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稳式救援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6738发布日期:2020-08-05 01:0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自稳式救援担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医院是我们不可获取的一个地方医用担架是其中很重要的担架承载的一个个病人。传统担架床优点解放了一部分人力。但具有如下缺陷:1.病人在上担架床或者下担架床由于人力转移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2.在运送过程有些病人不可受到颠簸减震可防止病人震动受伤3.在运送过程中可能在拐弯不方便避免浪费抢救时间4.齿轮传动需要保养润滑而且齿轮容易卡尺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可调高度实现倾斜让病人更省力地使用担架床,可减少缓冲力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二次受伤的可能性,可以多角度移动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包括一固定支架、一床板、多个支脚、一电机、多个转动副、一固定件、一第一电动杆、多个减震组件和多个万向轮;所述床板的两侧通过所述转动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杆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所述床板的一端底部;所述支脚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每一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一所述减震组件,每一所述支脚的底部安装有一所述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一减震弹簧和一伸缩杆;所述支脚包括一上部支脚段和一下部支脚段;所述上部支脚段的顶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上部支脚段的底端通过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下部支脚段的顶端,所述下部支脚段的底端安装所述万向轮;所述避震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外并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架段和所述下部支脚段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部支脚段采用第二电动杆。

优选地,还包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连接板枢接,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床板。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简单的人工操作,以及第一电动杆、电机和转动副的配合,可以实现调节床板的高度倾斜度,操作简单无需复杂保养,调节稳定,实现倾斜让病人更省力地使用担架床。

通过减震组件减震,可减少缓冲力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二次受伤的可能性;减震弹簧中间设置有伸缩杆可保证减震弹簧在减震过程中不会左右偏移,减震效果稳定。

万向轮的采用实现可以多角度移动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自稳式救援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功能、特点。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包括一固定支架1、一床板2、多个支脚3、一电机4、多个转动副5、一固定件6、一第一电动杆(图中未示)、多个减震组件7和多个万向轮8;床板2的两侧通过转动副5分别连接固定支架1;电机4通过固定件6与固定支架1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杆与电机4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连接床板2的一端底部;支脚3固定于固定支架1的底部,每一支脚3上设置有一减震组件7,每一支脚3的底部安装有一万向轮8。

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7包括一减震弹簧71和一伸缩杆(图中未示);支脚3包括一上部支脚段31和一下部支脚段32;上部支脚段31的顶端连接固定支架1,上部支脚段31的底端通过伸缩杆连接下部支脚段32的顶端,下部支脚段32的底端安装万向轮8;避震弹簧套设于伸缩杆外并连接于上部支架段和下部支脚段32之间。

本实施例中,上部支脚段31采用第二电动杆。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连接板,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与连接板枢接,连接板连接床板2。

固定件6包括一梯形结构和一l形结构,梯形结构其长边与外侧固定支架1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梯形结构的短边处接有倾角的l形结构,l形结构有横板与梯形结构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可实现运载伤员时可调整高度让伤员轻松躺上担架,以及在运载过程可实现减震的功能。其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启动电机4,电机4控制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长度,推动床板2配合转动副5实现床板2的转动,进而调整床板2的高度和倾斜度。担架的四根支脚3中间采用减震组件7来减缓震动,减震弹簧71中间有一根可伸缩的伸缩杆可避免减震弹簧71在减震过程中不会横向偏移实现减震。支脚3底部为万向轮8可以实现多方向多角度的移动转弯。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支架、一床板、多个支脚、一电机、多个转动副、一固定件、一第一电动杆、多个减震组件和多个万向轮;所述床板的两侧通过所述转动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杆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所述床板的一端底部;所述支脚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每一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一所述减震组件,每一所述支脚的底部安装有一所述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稳式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一减震弹簧和一伸缩杆;所述支脚包括一上部支脚段和一下部支脚段;所述上部支脚段的顶端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上部支脚段的底端通过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下部支脚段的顶端,所述下部支脚段的底端安装所述万向轮;所述避震弹簧套设于所述伸缩杆外并连接于所述上部支架段和所述下部支脚段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稳式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脚段采用第二电动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稳式救援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连接板枢接,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床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包括一固定支架、一床板、多个支脚、一电机、多个转动副、一固定件、一第一电动杆、多个减震组件和多个万向轮;所述床板的两侧通过所述转动副分别连接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杆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杆的伸缩杆端部连接所述床板的一端底部;所述支脚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每一所述支脚上设置有一所述减震组件,每一所述支脚的底部安装有一所述万向轮。本发明的一种自稳式救援担架,可减少缓冲力在运输过程中降低二次受伤的可能性,可以多角度移动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真;王升炬;贾广臣;李逸;张永康;李宗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