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9582发布日期:2020-12-04 14:5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脑电图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脑电图检查是通过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正常脑电图是一个统计学的概念,即在健康人群中脑电图的各项指标在95%的可信限范围之内属于正常脑电图,偏离此范围则为异常脑电图。

现有的脑电图检查椅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在针对特殊人群时,现有的座椅无法对其进行位置固定,需要外部进行辅助固定,安全性不够高的同时,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并且现有的脑电图检查仪大多与座椅分离,在使用时需要进行佩戴,由于调节不便,从而增加了复杂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脑电图检查椅不能进行固定操作及脑电图检查仪调节不便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侧板靠近座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座椅的靠背中线位置处滑嵌有伸缩杆,且伸缩杆通过旋钮与座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检查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座椅的底部设置有气泵,且气泵通过管道与气囊之间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开设有通槽,并且通槽的一侧设置有卡槽,所述连接块与检查仪之间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滑嵌有按块,并且按块的中线位置处套设有卡齿环,所述卡齿环与卡槽之间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伸缩杆的凹槽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且挤压弹簧一端与伸缩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块弹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挤压弹簧的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杆焊接的限位块,且限位块与按块之间滑套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将两个按块向中间进行按压,从而按块联动卡齿环向伸缩杆内部进行运动,从而卡齿环失去对于连接块内侧开设的卡槽的限制,从而使得检查仪可以进行转动,在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按块,在内部的挤压弹簧的作用下,按块向外部运动,从而使得卡齿环重新对卡槽进行卡接限位,以此即完成对于检查仪的角度的便捷调整和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启动下方的气泵进行动作,从而对气囊的内部进行输气处理,气囊随后膨胀,向中间座椅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对座椅中间的患者两侧进行限制,由于气囊与座椅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间距,从而同时具有一定的下压力,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旋钮,旋钮一端的螺栓即失去对于伸缩杆的限制,伸缩杆即可以在座椅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捷进行检查仪高度的改变,使得检查仪可以直接扣在患者的头顶,与患者头部之间刚好贴合,从而避免了佩戴检查仪时的繁杂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等轴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部等轴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处局部剖视图;

图例说明:

1、座椅;2、气泵;3、侧板;4、气囊;5、检查仪;6、伸缩杆;7、连接块;8、按块;9、旋钮;10、卡齿环;11、挤压弹簧;12、限位块;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座椅1,座椅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3,且侧板3靠近座椅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4,气囊4偏离座椅1一定距离,使其有向中间力的同时,具有向下的作用力,座椅1的靠背中线位置处滑嵌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通过旋钮9与座椅1之间固定连接,伸缩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检查仪5。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气泵2,且气泵2通过管道与气囊4之间连通,通过气泵2对气囊4进行充气处理。

具体的,如图1-3所示,伸缩杆6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上开设有通槽,通槽与按块8之间过渡配合,并且通槽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3,连接块7与检查仪5之间固定连接,伸缩杆6的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滑嵌有按块8,并且按块8的中线位置处套设有卡齿环10,卡齿环10与卡槽13之间对应设置,通过卡齿环10和卡槽13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对检查仪5的角度进行微调,提升检查的精准度。

具体的,如图3所示,伸缩杆6的凹槽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11,且挤压弹簧11一端与伸缩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块8弹性连接,通过挤压弹簧11对按块8进行复位,挤压弹簧11的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杆6焊接的限位块12,且限位块12与按块8之间滑套设置,限位块12呈长方体状结构,通过限位块12限制按块8转动。

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坐在座椅1上,在需要对特殊患者进行体位的固定时,启动下方的气泵2进行动作,从而对气囊4的内部进行输气处理,气囊4随后膨胀,向中间座椅1中间位置移动,从而对座椅1中间的患者两侧进行限制,由于气囊4与座椅1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间距,从而同时具有一定的下压力,提升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转动旋钮9,旋钮9一端的螺栓即失去对于伸缩杆6的限制,伸缩杆6即可以在座椅1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便捷进行检查仪5高度的改变,使得检查仪5可以直接扣在患者的头顶,与患者头部之间刚好贴合,从而避免了佩戴检查仪5时的繁杂操作;在进行检查仪5的转动时,将两个按块8向中间进行按压,从而按块8联动卡齿环10向伸缩杆6内部进行运动,从而卡齿环10失去对于连接块7内侧开设的卡槽13的限制,从而使得检查仪可以进行转动,在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按块8,在内部的挤压弹簧11的作用下,按块8向外部运动,从而使得卡齿环10重新对卡槽13进行卡接限位,以此即完成对于检查仪5的角度的便捷调整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3),且侧板(3)靠近座椅(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4),所述座椅(1)的靠背中线位置处滑嵌有伸缩杆(6),且伸缩杆(6)通过旋钮(9)与座椅(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检查仪(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的底部设置有气泵(2),且气泵(2)通过管道与气囊(4)之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的顶端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7),且连接块(7)上开设有通槽,并且通槽的一侧设置有卡槽(13),所述连接块(7)与检查仪(5)之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的顶端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滑嵌有按块(8),并且按块(8)的中线位置处套设有卡齿环(10),所述卡齿环(10)与卡槽(13)之间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的凹槽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11),且挤压弹簧(11)一端与伸缩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块(8)弹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弹簧(11)的内部设置有与伸缩杆(6)焊接的限位块(12),且限位块(12)与按块(8)之间滑套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电图检查带调节功能固定装置,包括座椅,所述座椅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且侧板靠近座椅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座椅的靠背中线位置处滑嵌有伸缩杆,且伸缩杆通过旋钮与座椅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检查仪。本实用新型中,将两个按块向中间进行按压,从而按块联动卡齿环向伸缩杆内部进行运动,从而卡齿环失去对于连接块内侧开设的卡槽的限制,从而使得检查仪可以进行转动,在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松开按块,在内部的挤压弹簧的作用下,按块向外部运动,从而使得卡齿环重新对卡槽进行卡接限位,以此即完成对于检查仪的角度的便捷调整和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秦龙江;郑丽娟;张枝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秦龙江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