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6915发布日期:2020-10-28 12:0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尿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婴儿尿垫。



背景技术:

婴儿尿垫也称隔尿垫,其是一种是隔尿的产品,但是不同于隔尿垫巾,也不是隔尿裤。在婴儿睡觉期间使用,防止尿液排泄到床单上。其分为一次性尿垫以及可重复使用性尿垫。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尿垫,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婴儿翻身等行为会发生滑动导致其位置发生改变,从而远离婴儿的屁股处,进而会导致尿液被直接排泄到床单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婴儿尿垫。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婴儿尿垫,其包括从上之下依次粘接的表层、吸水层以及防渗底层;所述表层的上表面前端端部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沿所述表层的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表层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条与穿绳孔配合使用的绑紧带;所述防渗底层的背面粘接有防滑硅胶贴。

进一步的,所述绑紧带的自由端固设有便于穿孔的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的上表面粘接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采用添加有甲壳素药剂的绿洲纤维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由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夹设在所述双层高分子树脂之间的木色竹浆纸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层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条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长度方向与尿垫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吸水层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吸水层位于导流通道的后端固设有一波浪形挡边。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通道深度由吸水层的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加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尿垫的表层前端设置绑紧带将尿垫的一端系在婴儿腰部,同时在防渗底层的背面粘接防滑硅胶贴提高尿垫的防滑性能,从而可以避免尿垫在使用过程中远离婴儿屁股处导致尿液被排泄到床单上。

2、本实用新型通过表层的上表面粘接采用添加有甲壳素药剂的绿洲纤维制成的抑菌层,从而可以其对多种细菌和真菌起到抑制作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婴儿的屁股处发生感染;同时还可以去除尿液中的异味。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吸水层设置为由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夹设在所述双层高分子树脂之间的木色竹浆纸制成,从而可以提高尿液的吸收量,提高尿垫的利用率,同时可以进一步去除尿液中的异味。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流槽,并将导流槽设置为前浅后深状,在使用时尿液可以沿导流槽从其前端流向后端,从而可以扩大尿液吸收面积,提高尿液吸收量;同时通过设置波浪形挡边可以对尿液起到阻流作用,防止尿液发生后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尿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尿垫中防渗底层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尿垫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尿垫的中吸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婴儿尿垫中吸水层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数字说明:

1、表层;2、防渗底层;3、抑菌层;

4、吸水层;41、高分子吸水树脂;42、木色竹浆纸;43、导流通道;

44、波浪形挡边;

5、防滑硅胶贴;6、绑紧带;61、固定部;7、穿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婴儿尿垫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尿垫,其包括从上之下通过热熔胶粘合工艺依次粘接的表层1、吸水层4以及防渗底层2。其中所述表层1采用多孔无纺布制成,其具有良好的透气吸湿作用,从而可以加快尿液渗透,使得表层1保持干爽。所述表层1的上表面粘接有抑菌层3,所述抑菌层3采用添加有甲壳素药剂的绿洲纤维制成,其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从而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婴儿的屁股处发生感染,此外其具有高吸水特性,因而可以进一步加快尿液渗透效率,使得表层1保持干爽,同时还可以去除尿液中异味。

所述吸水层4由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41以及夹设在所述双层高分子树脂之间的木色竹浆纸42制成,其中高分子吸水树脂41具有超强的吸水能力,而且可以将吸附的尿液变为凝胶状,避免尿液发生回渗;而木色竹浆纸42可以吸收尿液中的异味,达到去异味的效果。通过将吸水层4设置为由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41以及夹设在所述双层高分子树脂之间的木色竹浆纸42制成,从而可以提高尿液的吸收量,提高尿垫的利用率,减少浪费,同时可以进一步去除尿液中异味。

此外,所述吸水层4的上表面采用机械压痕技术压出有至少一条导流通道43,所述导流通道43的长度方向与尿垫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尿垫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分布,同时在吸水层4的后端还设有一波浪形挡边44。所述导流通道43深度由其前端向后端逐渐加深,在使用时尿液可以沿导流槽从其前端流向后端,从而可以扩大尿液吸收面积,提高尿液吸收量;而波浪形挡边44可以对尿液起到阻流作用,防止尿液发生后漏。

所述防渗底层2采用pe膜制成,其具有良好的透气不透水性,从而可以防止尿液渗透到床单上。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尿垫的防滑性,避免尿垫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位移导致婴儿直接尿在床单上,故在所述防渗底层2的背面粘接有防滑硅胶贴5,同时在所述表层1的上表面的前端端部缝合有绑紧带6。具体的,所述表层1的上表面前端端部开设有穿绳孔7,所述穿绳孔7沿所述表层1的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绑紧带6设有两个,其对称固定在表层1的前端的两侧,所述绑紧带6的自由端一体连接有便于穿孔的固定部61。初始状态下,两根绑紧带6的自由端依次穿过穿绳孔7并在表层1的前端中部交汇。使用时,可根据不同体型的婴儿调整两根绑紧带6自由端之间的距离,具体调整方式为减少绑紧带6穿过的穿绳孔7的个数,进而调整两条绑紧带6自由端之间的距离,然后将其尿垫通过绑紧带6系带婴儿腰部,进而使得尿垫始终位于婴儿屁股下面,防止尿液被排泄到床单上。

所述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尿垫,其包括从上之下依次粘接的表层、吸水层以及防渗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上表面前端端部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沿所述表层的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表层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条与穿绳孔配合使用的绑紧带;所述防渗底层的背面粘接有防滑硅胶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绑紧带的自由端固设有便于穿孔的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上表面粘接有抑菌层,所述抑菌层采用添加有甲壳素药剂的绿洲纤维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由双层高分子吸水树脂以及夹设在所述双层高分子树脂之间的木色竹浆纸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条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长度方向与尿垫的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吸水层的宽度方向等间隔分布,所述吸水层位于导流通道的后端固设有一波浪形挡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婴儿尿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深度由吸水层的前端向其后端逐渐加深。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尿垫,其包括从上之下依次粘接的表层、吸水层以及防渗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上表面前端端部开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沿所述表层的宽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所述表层的上表面两侧对称固设有两条与穿绳孔配合使用的绑紧带;所述防渗底层的背面粘接有防滑硅胶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尿垫的表层前端设置绑紧带将尿垫的一端系在婴儿腰部,同时在防渗底层的背面粘接防滑硅胶贴提高尿垫的防滑性能,从而可以避免尿垫在使用过程中远离婴儿屁股处导致尿液被排泄到床单上。

技术研发人员:冯元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远东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