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2566发布日期:2020-09-29 09:2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目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



背景技术:

护目镜能够对眼睛进行保护,目前常用护目镜除雾的方法多数是使用碘伏、洗洁精水等表面活性剂擦拭镜片,但这两种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一、其含有不同程度的化学成分和刺激性气体,可能对医务人员的皮肤和眼睛造成不适;二、护目镜腔内的表面活性剂只有去雾功能而无除湿功能,水蒸气容易积聚形成露珠,影响医护人员的视野和工作效率,也容易因湿度过而大导致护目镜腔内皮肤的角质层吸水而产生肿胀、水疱、溃烂甚至感染等隐患;三、由于腔内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致使该处皮肤容易滋生病菌;四、现有技术去雾时间较短,一般仅能持续2-3小时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毒、无刺激性气味,安全可靠,吸湿除雾时间长,能够避免细菌滋生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架和绑带,所述绑带两端与镜架连接,所述镜架设有吸湿块,吸湿块包括第一吸湿块,第二吸湿块和第三吸湿块,第一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上沿,第二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两侧,第三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下沿,吸湿块包括弧形面,弧形面朝向镜架内侧利于与人体面部贴合严密,所述吸湿块包括硅藻土。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块粘贴在镜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吸湿块有多个,多个第二吸湿块间隔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块包括无纺布,将硅藻土压制成块状或硅藻土粉末缝制在无纺布内并粘贴在镜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镜架包括弧形下沿,第三吸湿块设置在弧形下沿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吸湿块包括翻转部,翻转部抵靠弧形下沿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湿块顶部设有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施例的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采用无机除湿去雾材料,无毒无刺激,可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其具有较强的吸汗、去雾、除湿功能,保持腔内干爽时间达24小时左右,有效防止汗水进入护目镜腔内及腔内水蒸气积聚形成雾气和露珠,可有效预防病菌的滋生;并能有效减少因湿度过大而导致护目镜内皮肤出现肿胀、水疱、溃烂、感染等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的另一示意图。

附图标记:1.镜架;2.绑带;3.吸湿块;4.无纺布层;11.弧形下沿;31.第一吸湿块;32.第二吸湿块;33.第三吸湿块;34.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架1和绑带2,所述绑带2两端与镜架1连接,通过设置绑带2,能够方便镜架1固定在人体头部。所述镜架1设有吸湿块3,吸湿块3能够吸水除湿,能够有效防止水蒸气积聚形成雾气和露珠、防止汗水进入护目镜腔,可有效预防病菌的滋生。吸湿块3包括第一吸湿块31,第二吸湿块32和第三吸湿块33,第一吸湿块31设置在镜架1的上沿,第二吸湿块32设置在镜架1的两侧,第三吸湿块33设置在镜架的下沿。通过设置第一至第三吸湿块,能够使吸湿块分布在镜架1的上、下沿及两侧,从而使眼部周围形成吸湿区域,提升吸湿效果,避免汗水进入眼部,同时能够降低吸湿块用量,降低重量及成本。吸湿块3的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镜架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吸湿块3为若干不同大小形状排列组成。吸湿块3包括弧形面34,弧形面34朝向镜架内侧,从而使吸湿块与额头接触面为弧形面,使得吸湿块与皮肤更贴合,进一步提升佩戴舒适性。所述吸湿块3包括硅藻土,硅藻土呈块状,吸湿块由硅藻土压制成需要形状尺寸的块状物,硅藻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主要由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组成,产品本身属无毒无害的无机环保材料,酸碱度为中性,不含其他化学添加剂,因此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其次,该材料比表面积可达到40-65m2/g,吸水率是自身体积的2-4倍,从而采用硅藻土能够使除湿防雾护目镜具有优异的吸汗除湿能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采用无机除湿去雾材料,无毒、无刺激,可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其具有较强的吸汗、去雾、除湿功能,保持腔内干爽时间达24小时左右,有效防止汗水进入护目镜腔及腔内水蒸气积聚形成雾气和露珠,可有效预防病菌的滋生;能有效减少因湿度过大而导致护目镜内皮肤出现肿胀、水疱、溃烂、感染等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湿块3粘贴在镜架1上,从而方便吸湿块的安装,使得吸湿块能够稳定固定在镜架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吸湿块32有多个,多个第二吸湿块32间隔排列,从而能够增大吸湿块的吸湿面积,同时,减少吸湿块用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湿块3包括无纺布,将硅藻土压制成块状或硅藻土粉末缝制在无纺布内并粘贴在镜架上,即将硅藻土外表面包裹无纺布,使得硅藻土设置在无纺布内,从而能够避免硅藻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碎屑和因吸湿块间隔缝隙导致病毒防治漏点,影响护目镜使用效果,此外,也能够提升吸湿块与人体接触时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镜架1包括弧形下沿11,第三吸湿块33设置在弧形下沿11位置,从而使第三吸湿块能够位于眼部下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吸湿块33包括翻转部331,翻转部331抵靠弧形下沿的外侧面,从而能够使第三吸湿块卡设在弧形下沿上,增强第三吸湿块与弧形下沿的连接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湿块31顶部设有无纺布层4,从而密封护目镜顶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架和绑带,所述绑带两端与镜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设有吸湿块,吸湿块包括第一吸湿块,第二吸湿块和第三吸湿块,第一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上沿,第二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两侧,第三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下沿,吸湿块包括弧形面,弧形面朝向镜架内侧利于与人体面部贴合严密,所述吸湿块包括硅藻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块粘贴在镜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湿块有多个,多个第二吸湿块间隔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块包括无纺布,将硅藻土压制成块状或硅藻土粉末缝制在无纺布内并粘贴在镜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包括弧形下沿,第三吸湿块设置在弧形下沿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吸湿块包括翻转部,翻转部抵靠弧形下沿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防雾护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湿块顶部设有无纺布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湿防雾护目镜,包括镜架和绑带,所述绑带两端与镜架连接,所述镜架设有吸湿块,吸湿块包括第一吸湿块,第二吸湿块和第三吸湿块,第一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上沿,第二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两侧,第三吸湿块设置在镜架的下沿,吸湿块包括弧形面,弧形面朝向镜架内侧,所述吸湿块包括硅藻土。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机除湿去雾材料,无毒、无刺激,可长时间直接接触皮肤;具有较强的吸汗、去雾、除湿功能,有效防止汗水进入护目镜腔内及腔内水蒸气积聚形成雾气和露珠,可有效预防病菌的滋生。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捷;王祖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智捷
技术研发日:2020.02.20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