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1586发布日期:2020-08-21 16:0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当人体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时,需要进行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再使用雾化治疗方式进行辅助治疗。目前,雾化治疗和给药治疗通常是分步进行,有些药物是需要在雾化治疗的同时进行深入给药治疗,现有技术中的给药装置通常无法同时进行,这样给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给药装置通常无法同时雾化治疗和给药治疗容易给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造成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水平的筒体,筒体左端设有封堵板,筒体右端设有锥形的连接件和罩壳,罩壳位于连接件的外侧,连接件右端连接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橡胶管,封堵板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同轴螺纹连接有推板,推板与筒体内壁水平滑动密封连接,封堵板左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连接,罩壳上连接有用于雾化的连接管。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装置前,推板位于筒体内靠近电机的一侧;往筒体内加入药液,使患者将罩壳含在嘴里,将橡胶管伸入到合适的位置,启动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转轴转动,由于推板与转轴螺纹连接,推板与筒体内壁水平滑动连接,因此转轴转动带动推板向右移动,推板向右移动推动药液通过橡胶管进入患者的口腔内,在此过程中,向连接管内通入雾化气体,这样能同时给药和雾化治疗。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中,通过电机转动能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能带动推板移动,由于电机的转动速度稳定,因此,推板的移动速度稳定,在治疗过程中能提高进药的速度,利于药物吸收和治疗;

(2)本方案能同时进行雾化和给药,起到了同时雾化和给药,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进一步,筒体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水平的滑槽,推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滑槽适配的凸起,凸起与滑槽内壁滑动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滑槽和凸起,便于推板和凸起沿转轴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筒体上部靠近罩壳的一侧设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补液管,补液管上设有阀门。通过设置补液管便于对筒体内补充药液。

进一步,电机的外侧包裹有可拆卸的橡胶套,橡胶套的外侧与筒体的外侧齐平。通过设置橡胶套便于对电机进行保护。

进一步,罩壳远离筒体的一侧沿周向设有透明的橡胶圈。通过设置橡胶圈便于对筒体进行支撑。

进一步,筒体沿周向设有多个可伸缩的支架。通过设置支架便于对筒体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橡胶套1、电机2、筒体3、滑槽4、推板5、转轴6、补液管7、罩壳8、连接件9、橡胶管10、连接管11、橡胶圈12、凸起13、支架14。

结合图1所示,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水平的筒体3,筒体3沿周向铰接有三个可伸缩的支架14。筒体3左端焊接有封堵板,筒体3右端焊接有罩壳8和锥形的连接件9。罩壳8位于连接件9的外侧,连接件9右端连接有与筒体3内部连通的橡胶管10。封堵板同轴加工有轴孔,轴孔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转轴6,转轴6上同轴螺纹连接有推板5。筒体3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均加工有水平的滑槽4,推板5的上部和下部均加工有与滑槽4适配的凸起13,推板5与筒体3内壁的接触面上安装有密封圈。

筒体3上部靠近罩壳8的一侧焊接有与筒体3内部连通的补液管7,补液管7上安装有阀门。罩壳8远离筒体3的一侧沿周向加工有透明的橡胶圈12。封堵板左侧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外侧包裹套设有可拆卸的橡胶套1;橡胶套1的外侧与筒体3的外侧齐平。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6同轴连接,罩壳8上连接有用于雾化的连接管11。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本装置前,推板5位于筒体3内的左侧;通过补液管7往筒体3内加入药液。让患者将罩壳8含在口腔里,将橡胶圈12与患者的口腔周围贴合,使用支架14将筒体3的位置固定;将橡胶管10伸入到患者口腔内合适的位置,启动电机2,电机2转动带动转轴6转动,由于推板5与转轴6螺纹连接,推板5与筒体3内壁水平滑动连接,因此转轴6转动带动推板5向右移动,推板5向右移动推动药液通过橡胶管10进入患者的口腔内,在此过程中,向连接管11内通入雾化气体,这样能同时给药和雾化治疗。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筒体,筒体左端设有封堵板,筒体右端设有锥形的连接件和罩壳,罩壳位于连接件的外侧,连接件右端连接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橡胶管,封堵板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同轴螺纹连接有推板,推板与筒体内壁水平滑动密封连接,封堵板左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连接,罩壳上连接有用于雾化的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内壁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水平的滑槽,推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滑槽适配的凸起,凸起与滑槽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上部靠近罩壳的一侧设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补液管,补液管上设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的外侧包裹有可拆卸的橡胶套,橡胶套的外侧与筒体的外侧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罩壳远离筒体的一侧沿周向设有透明的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沿周向设有多个可伸缩的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包括水平的筒体,筒体左端设有封堵板,筒体右端设有锥形的连接件和罩壳,罩壳位于连接件的外侧,连接件右端连接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橡胶管,封堵板同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同轴螺纹连接有推板,推板与筒体内壁水平滑动密封连接,封堵板左侧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同轴连接,罩壳上连接有用于雾化的连接管。本方案主要用于呼吸和患者用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给药装置通常无法同时雾化治疗和给药治疗容易给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造成困难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军;朱红兰;李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