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11279发布日期:2020-11-13 13:1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腰垫,具体是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



背景技术:

砭石,即能治病的石头,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在长久的科学研究中分析出砭石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一定的奇异能量场,当作用在人体上可产生红外热像并循经而行;2、相互摩擦或敲击砭石可发出极其丰富的超声脉冲;3、砭石不具有放射性,对人体无害;4、砭石内含三十几种微量元素,其中锶元素的含量甚高,锶元素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防止动脉硬化防止血栓形成的功能;5、当砭石与人体表皮接触后,可加快血液流动;6、引用砭石浸泡的水可降低血中的甘油三脂、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有明显的调节高脂血症作用;7、利用砭石叩或拍打人体时候,有明显额针刺感,利于按摩。

当人们久坐时,人体的背和后腰会容易疲劳,腰背部肌肉也会产生疼痛。目前,市场上也有不少护腰产品,诸如海绵腰枕、护腰垫或者汽车腰靠、背靠等,但是这些产品存在着在透气性较差,对用户的腰部的支撑不够,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固定等缺点,使得用户的舒适度大大降低。其次,市面上的护腰产品具有单一功能,纯纯起到棉垫作用,鉴于上述砭石的多种特点,如何将砭石与护腰产品进行结合,以更好的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在护腰的同时进行保健理疗,丰富护腰产品的功能,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支撑用户腰部,丰富护腰垫功能,能够对用户身体起到保健作用的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护腰垫本体,护腰垫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外凸的侧托,两侧托与护腰垫本体间合围形成背槽,所述的背槽外端分布若干个能量石,能量石等距均匀遍布于背槽外端下侧上;所述的护腰垫本体与能量石间设置有外套,外套包覆护腰垫于其内,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间通过缝合方式连接,将能量石与护腰垫本体连接;所述的背槽内端安装有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夹持于护腰垫本体与外套间。

所述的能量石设置为砭石。

所述的护腰垫本体是由软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内衬。

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间通过胶粘方式连接。

所述的发热装置为均匀分布于背槽内端面上的电发热丝,电发热丝通过电线与设于护腰垫本体下端的控制电源电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提高市场竞争力。2、有效支撑用户腰部,提高用户的舒适感。3、能在护腰的同时对腰部进行保健理疗,丰富护腰垫功能。4、发热装置与砭石的结合,能够使得护垫均匀发热,保证稳定稳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护腰垫本体1,护腰垫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外凸的侧托,两侧托与护腰垫本体1间合围形成背槽2,所述的背槽2外端分布若干个能量石,能量石等距均匀遍布于背槽2外端下侧上;所述的护腰垫本体1与能量石间设置有外套4,外套4包覆护腰垫于其内,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4间通过缝合方式连接,将能量石与护腰垫本体1连接;所述的背槽2内端安装有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夹持于护腰垫本体1与外套4间。

所述的能量石设置为砭石3。

所述的护腰垫本体1是由软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内衬。

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4间通过胶粘方式连接。

所述的发热装置为均匀分布于背槽2内端面上的电发热丝5,电发热丝5通过电线与设于护腰垫本体1下端的控制电源电联。

工作原理:本案中,护腰垫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外凸的侧托,两侧托与护腰垫本体间合围形成背槽,对用户的腰部起到有效的支撑,有效缓解了用户的疲劳与疼痛感,提高了用户的舒适。同时背槽的设置可使得用户的背部有更多的缓冲释放空间,从而增强了护腰垫的透气性,有效避免了因长时间使用而产生的闷热感,大量出汗等现象的产生。

进一步的,在背槽的外端分布有若干个能量石,能量石等距均匀遍布于背槽的外端下侧上。其中,能量石设置为砭石,砭石具有一定的奇异能量场,当作用在人体上可产生红外热像并循经而行,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对用户的腰部进行理疗保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保证了用户的健康。

更进一步的,背槽内端安装有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夹持于护腰垫本体与外套间,发热装置对护腰垫本体及能量石进行加热,由于砭石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及储热性,将热量储存于能量石内,使得护腰垫本体长期稳定地具有一定温热效果,很好的对用户的腰部进行保暖保温,避免用户腰部受冷而对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可广泛推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护腰垫本体(1),护腰垫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外凸的侧托,两侧托与护腰垫本体(1)间合围形成背槽(2),所述的背槽(2)外端分布若干个能量石,能量石等距均匀遍布于背槽(2)外端下侧上;所述的护腰垫本体(1)与能量石间设置有外套(4),外套(4)包覆护腰垫于其内,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4)间通过缝合方式连接,将能量石与护腰垫本体(1)连接;所述的背槽(2)内端安装有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夹持于护腰垫本体(1)与外套(4)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石设置为砭石(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腰垫本体(1)是由软性材料制作而成的内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4)间通过胶粘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装置为均匀分布于背槽(2)内端面上的电发热丝(5),电发热丝(5)通过电线与设于护腰垫本体(1)下端的控制电源电联。


技术总结
一种远红外砭石能量护垫,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护腰垫本体,护腰垫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外凸的侧托,两侧托与护腰垫本体间合围形成背槽,所述的背槽外端分布若干个能量石,能量石等距均匀遍布于背槽外端下侧上;所述的护腰垫本体与能量石间设置有外套,外套包覆护腰垫于其内,所述的能量石与外套间通过缝合方式连接,将能量石与护腰垫本体连接;所述的背槽内端安装有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夹持于护腰垫本体与外套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提高市场竞争力。2、有效支撑用户腰部,提高用户的舒适感。3、能在护腰的同时对腰部进行保健理疗,丰富护腰垫功能。4、发热装置与砭石的结合,能够使得护垫均匀发热,保证稳定稳定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梅伟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奇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