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8904发布日期:2021-01-01 13:3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诊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



背景技术:

急诊科护理中,往往会遇到急诊患者外伤出血或者是伤口刀口破裂等意外情况,此时相应的急救护理便显得十分重要,短时间内尽快的止血和包扎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失血过多的危险性。同时包扎前对伤口的消毒处理等等都尤为重要,目前并没有专用的止血包扎护理器;处理过程中对伤口消毒处理、消毒残液的收集、伤口的包扎等都需要使用不同的护理装置,使用极不方便,消毒后的残留液体也会污染环境,会增加止血包扎的时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能对患者包扎护理时进行辅助支撑和消毒残液的收集,提高包扎效率,且更加安全卫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包括护理器主体,所述护理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面固装有支撑网,所述护理器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网连通的集液腔,所述护理器主体的两端均一体化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装有与u型槽内侧面弧度相同的u型支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护理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集液腔连通的密封门,所述集液腔的内部放置有位于支撑网下方的集液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门的底部通过铰链与护理器主体活动连接,顶部通过卡扣与护理器主体扣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槽顶面固装有位于支撑网两端的防渗漏边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型支架的顶面贴装有橡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u型槽和支撑网,可在对患者伤口清洗消毒时进行辅助支撑和消毒残液的收集,不仅方便对患者伤口清洗消毒,且更加安全卫生;u型槽的两侧设置有电动驱动的u型支架,伤口清洗消毒后可通过u型支架将患者受创肢体缓慢托起,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口处进行包扎,提高包扎护理的效率,且u型支架通过电动推杆驱动,运行平稳,可防止患者伤口受到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护理器主体的侧面剖视图;

其中:1、护理器主体;2、u型槽;3、支撑网;4、底板;5、电动推杆;6、u型支架;7、密封门;8、铰链;9、卡扣;10、集液腔;11、集液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2所示,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包括护理器主体1,护理器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2,u型槽2的底面固装有支撑网3,护理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网3连通的集液腔10,护理器主体1的两端均一体化设置有底板4,底板4的顶面固装有电动推杆5,电动推杆5的顶部固装有与u型槽2内侧面弧度相同的u型支架6。

护理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集液腔10连通的密封门7,集液腔10的内部放置有位于支撑网3下方的集液盒11,集液盒11用于收集为伤口清洗消毒的残液,且集液盒11为一次性塑料盒,可定期打开密封门7,清理更换新的集液盒11.

密封门7的底部通过铰链8与护理器主体1活动连接,顶部通过卡扣9与护理器主体1扣接,方便密封门7的开闭。

u型槽2顶面固装有位于支撑网3两端的防渗漏边框,防止伤口消毒清理时消毒残液从u型槽2的两侧渗透流出。

u型支架6的顶面贴装有橡胶垫,橡胶垫可起到缓冲防护的作用,使u型支架6支撑患者受创肢体时更加舒适。

具体的,该装置使用时,u型支架6初始位置与u型槽2端面吻合,不会对u型槽2的使用造成妨碍;当对患者伤口进行护理时,首先将患者受创的肢体搭接放置于u型槽2上,通过u型槽2和支撑网3对受创肢体进行支撑,且受创部位正好位于u型槽2内,之后使用消毒液对患者受创部位进行清洗消毒,消毒残液通过支撑网3渗透漏到集液腔10底部的集液盒11中,从而通过集液盒11将消毒残液收集,不会四处溅射和流淌渗透,避免残留的、使用过的消毒液对环境污染;当消毒完成后,电动推杆5启动,驱动u型槽2两端的u型支架6缓慢上升,将患者受创肢体上位于两u型支架6之间的受创部位凌空架起,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受创部位进行包扎护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包括护理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器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2),所述u型槽(2)的底面固装有支撑网(3),所述护理器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网(3)连通的集液腔(10),所述护理器主体(1)的两端均一体化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面固装有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的顶部固装有与u型槽(2)内侧面弧度相同的u型支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集液腔(10)连通的密封门(7),所述集液腔(10)的内部放置有位于支撑网(3)下方的集液盒(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门(7)的底部通过铰链(8)与护理器主体(1)活动连接,顶部通过卡扣(9)与护理器主体(1)扣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2)顶面固装有位于支撑网(3)两端的防渗漏边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支架(6)的顶面贴装有橡胶垫。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急诊临床用包扎护理器,护理器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U型槽的底面固装有支撑网,护理器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网连通的集液腔,护理器的两端均一体化设置有底板,底板的顶面固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顶部固装有与U型槽内侧面弧度相同的U型支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U型槽和支撑网,可在对患者伤口清洗消毒时进行辅助支撑和消毒残液的收集,不仅方便对患者伤口清洗消毒,且更加安全卫生;U型槽的两侧设置有电动驱动的U型支架,伤口清洗消毒后可通过U型支架将患者受创肢体缓慢托起,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伤口处进行包扎,提高包扎护理的效率,且U型支架通过电动推杆驱动,运行平稳,可防止患者伤口受到二次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武臣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1.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