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55310发布日期:2020-10-28 11: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目前,心包积液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穿刺针将心包穿刺并将积液抽出,但是,现有的穿刺针结构简单,单人操作困难,在心内科治疗中,需要对心包积液的病灶处进行穿刺、抽检。现有的穿刺设备通常为注射器连接穿刺针对病人进行穿刺,这种方式难以掌控穿刺针刺入的深度,刺入过深会损伤心包组织,精确度低,且在泵体停止工作时,积液容易回流,造成感染,同时在抽取积液时,积液中的块状物容易堵塞软管。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包括主体部件、负压装置以及定位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穿刺针、软管、储液瓶和隔板,所述穿刺针的一端连接有软管,且软管远离穿刺针的一端与储液瓶顶部连通,所述储液瓶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隔板;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密封筒、弧形孔、密封胶球、复位弹簧和真空泵,所述密封筒设置在储液瓶远离密封筒一侧的顶部,所述密封筒一侧的储液瓶侧壁设置与弧形孔,所述密封胶球设于弧形孔位置处,所述密封筒内部远离弧形孔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密封胶球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设于储液瓶一侧,且真空泵的输出端与密封筒内部连通;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阶梯状套筒、限位螺钉以及铰接块,所述阶梯状套筒套设在穿刺针外侧,所述阶梯状套筒顶部一侧贯穿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阶梯状套筒两侧皆通过阻尼转轴铰接多个铰接块。

优选的,所述铰接块的个数为4个。

优选的,所述弧形孔的内侧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软管上均匀设置有弧形部。

优选的,所述储液瓶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液管,且出液管上设置有阀门。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管上均匀设置弧形部,在抽取积液时,可防止块状物堵塞软管,通过在穿刺针外侧套设阶梯状套筒,阶梯状套筒顶部一侧贯穿设置限位螺钉,阶梯状套筒两侧皆通过阻尼转轴铰接多个铰接块,应用时,将阶梯状套筒滑动至合适位置,并通过限位螺钉进行限位,进而精准确定穿刺深度,当穿刺至合适深度后,将阶梯状套筒两侧的铰接块向皮肤一侧翻转使得多个铰接块紧贴于皮肤,实现定位,同时由于定位部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定位时不会对穿刺针有影响,通过在密封筒设置在储液瓶远离密封筒一侧的顶部,密封筒一侧的储液瓶侧壁设置与弧形孔,密封胶球设于弧形孔位置处,密封筒内部远离弧形孔的一端设置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密封胶球固定连接,真空泵设于储液瓶一侧,且真空泵的输出端与密封筒内部连通,当真空泵工作时,产生负压使得密封球压缩复位弹簧向密封筒内部移动,将弧形孔打开,使得储液瓶内部形成负压,进而使得积液进入储液瓶,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密封筒内部负压消失,复位弹簧作用力密封球重新推入弧形孔内部,进而对弧形孔进行封堵,防止积液回流,通过在储液瓶内部顶端一侧设置隔板,应用时,储液瓶注入生理盐水使得生理盐水高于隔板最底端,真空泵工作时,使得隔板靠近弧形孔一侧的腔室液面高度和隔板另一侧腔室,可平衡负压,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液面高的一侧腔室内部液体会进入另一侧腔室,还能提供一定负压,进一步防止积液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真空泵,2-阀门,3-储液瓶,4-隔板,5-软管,6-弧形部,7-出液管,8-穿刺针,9-阶梯状套筒,10-限位螺钉,11-铰接块,12-复位弹簧,13-密封筒,14-弧形孔,15-密封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包括主体部件、负压装置以及定位部件,主体部件包括穿刺针8、软管5、储液瓶3和隔板4,穿刺针8的一端连接有软管5,且软管5远离穿刺针8的一端与储液瓶3顶部连通,软管5上均匀设置有弧形部6,储液瓶3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隔板4,储液瓶3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液管7,且出液管7上设置有阀门2;

