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94130发布日期:2022-07-01 20:18阅读:9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微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从池塘观察,在死亡前1~2天鱼群抢食旺盛,同时漂浮睡眠,游动缓慢,出现上下沉浮,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从鱼体观察,主要表现病鱼早期表现为病鱼的口腔、颌部、鳃盖、眼眶、鳍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症状,肠道尚见有少量食物。随着病情发展,充血现象加剧,鳃丝充血,呈浅紫色,肿胀,肌肉呈出血症状;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腹腔内有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充气,有的病鱼肛门红肿并伴有肠液溢出。病鱼周身病变,在水中行动迟缓或阵阵狂游。该病害流行最广、死亡率高,还具有危害鱼的种类多、年龄范围大等特点,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及其严重的损失。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但由此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毒性及药物在鱼体中的残留,导致防治鱼病成本提高,效果降低,病害直接危害人类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科学配比、治疗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的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
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大黄15~20份黄芩4~8份黄柏4~8份穿心莲3~6份乌梅3~6份紫花地丁1~4份而且,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大黄16份黄芩6份黄柏7份穿心莲5份乌梅5份紫花地丁3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2)将各组分分别经过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后掺混;(3)再过80目筛后得到成品。
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或2的药剂按3:10000的重量比与饲料混合,加入二者总重量2%的面粉,制成的药饵晒干后连续投喂5天。
6.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中,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分别加入粉碎机粉碎,过筛后相互掺混,再过筛后得到成品。使用时,按一定比例与饲料混合,加入粘合剂面粉后制成药饵,晒干后连续投喂一段时间,病情逐渐得到控制,鱼群的食欲恢复正常,解剖后观察到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及鱼体腹部恢复常态,鱼体背部颜色变为正常颜色,用药后鱼群生长良好,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8.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本发明的创新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大黄15~20份黄芩4~8份黄柏4~8份穿心莲3~6份乌梅3~6份紫花地丁1~4份更优选的方案是: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大黄16份黄芩6份黄柏7份穿心莲5份乌梅5份紫花地丁3份各种药均符合《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二部标准。本发明的组方原理是: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穿心莲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乌梅久泻久利,久咳,蛔虫病;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抗菌解毒,消炎止血等作用。
9.实施例1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大黄15份,黄芩6份,黄柏8份,穿心莲5
份,乌梅4份,紫花地丁3份;(1)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2)将各组分分别经过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180μm
±
7.6μm)后掺混;(3)再过80目筛(180μm
±
7.6μm)后得到成品。
10.实施例2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大黄15份,黄芩7份,黄柏7份,穿心莲4份,乌梅5份,紫花地丁3份。
11.按实施例1中步骤进行制备。
12.实施例3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大黄16份,黄芩6份,黄柏7份,穿心莲 5份,乌梅5份,紫花地丁3份。
13.按实施例1中步骤进行制备。
14.实施例4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大黄17份,黄芩7份,黄柏7份,穿心莲 5份,乌梅6份,紫花地丁3份。
15.按实施例1中步骤进行制备。
16.临床试验:给药方式:拌入鱼饵饲料,3g,每1kg饲料,加入2%的面粉作为粘合剂制成药饵,晒干,即可。
17.2019年7月,天津某鱼塘死亡15尾鱼,从池塘边观察,鱼群抢食旺盛,同时漂浮水面,游动缓慢,出现上下沉浮。剖解死亡鱼可见肠道内有少量食物,病鱼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及鱼体腹部轻度充血,肛门红肿,鱼体背部变黑等现象,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遂使用实施例3药物。用药1天后,鱼塘继续出现死鱼,用药3天后,未继续死鱼,连续使用5天后,鱼群食欲恢复正常,鱼种生长良好。
18.本发明中,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分别加入粉碎机粉碎,过筛后相互掺混,再过筛后得到成品。使用时,按一定比例与饲料混合,加入粘合剂面粉后制成药饵,晒干后连续投喂一段时间,病情逐渐得到控制,鱼群的食欲恢复正常,解剖后观察到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及鱼体腹部恢复常态,鱼体背部颜色变为正常颜色,用药后鱼群生长良好,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大黄 15~20份;黄芩 4~8份;黄柏 4~8份;穿心莲 3~6份;乌梅 3~6份;紫花地丁1~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混合的以下组分:大黄 16份;黄芩 6份;黄柏 7份;穿心莲 5份;乌梅 5份;紫花地丁 3 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2)将各组分分别经过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后掺混;(3)再过80目筛后得到成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中药超微粉剂,本发明中,按计量称取大黄、黄芩、黄柏、穿心莲、乌梅和紫花地丁,分别加入粉碎机粉碎,过筛后相互掺混,再过筛后得到成品。使用时,按一定比例与饲料混合,加入粘合剂面粉后制成药饵,晒干后连续投喂一段时间,病情逐渐得到控制,鱼群的食欲恢复正常,解剖后观察到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及鱼体腹部恢复常态,鱼体背部颜色变为正常颜色,用药后鱼群生长良好,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鼎阔 刘芳 李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鼎正新兴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