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15736发布日期:2020-10-30 21:3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扩张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扩张器由上扩张和下扩张构成,在临床医生会诊断治疗处理过程中,患者阴道腔体内会产生自体分泌物。现有的一次性阴道扩张器多为不带照明光源及可视影像技术的医疗器械,由于设计不够合理,患者阴道腔体分泌物难以及时排除,影响临床医生诊断视野,给临床医生的检查诊断带来极大的不便,易导致手术出现意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扩张器,在扩张器内设置主动吸液通道及吸液孔,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将扩张器下页周侧的分泌物吸除。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下扩张片,上扩张片后端与下扩张片后端铰接,下扩张片前端上侧外周设有若干均布且朝上的吸液孔,下扩张片的本体内设有吸液通道,各吸液孔分别吸液通道连通,下扩张片铰接一端外设有吸液管,该吸液管的下端连接有快速接头,其上端与下扩张片的本体贯通至吸液通道。

进一步地,下扩张片上侧外周边沿设有朝上延伸的口沿,各吸液孔的孔口低于口沿。

进一步地,口沿内侧设有环形集液槽,各吸液孔均布于环形集液槽内。

进一步地,下扩张片后端铰接处外设有隔离挡片,隔离挡片内设有自上而下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上端与吸液通道连通连接,所述吸液管经上端与引流通道下端连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扩张器,通过在下扩张片前端上侧外周设有若干均布的且朝上的吸液孔,吸液管一端与下扩张片内设的吸液通道连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吸液设备连接,从而在使用扩张器时,主要分泌物积聚的下扩张片周侧阴道壁上的分泌物能够快速、有效的吸除,从而临床医生能够能够较为清晰的查看阴道壁的组织病理情况;

该扩张器为一次性医疗用品,在吸液管的一端连接快速接头,一方面吸液设备可以反复消毒使用,但是不影响诊断治疗,另一方面作为主要人体接触部分的扩张器可以更换使用;

下扩张片上侧外周边沿设有朝上延伸的口沿,其目的在于避免吸液孔直接吸附患者的阴道壁,引起不适;

口沿内侧设有环形集液槽,各吸液孔均布于环形集液槽内,其目的在于分泌物集中于环形集液槽内,然后有各吸液孔进行吸除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下扩张片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向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参照图1-5所示,一种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1、下扩张片2,上扩张片1后端与下扩张片2后端铰接,下扩张片2前端上侧外周设有若干均布且朝上的吸液孔21,下扩张片2的本体内设有吸液通道22,各吸液孔21分别吸液通道22连通,下扩张片2铰接一端外设有吸液管3,该吸液管3的下端连接有快速接头31,其上端与下扩张片2的本体贯通至吸液通道22。下扩张片2上侧外周边沿设有朝上延伸的口沿23,各吸液孔21的孔口低于口沿23。口沿23内侧设有环形集液槽24,各吸液孔21均布于环形集液槽24内。下扩张片2后端铰接处外设有隔离挡片25,隔离挡片25内设有自上而下的引流通道26,引流通道26上端与吸液通道22连通连接,所述吸液管3经上端与引流通道26下端连通连接。

其中下扩张片采用多个塑件热封装配而成,从而便于模具成型加工从而形成吸液孔21、吸液通道22等孔道,例如环形集液槽24及其底部的吸液孔21,可以通过单独成型的环形集液槽塑件,并在该塑件成型同时形成均布的吸液孔21,然后在下扩张片2的前端边缘通过模具成型形成敞开的吸液通道22、口沿23,然后将环形集液槽塑件热封于敞开的吸液通道22,从而形成吸液孔21与吸液通道22连通的结构特征。依次类推,下扩张片2内的孔及通道形成。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实用新型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1)、下扩张片(2),上扩张片(1)后端与下扩张片(2)后端铰接,其特征在于,下扩张片(2)前端上侧外周设有若干均布且朝上的吸液孔(21),下扩张片(2)的本体内设有吸液通道(22),各吸液孔(21)分别吸液通道(22)连通,下扩张片(2)铰接一端外设有吸液管(3),该吸液管(3)的下端连接有快速接头(31),其上端与下扩张片(2)的本体贯通至吸液通道(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下扩张片(2)上侧外周边沿设有朝上延伸的口沿(23),各吸液孔(21)的孔口低于口沿(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口沿(23)内侧设有环形集液槽(24),各吸液孔(21)均布于环形集液槽(24)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下扩张片(2)后端铰接处外设有隔离挡片(25),隔离挡片(25)内设有自上而下的引流通道(26),引流通道(26)上端与吸液通道(22)连通连接,所述吸液管(3)经上端与引流通道(26)下端连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扩张器,包括上扩张片、下扩张片,上扩张片后端与下扩张片后端铰接,下扩张片前端上侧外周设有若干均布且朝上的吸液孔,下扩张片的本体内设有吸液通道,各吸液孔分别吸液通道连通,下扩张片铰接一端外设有吸液管,该吸液管的下端连接有快速接头,其上端与下扩张片的本体贯通至吸液通道。通过在下扩张片前端上侧外周设有若干均布的且朝上的吸液孔,吸液管一端与下扩张片内设的吸液通道连通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快速接头与吸液设备连接,从而在使用扩张器时,主要分泌物积聚的下扩张片周侧阴道壁上的分泌物能够快速、有效的吸除,从而临床医生能够能够较为清晰的查看阴道壁的组织病理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英;蔡自立;张浩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非同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