负压装置包括密封筒13、弧形孔14、密封胶球15、复位弹簧12和真空泵1,密封筒13设置在储液瓶3远离密封筒13一侧的顶部,密封筒13一侧的储液瓶3侧壁设置与弧形孔14,弧形孔14的内侧有密封垫,密封胶球15设于弧形孔14位置处,密封筒13内部远离弧形孔14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密封胶球15固定连接,真空泵1设于储液瓶3一侧,且真空泵1的输出端与密封筒13内部连通;

定位部件包括阶梯状套筒9、限位螺钉10以及铰接块11,阶梯状套筒9套设在穿刺针8外侧,阶梯状套筒9顶部一侧贯穿设置有限位螺钉10,阶梯状套筒9两侧皆通过阻尼转轴铰接4个铰接块11。

工作原理;应用时,将阶梯状套筒9滑动至合适位置,并通过限位螺钉10进行限位,进而精准确定穿刺深度,当穿刺至合适深度后,将阶梯状套筒9两侧的铰接块11向皮肤一侧翻转使得多个铰接块11紧贴于皮肤,实现定位,同时由于定位部件结构简单,重量较轻,定位时不会对穿刺针有影响,当真空泵1工作时,产生负压使得密封球15压缩复位弹簧12向密封筒13内部移动,将弧形孔14打开,使得储液瓶3内部形成负压,进而使得积液进入储液瓶3,当真空泵1停止工作时,密封筒13内部负压消失,复位弹簧12作用力使得密封球15重新进入弧形孔14内部,进而对弧形孔14进行封堵,防止积液回流,而在抽取积液时,可将储液瓶3内部注入生理盐水使得生理盐水液面高于隔板4最底端,真空泵1工作时,使得隔板4靠近弧形孔14一侧的腔室液面高度和隔板4另一侧腔室,可平衡负压,当真空泵1停止工作时,液面高的一侧腔室内部液体会进入另一侧腔室,还能提供一定负压,进一步防止积液回流。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件、负压装置以及定位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穿刺针(8)、软管(5)、储液瓶(3)和隔板(4),所述穿刺针(8)的一端连接有软管(5),且软管(5)远离穿刺针(8)的一端与储液瓶(3)顶部连通,所述储液瓶(3)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隔板(4);

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密封筒(13)、弧形孔(14)、密封胶球(15)、复位弹簧(12)和真空泵(1),所述密封筒(13)设置在储液瓶(3)远离密封筒(13)一侧的顶部,所述密封筒(13)一侧的储液瓶(3)侧壁设置与弧形孔(14),所述密封胶球(15)设于弧形孔(14)位置处,所述密封筒(13)内部远离弧形孔(14)的一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2),且复位弹簧(12)的一端与密封胶球(15)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1)设于储液瓶(3)一侧,且真空泵(1)的输出端与密封筒(13)内部连通;

所述定位部件包括阶梯状套筒(9)、限位螺钉(10)以及铰接块(11),所述阶梯状套筒(9)套设在穿刺针(8)外侧,所述阶梯状套筒(9)顶部一侧贯穿设置有限位螺钉(10),所述阶梯状套筒(9)两侧皆通过阻尼转轴铰接多个铰接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11)的个数为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孔(14)的内侧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5)上均匀设置有弧形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3)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液管(7),且出液管(7)上设置有阀门(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穿刺装置,包括主体部件、负压装置以及定位部件,所述主体部件包括穿刺针、软管、储液瓶和隔板,所述穿刺针的一端连接有软管,且软管远离穿刺针的一端与储液瓶顶部连通,所述储液瓶内部顶端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负压装置包括密封筒、弧形孔、密封胶球、复位弹簧和真空泵,所述密封筒设置在储液瓶远离密封筒一侧的顶部。本实用新型应用时,储液瓶注入生理盐水使得生理盐水高于隔板最底端,真空泵工作时,使得隔板靠近弧形孔一侧的腔室液面高度和隔板另一侧腔室,可平衡负压,当真空泵停止工作时,液面高的一侧腔室内部液体会进入另一侧腔室,还能提供一定负压,进一步防止积液回流。

技术研发人员:战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战丽娜
技术研发日:2020.02.18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