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26696发布日期:2020-08-28 17:0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重症医学科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流食来补充患者的营养,流食包括专门配备的营养液或者患者家属自制的营养汤等。由于患者的活动能力极为有限,导致患者无法自行进食,必须依靠护理人员喂食;护理人员一手持盛装流食的器皿,一手用勺子逐勺给患者喂食,这大大加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患者处在依赖护理人员才能进食的情况,对于患者的早期活动康复也会产生影响,十分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而对于一些昏迷患者,常规的管饲流质也较为麻烦,通常通过注射器进行管饲,占用时间长,也不易被患者家属接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罐体、伸缩软管、接头、开关器、波纹管、连接软管、连接弯头和夹持器,罐体下部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下部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下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波纹管和连接软管之间设置有开关器,连接软管下端连接有连接弯头左端,连接弯头右端连接接头,连接弯头和接头之间设置有夹持器。

罐体上设置有盒盖,盒盖上设置有吊环。

罐体外部设置有加热单元。

罐体上还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持续恒温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准确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肠内营养供给速度与量;方便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减轻了其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罐体1、伸缩软管2、接头3、开关器4、波纹管6、连接软管7、连接弯头8和夹持器11,罐体1下部连接有伸缩软管7,伸缩软管7下部连接有波纹管6,波纹管6下端连接有连接软管7,波纹管6和连接软管7之间设置有开关器4,连接软管7下端连接有连接弯头8左端,连接弯头8右端连接接头3,连接弯头8和接头3之间设置有夹持器11。

罐体1上设置有盒盖9,盒盖上设置有吊环10。

罐体1外部设置有加热单元5。

罐体1上还设置有刻度线。

使用方法:将医用流食供给器悬挂指定区域,根据需要选择营养液放入流食供给器罐体内,调节好营养液的进食速度,打开流食加热单元,连接胃管或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对于清醒卧床患者,也可直接从接头进食。



技术特征:

1.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罐体、伸缩软管、接头、开关器、波纹管、连接软管、连接弯头和夹持器,其特征在于:罐体下部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下部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下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波纹管和连接软管之间设置有开关器,连接软管下端连接有连接弯头左端,连接弯头右端连接接头,连接弯头和接头之间设置有夹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上设置有盒盖,盒盖上设置有吊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外部设置有加热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上还设置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流食供给装置,包括罐体、伸缩软管、接头、开关器、波纹管、连接软管、连接弯头和夹持器,罐体下部连接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下部连接有波纹管,波纹管下端连接有连接软管,波纹管和连接软管之间设置有开关器,连接软管下端连接有连接弯头左端,连接弯头右端连接接头,连接弯头和接头之间设置有夹持器,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根据患者需要进行持续恒温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准确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肠内营养供给速度与量;方便临床护理人员使用,减轻了其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雨;黄伟霞;陈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8.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