定位器一4,所述定位梁3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二5,所述定位器二5呈轴向水平设置,所述横梁2滑动贯穿定位器二5,所述横梁2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三6,所述定位器三6呈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立柱1滑动贯穿定位器三6。

其中,所述定位梁3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器一4,所述横梁2上设有若干定位器二5,所述定位器二5连接若干组定位梁3,所述立柱1上设有定位带12,所述定位带12于定位梁3轴向一致且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立柱1,所述固定螺丝9为蝶形螺丝,所述立柱1底端设有脚垫11。

具体使用时,首先患者平躺在床上,将立柱1放置于床边四角,并用固定带固定患者腰部,将定位器三6上下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拧紧固定螺丝9固定,读取指针8上的刻度数值,并记录数值一,然后将定位器二5移动至合适位置,拧紧固定螺丝9,记录数值二,最后移动定位器三6,使定位环10对准穴位,拧紧固定螺纹,记录数值三;之后可以用针穿过固定环进行针灸,重复以上步骤可针灸多个穴位,患者下次来时可按照记录的数值进行再次治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横梁、定位梁、定位器一、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三,所述立柱、横梁和定位梁为沿长轴设有刻度的柱体,所述定位器一为套筒结构,所述定位器一中央设有镂空,所述镂空处设有指针,所述定位器一上设有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旋转可向定位器一内夹紧,所述定位器一侧设有水平的定位环,所述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三与定位器一结构相同,所述定位梁呈水平设置,所述定位梁上滑动贯穿定位器一,所述定位梁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二,所述定位器二呈轴向水平设置,所述横梁滑动贯穿定位器二,所述横梁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三,所述定位器三呈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立柱滑动贯穿定位器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梁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器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定位器二,所述定位器二连接若干组定位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定位带,所述定位带于定位梁轴向一致且两端分别连接两根立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丝为蝶形螺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端设有脚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包括立柱、横梁、定位梁、定位器一、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三,立柱、横梁和定位梁为沿长轴设有刻度的柱体,定位器一为套筒结构,定位器一中央设有镂空,镂空处设有指针,定位器一上设有固定螺丝,定位器一侧设有水平的定位环,定位器二和定位器三与定位器一结构相同,定位梁呈水平设置,定位梁上滑动贯穿定位器一,定位梁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二,定位器二呈轴向水平设置,横梁滑动贯穿定位器二,横梁两端垂直固接定位器三,定位器三呈轴向垂直设置,立柱滑动贯穿定位器三。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辅助定位、方便重复定位的中医内科用针灸定位器。

技术研发人员:钟艳;赵倩倩;冯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钟艳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