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0204发布日期:2020-08-18 19:38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属于人工关节置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股骨头疾病最常见的就是股骨头坏死,对于濒临塌陷或已塌陷变形,长久疼痛功能障碍者可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手术技术成熟,成功率高,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但也存在几种常见并发症,其中,脱位、松弛或不稳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避免脱位、松弛或不稳的发生一直是本领域医护人员急需攻克的难题,目前,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如何对人工股骨头假体进行限位以避免假体脱位或松弛,且并没有明显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以解决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常会出现脱位、松弛或不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包括连接韧带,连接韧带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骨钉的钉孔;

前述假体限位结构中,连接韧带两端的钉孔内分别穿设有骨钉,连接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固定于股骨和髋臼上;

前述假体限位结构中,所述连接韧带设置于假体周围;

前述假体限位结构中,所述连接韧带沿髋关节置换的植入假体的周向分布设置;

前述假体限位结构中,所述连接韧带为人工韧带、自体或异体肌腱组织;

前述假体限位结构中,连接韧带为符合人体植入物标准的热塑性弹性体;

用于髋关节置换的假体限位方法,具体如下:

髋关节置换完成后,取连接韧带,连接韧带的两端开设钉孔,将连接韧带拉直,并将连接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固定于股骨和髋臼上,按上述方法沿髋关节置换的植入假体的周向分布固定多个连接韧带,连接韧带的使用数量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在人工关节的安装操作过程中,由于病变或技术等因素,常造成作为人体髋关节的稳定结构之一的韧带和关节囊在手术后无法完全修复,从而影响人工髋关节术后的稳定或导致脱位,而韧带和关节囊是人体髋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就是维持人体髋关节的稳定、防止脱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选用具有一定强度、能和人体相容、无毒害的材料模拟人体髋关节韧带的形态和功能,通过在髋臼、植入假体及股骨外侧沿周向分布设置多个该韧带结构将髋臼和股骨相连,加强人工髋关节的稳定性,也可以对前方或后方地进行加强,将人工韧带连接于股骨近端和髋臼之间,以解决人工髋关节前方或后方不稳脱位的问题,该结构能够实现类似关节囊和韧带的功能,即作为人工关节囊代替人体原有的、已无法修复的关节囊避免假体脱位、松弛或不稳,无需植入其他加固结构,该固定方式与人体原始连接/固定方式十分相近,能够实现假体的最优化固定,具有极高的应用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韧带设置于髋关节前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包括连接韧带1,连接韧带1为人工韧带、自体或异体肌腱组织,连接韧带1设置于髋关节置换的植入假体5的前方,连接韧带1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骨钉2的钉孔,连接韧带1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2固定于股骨3和髋臼4上。

实施例2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包括连接韧带1,连接韧带1为符合人体植入物标准的热塑性弹性体,连接韧带1沿髋关节置换的植入假体5的周向分布设置,连接韧带1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骨钉2的钉孔,连接韧带1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2固定于股骨3和髋臼4上。

实施例3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髋关节置换的假体限位方法,具体如下:

髋关节置换完成后,取连接韧带1,连接韧带1为自体或异体肌腱组织,连接韧带1的两端开设钉孔,将连接韧带1拉直,并将连接韧带1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2固定于股骨3和髋臼4上,按上述方法沿髋关节置换的植入假体5的周向分布固定多个连接韧带1,连接韧带1的使用数量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而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韧带(1),连接韧带(1)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骨钉(2)的钉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韧带(1)两端的钉孔内分别穿设有骨钉(2),连接韧带(1)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2)固定于股骨(3)和髋臼(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韧带(1)设置于假体周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韧带(1)沿髋关节置换的植入假体(5)的周向分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韧带(1)为人工韧带、自体或异体肌腱组织。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韧带(1)为符合人体植入物标准的热塑性弹性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增加假体稳定的结构,包括连接韧带,连接韧带的两端均开设有用于穿设骨钉的钉孔,连接韧带的两端分别通过穿设于钉孔内的骨钉固定于股骨和髋臼上。以解决人工股骨头置换后常会出现脱位和松动的问题。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赵滨;叶赟;周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滨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