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锯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7402发布日期:2020-12-25 08:1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锯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tes等椎体切除手术中的线锯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锯隔离器。



背景技术:

在tes术等椎体切除手术中使用线锯进行椎间隙离断时,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和线锯使用方法的特殊,传统的方法往往选择从前向后的垂直切割方式,而椎间隙后方紧邻硬膜囊和脊髓,在椎间隙完全离断后的瞬间惯性作用很容易让线锯损伤到硬膜囊甚至脊髓,导致患者出现脑脊液漏、脊髓损伤甚至离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我们采取的“一刀一锯”的全新椎体切除术,使得线锯切割从过去的由前向后变换到由前向侧的方法,这样,线锯离断就避开了脊髓,大大降低了损伤脊髓的风险,但这个操作需要线锯从硬膜囊和后纵韧带之间穿过,这就需要一个特殊的隔离保护器才可以进行此项操作。

目前只是利用传统的神经剥离子或骨膜剥离子等,一是保护性差,不能限制线锯滑动,二是无法完整穿越到硬膜囊对侧,这就存在很大隐患。因此,发明一个能二者兼顾的特殊工具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锯隔离器,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同时,用于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锯隔离器,包括握柄、直杆和弧形板;

握柄为实心圆柱体;握柄底部中心与直杆上端连接;直杆为扁平杆,弧形板为扁平杆;弧形板的一端连接直杆下端,其另一端向上弯曲呈弧形;

弧形板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放置槽沿弧形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弧线形。

优选的,弧形板的宽度为1.5cm,长度为3.5cm。

优选的,沿远离直杆的方向,弧形板的厚度逐渐变薄。

优选的,直杆的长度为8cm。

优选的,放置槽的深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质硬较薄,头端更趋薄,有利于穿过,弧形板背侧光滑的一面则用于隔开硬膜囊;放置槽的深度为1mm,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完成离断后能够轻松回到导轨,在撤出隔离器时不损伤周围组织。直杆的长度为8cm增加了手术作业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弧形板用于线锯离断椎间隙时隔离线锯与硬膜囊,作为一道屏障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在线锯进行椎间隙离断前,将设备从后纵韧带与硬膜囊之间穿过,助手把持工具并稍施压力抵住椎间隙后方,术者拉动线锯进行椎间隙离断。设备改变了线锯的离断方向,使得传统的由前向后的离断变成了由前向侧的离断,线锯离断路径避开了脊髓,降低了危险性,使得术者在拉动线锯过程中没有太多顾忌,操作起来更迅速快捷,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线锯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线锯隔离器,包括握柄2、直杆3和弧形板1;

握柄2为实心圆柱体;握柄2底部中心与直杆3上端连接;直杆3为扁平杆,弧形板1为扁平杆;弧形板1的一端连接直杆3下端,其另一端向上弯曲呈弧形;

弧形板1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1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4;放置槽4沿弧形板1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弧线形。

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1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1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4;弧形板1用于线锯离断椎间隙时隔离线锯与硬膜囊,作为一道屏障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在线锯进行椎间隙离断前,将设备从后纵韧带与硬膜囊之间穿过,助手把持工具并稍施压力抵住椎间隙后方,术者拉动线锯进行椎间隙离断。设备改变了线锯的离断方向,使得传统的由前向后的离断变成了由前向侧的离断,线锯离断路径避开了脊髓,降低了危险性,使得术者在拉动线锯过程中没有太多顾忌,操作起来更迅速快捷,从而提高了手术效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弧形板1的宽度为1.5cm,长度为3.5c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沿远离直杆3的方向,弧形板1的厚度逐渐变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直杆3的长度为8c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放置槽4的深度为1mm。

需要说明的是,弧形板1质硬较薄,头端更趋薄,有利于穿过,弧形板1背侧光滑的一面则用于隔开硬膜囊;放置槽4的深度为1mm,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完成离断后能够轻松回到导轨,在撤出隔离器时不损伤周围组织。直杆3的长度为8cm增加了手术作业的深度。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线锯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柄(2)、直杆(3)和弧形板(1);

握柄(2)为实心圆柱体;握柄(2)底部中心与直杆(3)上端连接;直杆(3)为扁平杆,弧形板(1)为扁平杆;弧形板(1)的一端连接直杆(3)下端,其另一端向上弯曲呈弧形;

弧形板(1)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1)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4);放置槽(4)沿弧形板(1)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弧线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锯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的宽度为1.5cm,长度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锯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沿远离直杆(3)的方向,弧形板(1)的厚度逐渐变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锯隔离器,其特征在于,直杆(3)的长度为8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锯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放置槽(4)的深度为1mm。


技术总结
一种线锯隔离器,包括握柄、直杆和弧形板;握柄为实心圆柱体;握柄底部中心与直杆上端连接;直杆为扁平杆,弧形板为扁平杆;弧形板的一端连接直杆下端,其另一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弧形板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放置槽沿弧形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弧线形。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完成离断后能够轻松回到导轨,在撤出隔离器时不损伤周围组织;同时,用于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罗伟;王羽姗;吕嘉;吕智;卫小春;张桦栋;徐朝建;武壮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04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