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7422发布日期:2020-08-25 19:4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包,具体是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属于急救包布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救包是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的小包,在人们出现意外情况下应急使用的救援物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使用对象,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按不同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家用急救包、户外急救包、车用急救包、礼品急救包、地震急救包等。

传统的急救包只具有收纳药品以及纱布绷带的功能,在其收纳的基础上带有抗菌防螨的光芒,抗菌的方法有三种,药物抗菌的弊端是药品有副作用,且会使使用者皮肤过敏,金属抗菌的粉末长期使用会使身体不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包括急救包;所述急救包由面料本体构成,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为外层、骨架、表层、透湿层、防螨层、抗菌层和内层构成,所述外层的内部由骨架搭接,所述骨架的一端搭接有表层,所述表层交织有透湿层,所述透湿层交织有防螨层,所述防螨层交织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交织有内层。

优选的,所述防螨层从左至右依次为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经纬线,所述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均与经纬线交织连接。

优选的,所述抗菌层包括有楠竹炭面料,所述楠竹炭面料和面料本体的经纬线交织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的厚度为1cm,且骨架的厚度为0.1cm。

优选的,所述急救包的底端安装有四个轮子,且急救包的四个轮子尺寸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外层、表层、透湿层、防螨层、抗菌层和内层均和面料本体的经纬线交织连接,且外层和内层的厚度一致,且外层和内层的厚度各为0.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防螨层的内部由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经纬线编织而成,主要起到了防螨的作用;

2、抗菌层由楠竹炭面料交织,采用物理的方法抗菌,避免了传统的药物抗菌和金属抗菌的弊端,且楠竹炭面料在抗菌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后期清洗将细菌除去,且抗菌效果好,无污染,不会让使用者感到不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布料本体内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螨层内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抗菌层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急救包,2、面料本体,3、外层,4、骨架,5、表层,6、透湿层,7、防螨层,701、天然纤维,702、再生纤维,703、合成纤维,704、经纬线,8、抗菌层,801、楠竹炭面料,9、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包括急救包1;所述急救包1由面料本体2构成,所述面料本体2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为外层3、骨架4、表层5、透湿层6、防螨层7、抗菌层8和内层9构成,所述外层3的内部由骨架4搭接,所述骨架4的一端搭接有表层5,所述表层5交织有透湿层6,所述透湿层6交织有防螨层7,所述防螨层7交织有抗菌层8,所述抗菌层8交织有内层9。

所述防螨层7从左至右依次为天然纤维701、再生纤维702、合成纤维703和经纬线704,所述天然纤维701、再生纤维702和合成纤维703均与经纬线704交织连接;所述抗菌层8包括有楠竹炭面料801,所述楠竹炭面料801和面料本体2的经纬线交织连接;所述面料本体2的厚度为1cm,且骨架4的厚度为0.1cm;所述急救包1的底端安装有四个轮子,且急救包1的四个轮子尺寸大小相同;所述外层3、表层5、透湿层6、防螨层7、抗菌层8和内层9均和面料本体2的经纬线交织连接,且外层3和内层9的厚度一致,且外层3和内层9的厚度各为0.1cm。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防螨层7内部交织的天然纤维701、再生纤维702和合成纤维703,主要是起到一个很好的防螨功能,将螨虫集中在天然纤维701、再生纤维702和合成纤维703的内部;抗菌层8内部的楠竹炭面料801主要是通过楠竹炭面料801的微细孔间隙快速吸附病菌,楠竹炭面料801依靠物理结构实现抗菌,效率高,且不会对病菌产生耐药性,也没有副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急救包(1);所述急救包(1)由面料本体(2)构成,所述面料本体(2)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分为外层(3)、骨架(4)、表层(5)、透湿层(6)、防螨层(7)、抗菌层(8)和内层(9)构成,所述外层(3)的内部由骨架(4)搭接,所述骨架(4)的一端搭接有表层(5),所述表层(5)交织有透湿层(6),所述透湿层(6)交织有防螨层(7),所述防螨层(7)交织有抗菌层(8),所述抗菌层(8)交织有内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螨层(7)从左至右依次为天然纤维(701)、再生纤维(702)、合成纤维(703)和经纬线(704),所述天然纤维(701)、再生纤维(702)和合成纤维(703)均与经纬线(704)交织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8)包括有楠竹炭面料(801),所述楠竹炭面料(801)和面料本体(2)的经纬线交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2)的厚度为1cm,且骨架(4)的厚度为0.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包(1)的底端安装有四个轮子,且急救包(1)的四个轮子尺寸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3)、表层(5)、透湿层(6)、防螨层(7)、抗菌层(8)和内层(9)均和面料本体(2)的经纬线交织连接,且外层(3)和内层(9)的厚度一致,且外层(3)和内层(9)的厚度各为0.1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螨医用急救包,包括急救包、面料本体、外层、骨架、表层、透湿层、防螨层、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经纬线、抗菌层、楠竹炭面料和内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防螨层的内部由天然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经纬线编织而成,主要起到了防螨的作用,且抗菌层由楠竹炭面料交织,采用物理的方法抗菌,避免了传统的药物抗菌和金属抗菌的弊端,且楠竹炭面料在抗菌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后期清洗将细菌除去,且抗菌效果好,无污染,不会让使用者感到不适。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康欣医用辅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