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0723发布日期:2020-07-14 16:5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



背景技术:

建立人工气道对于危重症病人的护理和抢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患者手术需要吸入麻醉或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时,建立人工气道是极其重要的步骤。目前,建立人工气道首选经口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的方法主要有喉镜下气管插管、光杖气管插管及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喉镜下气管插管的优点是设备简单、随处可用,缺点是对于患者的颈部条件要求较高,困难气道、野外、颈部强直或者颈部外伤患者难以成功进行气管插管。支气管引导气管插管的优点是可视化,能够及时将支气管内状况反馈给操作人员以便精确插管,其缺点在于,应急状态下物品准备耗时长,对于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且因设备精密,需要同时配套电源及吸引设备,野外同样难以有效实时。光杖引导插管其优点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利用光源透皮肤的特点确定气管导管进入气道,可以很好的在野外及救护车等极端不利条件下对于患者(包括困难气道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其缺点在于,操作者需要面对患者呼吸道判断气管插管的位置,在对类似新型冠状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时不能有效的保护医护人员。

基于此,特设计一种新式引导气管插管可视光杖,使用该发明进行气管插管时操作者可侧面观察进行气管插管,既可以保障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又拉开了操作者与患者之间的呼吸道距离,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甚至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使用了封闭性保护罩状态下不需要直视依然可以有效建立人工气道。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固定连接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包括管状外壳和设在外壳末端的发光部件,所述外壳外侧设有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件,所述外壳末端还设有摄像头,所述手持部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将摄像头拍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为发光部件、摄像头和信号发射装置供电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池、开关、电路板和与摄像头、发光部件电连接的导线,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集成在电路板上,所述导线穿设在管状外壳的管腔内。

作为改进,所述摄像头为针孔摄像头,所述发光部件的数量为2-4个,并环绕摄像头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开关包括控制电路的总开关、控制发光部件亮度的第一开关和控制摄像头的第二开关,所述开关均穿设在手持部侧部。

作为改进,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所述手持部远离导光部一端设有旋盖,所述电池设于旋盖和电路板间。

作为改进,所述外壳选用柔性金属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光杖外部还设有接收信号发射装置信号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显示摄像头拍摄内容的显示屏、天线和电源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有摄像头和将摄像头信息转换成无线电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可在外接设备的显示屏上同步显示。操作者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无需靠近患者的呼吸道位置,直接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患者呼吸道内的情况。在保证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同时,拉开操作者与患者间的距离,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外壳内部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接收装置的结构图。

其中:1-手持部,11-容纳腔,12-旋盖,2-导光部,21-外壳,22-发光部件,23-摄像头,3-固定件,4-电控组件,41-电池,42-开关,421-总开关,422-第一开关,423-第二开关,43-电路板,44-导线,5-接收装置,51-显示屏,52-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包括手持部1和与手持部1固定连接的导光部2。

导光部2包括管状外壳21和设在外壳21末端的发光部件22,外壳21外侧设有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件3,外壳21末端还设有摄像头23;发光部件22选用led灯,摄像头23为针孔摄像头,摄像头23位于外壳21末端中间位置,发光部件22的数量为4个,并环绕摄像头23设置。

手持部1内部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内设有将摄像头23拍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为发光部件22、摄像头23和信号发射装置供电的电控组件4,电控组件4包括电池41、开关42、电路板43和与摄像头、发光部件22电连接的导线44,电路板43固设在容纳腔11内,信号发射装置集成在电路板43上,导线44穿设在管状外壳21的管腔内;开关42包括控制电路的总开关421、控制发光部件22亮度的第一开关422和控制摄像头23的第二开关423,总开关421、第一开关422和第二开关423并排设置在手持部1的侧部;电池41为纽扣电池,手持部1远离导光部2一端设有旋盖12,电池41设于旋盖12与电路板43之间。

光杖外部还设有接收信号发射装置信号的接收装置5,接收装置5包括显示摄像头23拍摄内容的显示屏51、天线52和电源组件,电源组件设置在接收装置5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外壳21采用柔性金属材质,可以发生形变,以更好的适应患者呼吸道形态;本实施例设有摄像头23,可以拍摄呼吸道内壁四周的图像,并显示屏51上显示,如发现呼吸道内有障碍物,可以控制气管插管避开障碍物,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具体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本实施例不再外设特定的接收装置5,信号发射装置将摄像头23拍摄的内容转换成wifi信号,并通过外部手机或平板电脑接收wifi信号,将摄像头23拍摄的内容进行同步显示。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个别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固定连接的导光部,所述导光部包括管状外壳和设在外壳末端的发光部件,所述外壳外侧设有固定气管导管的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末端还设有摄像头,所述手持部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将摄像头拍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和为发光部件、摄像头和信号发射装置供电的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包括电池、开关、电路板和与摄像头、发光部件电连接的导线,所述信号发射装置集成在电路板上,所述导线穿设在管状外壳的管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为针孔摄像头,所述发光部件数量为2-4个,并环绕摄像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包括控制电路的总开关、控制发光部件亮度的第一开关和控制摄像头的第二开关,所述开关均穿设在手持部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纽扣电池,所述手持部远离导光部一端设有旋盖,所述电池设于旋盖和电路板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选用柔性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杖外部还设有接收信号发射装置信号的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包括显示摄像头拍摄内容的显示屏、天线和电源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视光杖,包括手持部和与手持部固定连接的导光部,导光部包括管状外壳、设在外壳末端的发光部和件摄像头,手持部内设有将摄像头拍摄信号转换成无线电信号的信号发射装置。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像可在外接设备的显示屏上同步显示。操作者在进行气管插管时无需靠近患者的呼吸道位置,直接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患者呼吸道内的情况。在保证气管插管成功率的同时,拉开操作者与患者间的距离,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16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