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4775发布日期:2020-12-01 11:28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纽扣电池在各种玩具、手表、遥控器的广泛应用,儿童在玩耍过程中无意的将纽扣电池吞入消化道中(erlitovitzt,whitakn,clarkl.preventingbatteryingestions:ananalysisof8648cases[j].pediatrics,2010,125(6):1178-1183.)。每年每百万人中约有10人摄入纽扣电池,其中大多数是儿童,每1000个电池摄入中就有一个会导致严重伤害(cowansa,jacobsenp.[ingestionofbuttonbatteries.epidemiology,clinicalsignsandtherapeuticrecommendations][j].ugeskrlaeger,2002,164(9):1204-1207.)。一般情况下,纽扣电池经消化道顺利排出体外,但是,对于停留在胃内的纽扣电池,建议5岁以下的患者在24-48小时内对超过20mm的纽扣电池进行内窥镜检查和取出。内镜下取出是标准的方法(eisengm,baronth,dominitzja,etal.guidelineforthemanagementofingestedforeignbodies[j].gastrointestendosc,2002,55(7):802-806.;raim,woom,becharar.pickingupthetab:gastrointestinalbleedingduetoanembeddedbreadbagclip[j].digendosc,2018,30(6):804-805.),异物钳是最常用的器械,但根据异物的类型和形状,抓取可能很困难。当锂纽扣电池被吞入胃中,由于电解会分泌出碱性液体,导致胃肠道溃疡,有时会导致穿孔(semplet,calderad,ramaswamym,etal.buttonbatteryingestioninchildren-apotentiallycatastrophiceventofwhichallradiologistsmustbeaware[j].brjradiol,2018,91(1081):20160781.)。电池应该及时取出,但食物残渣可能会使其难以定位,而且其光滑的圆盘状使异物钳很难抓住。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胃内纽扣电池取出的装置和方法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利用磁铁间和磁性材料间的固有吸引力,通过体外磁铁实现纽扣电池和胃内磁铁的召集,实现胃内磁铁与纽扣电池的快速接触,无需麻醉、无需内镜,可应用在各级医院的急诊科、消化内科、儿科门诊,其操作简单,可有效取出胃内的纽扣电池,缩短纽扣电池对胃肠道的持续伤害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胃内纽扣的治疗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其中体内部分包括聚氯乙烯管2,聚氯乙烯管2的前端连接圆柱形磁铁4,体外部分包括引导磁铁8。

所述聚氯乙烯管2的直径为2mm,长度为60cm,外壁带有刻度,所述圆柱形磁铁4为钕铁硼磁铁,直径为8mm,高为10mm,磁场力半径范围为1cm。

所述引导磁铁8为直径50mm、高150mm的圆柱状磁铁,采用n50烧结钕铁硼加工而成,表面镍镀层,轴向饱和充磁,外套壁厚5mm的树脂外壳。

所述引导磁铁8与磁铁4在间距5mm时吸力为30±2n,磁铁4和纽扣电池5相吸时力为3-10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容易学习;成本低、效率高;无需麻醉,无需内镜即可完成;且耗时短。当内镜下因胃内容物多视野不满意,影响操作,无法找到纽扣电池时,此装置可替代内镜,有效取出胃内的纽扣电池,缩短纽扣电池对胃肠道的持续伤害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过程示意图(装置送入)。

图3是本发明使用过程示意图(体外引导)。

图4是本发明使用过程示意图(完成吸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其中体内部分包括聚氯乙烯管2,聚氯乙烯管2的前端连接圆柱形的磁铁4,体外部分包括引导磁铁8。

聚氯乙烯管2中穿入导丝1,导丝1的前端嵌入磁铁4尾端的凹槽3中,尾端从聚氯乙烯管2伸出,使用时置于体外。导丝1的材质为高度柔软且耐用的镍钛诺。

其中,聚氯乙烯管2的直径为2mm,长度为60cm,外壁带有刻度,圆柱形磁铁4为钕铁硼磁铁,直径为8mm,高为10mm,磁场力半径范围为1cm。引导磁铁8为直径50mm、高150mm的圆柱状磁铁,采用n50烧结钕铁硼加工而成,表面镍镀层,轴向饱和充磁,外套壁厚5mm的树脂外壳。引导磁铁8与磁铁4在间距5mm时吸力为30±2n,磁铁4和纽扣电池5相吸时力为3-10n。

更具体地,聚氯乙烯管2末端外壁与凹槽3侧壁用自粘胶连接,导丝1前端延伸凸起的圆柱形磁性材料,直径为1.5mm,高为2mm;因为聚氯乙烯管2在植入食管时容易打折,当导丝1套入聚氯乙烯管2时,导丝1前端磁性材料与凹槽3底部依靠磁力相吸,导丝1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引导磁铁4进入到食管内,防止聚氯乙烯管2植入食管时打折,即起到引导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力的传导作用。

测量体内装置插入的长度,成人插入长度为45--55cm,测量方法有以下两种:一是从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的距离;二是由鼻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

使用时,参考图2、图3和图4,在磁铁4前端涂抹石蜡油,在导丝1的引导下,将体内装置置入口腔中,先轻微向下插入6-8cm后,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同时使患者下颌贴近胸骨柄,加大咽部的弧度。当患者吞咽时沿食管6顺势向前推进,估计体内装置到达胃内时,抽出导丝1。

引导磁铁8靠近体表胃的前方,“非接触性”场力是磁性物质的基本属性,胃内的磁铁4和胃内纽扣电池5虽然在胃内的不同空间位置,但是在体外引导磁铁8产生固定且强大磁场力的吸引下,会共同向磁铁8所在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磁铁4和纽扣电池5可能相遇相吸,磁铁4磁场力半径范围为1cm,或者磁铁4和纽扣电池5贴于胃前壁时相吸;在体外磁铁8与腹壁7间可触摸到磁铁4和纽扣电池5,若触摸不到或者不清楚时,可左右移动引导磁铁8,以确保磁铁4和纽扣电池5相遇相吸。之后撤去体外引导磁铁8,缓慢匀速牵拉聚氯乙烯管2,从而将纽扣电池5从胃内移除。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其中体内部分包括聚氯乙烯管(2),聚氯乙烯管(2)的前端连接圆柱形磁铁(4),体外部分包括引导磁铁(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管(2)的直径为2mm,长度为60cm,外壁带有刻度,所述圆柱形磁铁(4)为钕铁硼磁铁,直径为8mm,高为10mm,磁场力半径范围为1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磁铁(8)为直径50mm、高150mm的圆柱状磁铁,采用n50烧结钕铁硼加工而成,表面镍镀层,轴向饱和充磁,外套壁厚5mm的树脂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管(2)中穿入导丝(1),导丝(1)的前端嵌入磁铁(4)尾端的凹槽(3)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磁铁(8)与磁铁(4)在间距5mm时吸力为30±2n,磁铁(4)和纽扣电池(5)相吸时力为3-10n。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胃内纽扣电池磁性取出的装置,包括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其中体内部分包括聚氯乙烯管,聚氯乙烯管的前端连接圆柱形磁铁,体外部分包括引导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容易学习;成本低、效率高;无需麻醉,无需内镜即可完成;且耗时短。当内镜下因胃内容物多视野不满意,影响操作,无法找到纽扣电池时,此装置可替代内镜,有效取出胃内的纽扣电池,缩短纽扣电池对胃肠道的持续伤害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吕毅;王荣峰;张楠;单丽宇;唐湘;王凯玲;吴荣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