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82408发布日期:2021-04-30 13:0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发展,外伤所致肌腱损伤极为常见,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迄今为止仍无有效的解决方法,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对肌腱粘连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探索了很多防止肌腱粘连的方法和材料。应用物理屏障阻断外源性愈合是目前预防肌腱粘连的主要方法,早期应用的非生物材料如硅胶、金箔及自体筋膜等,缺点较多,已经逐渐被淘汰。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可吸收高分子化合物,如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几丁糖、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复合物、胶原-粘多糖等,由于无通透性、阻碍营养物质的渗透而增加了肌腱发生坏死、永久性异物残留等并发症。来源于生物体的天然高分子物质羊膜是一种半透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含有丰富的基质、细胞因子、酶类等活性成分,其独有的结构使其成为理想的生物材料。

新鲜羊膜由于无法长期保存,不适用于临床常规使用。目前临床使用的羊膜产品均经过冷冻保存处理,能长期保存且即时可用,不仅能比较完好的保存羊膜结构,还能保存多种羊膜固有的生长因子,但冻干处理后的羊膜不含或细胞活性很低,无法将羊膜临床应用潜能发挥到最大化,临床应用中还发现冻干羊膜质脆、缺少足够的力学强度、溶解过快导致滑移,为克服羊膜材料的上述局限性,需要引入其他材料或改变羊膜的形态构造以提高羊膜的强度、伸展性以及适度的疏水性,来发挥羊膜组织结构特性的最大潜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羊膜产品质脆、易撕裂、力学强度低、术中应用极易滑移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包括经过冷冻、真空干燥处理且水份含量范围在1%-20%之间的新鲜羊膜,蕴含胶原基质、多种活性蛋白的上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等层,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冻干羊膜两个表面接收聚己内酯纤维膜,构成多层复合羊膜。

优选的,所述冻干羊膜单面(上皮细胞面或基底膜面)接收pcl纤维膜,形成双层复合膜。

优选的,调整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优选的,静电纺丝过程中使用聚己内酯纺丝液。

优选的,调整聚己内酯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纺丝液的粘度、表面张力、导电性、针头的直径、流速、电压和接收距离,纳米纤维的直径、孔隙率、比表面积和亲水性等复合膜的各种属性得到优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羊膜与pcl等其他高分子物质混纺形成多层纳米纤维,提高了羊膜基质的力学强度、疏水性、构建了符合肌腱愈合周期的生长因子缓释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羊膜产品易撕裂、力学强度低、术中应用极易滑移等缺陷,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肌腱粘连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的包裹肌腱预防粘连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静电纺纳米纤维膜、2冻干羊膜、3肌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包括经过冷冻、真空干燥处理且水份含量范围在1%-20%之间的新鲜羊膜,蕴含胶原基质、多种活性蛋白的上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等层,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冻干羊膜两个表面接收聚己内酯纤维膜,构成多层复合羊膜,所述冻干羊膜单面(上皮细胞面或基底膜面)接收pcl纤维膜,形成双层复合膜。

其中,调整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各种参数,静电纺丝过程中使用聚己内酯纺丝液,调整聚己内酯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纺丝液的粘度、表面张力、导电性、针头的直径、流速、电压和接收距离,纳米纤维的直径、孔隙率、比表面积和亲水性等复合膜的各种属性得到优化。

新鲜羊膜的获取:新鲜胎盘组织,在羊膜与绒毛膜之间钝性分离,获得光滑、半透明的新鲜羊膜,用含有青霉素、链霉素的平衡盐溶液浸泡,4℃冰箱保存,待用。

冻干羊膜的制备:将新鲜羊膜置于冷冻干燥机工作室,低温下预冻数小时,开启冷凝室制冷,使冷阱温度达到-10℃~-56℃,开启真空泵,真空冷冻干燥,水份含量降低到20%以下。冻干羊膜经钴60辐照灭菌。

静电纺羊膜基质纳米纤维膜的制备:配置聚己内酯(pcl)纺丝液,磁力棒搅拌混匀过夜。设定环境温度、湿度等各种参数,连接静电纺丝装置。将电纺溶液放入注射器中,调整溶液的流速、高电压、调整接收距离,以冻干羊膜两个表面接收pcl纤维膜。制成的纳米纤维膜置于真空容器内干燥过夜,待用。

实施例:在羊膜与绒毛膜之间钝性分离,获得光滑、半透明的新鲜羊膜后,用含50ug/ml青霉素,50ug/ml链霉素的平衡盐溶液浸泡20分钟,置于dmem培养基中,4℃冰箱保存,待用。将新鲜羊膜置于冷冻干燥机工作室,经0℃~-50℃预冻1~10小时,开启冷凝室制冷,使冷阱温度达到-10℃~-56℃,开启真空泵,真空冷冻干燥,水份含量范围在1%~20%。冻干羊膜经钴60辐照灭菌。配置聚己内酯(pcl)纺丝液,磁力棒搅拌混匀过夜。设定环境温度为25°c、湿度为60%,连接静电纺丝装置。将电纺溶液放入带直径0.7mm针头的2ml注射器中,调整溶液的流速为3.0ml/h、电压为15kv、接收距离为15cm,以冻干羊膜两个表面接收pcl纤维膜。制成的纳米纤维膜置于真空容器内干燥过夜,待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包括经过冷冻、真空干燥处理且水份含量范围在1%-20%之间的新鲜羊膜,蕴含胶原基质、多种活性蛋白的上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等层,其特征在于: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冻干羊膜两个表面接收聚己内酯纤维膜,构成多层复合羊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冻干羊膜单面接收pcl纤维膜,形成双层复合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调整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各种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过程中使用聚己内酯纺丝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调整聚己内酯或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的浓度、纺丝液的粘度、表面张力、导电性、针头的直径、流速、电压和接收距离,纳米纤维的直径、孔隙率、比表面积和亲水性等复合膜的各种属性得到优化。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粘连的复合多层羊膜材料,包括经过冷冻、真空干燥处理且水份含量范围在1%‑20%之间的新鲜羊膜,蕴含胶原基质、多种活性蛋白的上皮细胞层和基底膜等层,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以冻干羊膜两个表面接收聚己内酯纤维膜,构成多层复合羊膜,冻干羊膜单面(上皮细胞面或基底膜面)接收PCL纤维膜,形成双层复合膜。通过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将羊膜与PCL等其他高分子物质混纺形成多层纳米纤维,提高了羊膜基质的力学强度、疏水性、构建了符合肌腱愈合周期的生长因子缓释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羊膜产品易撕裂、力学强度低、术中应用极易滑移等缺陷,为临床上亟待解决的肌腱粘连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杰;田德虎;白江博;于昆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市工人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03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