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779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甲癣俗称灰指甲,由红色毛癣菌、须廯毛廯菌、絮状表皮菌等各种真菌引起,少数也由丝状真菌、酵母样菌及酵母菌引起,分为:真菌性白甲和甲下真菌病,该病引起指甲变形:凹凸不平、指甲变厚、易碎、变黑、变黄、变甲、白斑、指甲面发软等,不仅影响美观,更多的影响患者的心理,使患者自卑缺乏自信不敢穿暴露的鞋子等。

导致灰指甲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甲真菌感染指甲引起的,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因缺少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导致指甲营养不良,无法有效抵制真菌侵入,真菌首先感染指甲周围的皮肤,然后通过指甲或趾甲的生长演变,逐渐侵入甲板内,并进一步生长和繁殖,直到破坏整个甲板。患者指(趾)甲变薄,浑浊,变形,易碎。甲表面失去光泽,粗糙。常有纵嵴及甲剥离。

甲癣为皮肤癣菌病中最顽固难治的一种,目前治疗灰指甲的手段,主要有三种:一是手术拔甲、二是内服药物、三是外用疗法。中药是灰指甲治疗的主要用药之一,现在使用的中药以下几点共同点:一是所选用的原料多为中药饮片;二是制备方法几乎都是水或醇提取后,或直接涂抹在指甲上;三是组方中主要是中药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而中药饮片在炮制或干燥过程中,其药理有效成分和营养损失较大,有些活性成分甚至完全丧失。再在制备过程中经加热水煮或醇提,又进一步加剧了药理有效成分和营养的损失。此外,如前所述,灰指甲的病因有可能是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所导致,而中药饮片经水煮或醇提后的提取液中其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已所剩无几,如再加上一些其他化学成分,使已经十分脆弱的表层不堪重负。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用于治疗灰指甲的外用制品,一般都是使用大量的中药提取物混合后,使用乳化技术制备的一种膏霜乳或者是制备一些混合的洗液,使用时间过短不能达到效果,油腻的膏霜亦不能有效的进入最难进入的甲沟部位,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抗菌效果较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给药部、固定部和封口部,所述给药部包括指部容纳腔,位于所述指部容纳腔两侧的第一给药腔、第二给药腔,所述第一给药腔和指部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一隔档部,所述第一隔档部上设有释药孔,所述第二给药腔和指部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二隔档部,所述第二隔档部上设有渗透孔,所述释药孔上设有保护膜。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膜为厚度0.01-0.05mm的pu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给药腔内设有抗菌凝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给药腔内设有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孔隙内吸附有二氧化氯粉末。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氨酯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木质棉敷料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弹性硅胶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部包括咬合线,所述咬合线包括相互咬合的卡槽和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释药孔分布在第一隔档部的两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在指部容纳腔的两侧设置第一给药腔和第二给药腔,在第一隔档部上设置释药孔,释药孔上设有保护膜,外力破坏释药孔上的保护膜后,便于第一给药腔内的药物进入指部容纳腔,少量第一给药腔的药物通过渗透孔进入第二给药腔,激活第二给药腔的药物释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将两种不同作用效果的抗菌物质结合在一起,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灰指甲给药装置的侧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灰指甲给药装置给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灰指甲给药装置第一隔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灰指甲给药装置第二隔档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治疗灰指甲给药装置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给药部;11、指部容纳腔;12、第一给药腔;13、第一隔档部;131、释药孔;14、第二给药腔;141、高分子材料;15、第二隔档部;151、渗透孔;2、固定部;21、弹性硅胶胶带;3、封口部;31、咬合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给药部1、固定部2和封口部3,给药部1包括指部容纳腔11,位于指部容纳腔11两侧的第一给药腔12、第二给药腔14,第一给药腔12内设有抗菌凝胶,该抗菌凝胶主要成分是氧化电位水和凝胶基质,第一给药腔12和指部容纳腔11之间设有第一隔档部13,第一隔档部13上设有释药孔131,优选的,释药孔131分布在第一隔档部13的两侧,便于药物充分接触甲沟部位。释药孔131上设有保护膜,优选的,保护膜为厚度为0.01-0.05mm的pu膜,受到5-10n及以上的外力作用下即会被胀破,该保护膜也可选择其他受压易破的材质。第二给药腔14内设有高分子材料141,优选的,高分子材料141为聚氨酯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木质棉敷料的一种,在上述高分子材料141的孔隙内吸附有二氧化氯粉末。第二给药腔14和指部容纳腔11之间设有第二隔档部15,第二隔档部15上设有渗透孔151。在外力的作用下挤压释药孔131上的保护膜,保护膜被破坏后抗菌凝胶进入指部容纳腔11,部分抗菌凝胶通过渗透孔151进入第二给药腔14,高分子材料141在抗菌凝胶的作用下发生溶胀,激活其中的二氧化氯粉末缓慢释放有效氯,进一步提供能够抗菌的有效物质。

固定部2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弹性硅胶胶带21,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弹性硅胶胶带21的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选择其他弹性材质设在固定部2。封口部3设有咬合线31,该咬合线包括相互咬合的卡槽和凸起。使用时将拉槽和凸起分开,需要密封时将二者卡合节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在使用时,打开封口部3,在固定部2套设弹性硅胶胶带21,然后将装置套在作用部位,挤压第一隔档部13,使保护膜破裂,抗菌凝胶进入指部容纳腔11,作用于指部并充分渗入到甲沟部位,部分抗菌凝胶通过渗透孔151进去第二给药腔14,高分子材料141在抗菌凝胶的作用下发生溶胀,并激活其中的二氧化氯缓慢释放氧化氯,进一步提供能够抗菌的有效物质,有效延长杀菌时间。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给药部、固定部和封口部,所述给药部包括指部容纳腔,位于所述指部容纳腔两侧的第一给药腔、第二给药腔,所述第一给药腔和指部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一隔档部,所述第一隔档部上设有释药孔,所述第二给药腔和指部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二隔档部,所述第二隔档部上设有渗透孔,所述释药孔上设有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为厚度0.01-0.05mm的pu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给药腔内设有抗菌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给药腔内设有高分子材料,所述高分子材料的孔隙内吸附有二氧化氯粉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聚氨酯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木质棉敷料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外围设有可拆卸的弹性硅胶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包括咬合线,所述咬合线包括相互咬合的卡槽和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药孔分布在第一隔档部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灰指甲的给药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给药部、固定部和封口部,给药部包括指部容纳腔,位于指部容纳腔两侧的第一给药腔、第二给药腔,第一给药腔和指部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一隔档部,第一隔档部上设有释药孔,第二给药腔和指部容纳腔之间设有第二隔档部,第二隔档部上设有渗透孔,释药孔上设有保护膜。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隔档部上设置释药孔,释药孔上设有保护膜,外力破坏释药孔上的保护膜后,便于第一给药腔内的药物进入指部容纳腔,少量第一给药腔的药物通过渗透孔进入第二给药腔,激活第二给药腔的药物释放,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过将两种不同作用效果的抗菌物质结合在一起,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刘津梦;李果;郑豪;张建鑫;曹晶晶;刘剑飞;张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汇博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