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3126发布日期:2020-11-25 14:5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胎儿胎位异常是产妇难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异常胎位,如枕后位、枕前位、臀先露、肩先露等,臀先露最为常见,目前矫正臀先露的方法是胸膝卧位;松开腰带,双膝稍分开与肩同宽,胸肩贴在床上,头歪向一侧,大腿与小腿成90°直角,双手下垂与床两旁或放在头两侧,形成臀高头低位,每天做2-3次,每次15分钟,但是孕妇在做胸膝卧位时,很难长时间保持大腿与小腿垂直,且由于腹部重力,不易保持双膝与肩同宽,不仅损耗大量体力,还影响胎位矫正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孕妇不易长时间保持大腿与小腿垂直,双膝与肩同宽,影响胎位矫正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床板右侧设有两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可相对或相背移动,床板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挡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挡板位于支撑板左端的右方,挡板后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的第一滑板,挡板前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的第二滑板,第二滑板可位于第一滑板内,床板上设有限制挡板摆动的限位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支撑板,便于调整孕妇的双小腿与肩同宽,设置可以摆动至竖直状态的挡板,且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可从挡板内滑出增加了挡板的宽度,能够有效的与孕妇的臀部接触,从而保证孕妇长时间保持胸膝卧位,提高胎位矫正的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与c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全剖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床板1,床板1右侧设有两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可相对或相背移动,床板1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3,挡板3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且挡板3位于支撑板2左端的右方,挡板3后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2的第一滑板4,挡板3前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2的第二滑板5,第二滑板5可位于第一滑板4内,床板1上设有限制挡板3摆动的限位装置。

为了使两个支撑板2实现相对或相背移动,所述的床板1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6,螺杆6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支撑板2左端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可在让位槽内滑动且与螺杆6螺纹连接,螺杆6后端伸出床板1且安装有手轮7。

为了使挡板3可产生摆动,所述的床板1上开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的放置槽8,挡板3下端经支撑轴转动连接在放置槽8内。

为了使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均可滑出挡板3,且第二滑板5可位于第一滑板4内,所述的挡板3后侧开设有开口朝后的第一滑槽9,第一滑板4与第一滑槽9滑动连接,第一滑板4上开设有上端及前端均开口的存放槽10,挡板3前侧开设有与存放槽10高度及宽度相等且与第一滑槽9连通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板5下侧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槽9上侧设有前后方向的t型滑块11,t型滑块11前端延伸至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板5上端开设有与t型滑块11配合的t型槽12。

为了防止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完全从挡板3内滑出,所述的第一滑板4右端及t型滑块11右端均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定位槽13,挡板3后侧及第一滑板4后侧均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竖向滑槽14,竖向滑槽14上端与第一滑槽9或t型槽12连通,竖向滑槽14底部经弹簧连接有定位块15,两个定位块15上端均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的高边相对设置。

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开设在床板1后侧的空槽,支撑轴后端伸入空槽内且安装有棘轮16,空槽内铰接有可与棘轮16配合且位于棘轮16右侧的棘爪,棘爪右侧经弹簧与床板1连接。

为了增加孕妇大腿与小腿垂直时的舒适度,所述的支撑板2左端设有竖直方向的挡托17,挡托17的右侧面及支撑板2上表面均设有软垫18,支撑板2上软垫18的上表面与床板1上表面等高。

为了便于操作挡板3的摆动,所述的挡板3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扣槽。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设置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均位于挡板3内,且挡板3位于放置槽8内的初始位置;

孕妇双小腿分别放置在对应的支撑板2上侧的软垫18上,双膝与挡托17上的软垫18接触,根据孕妇的肩宽调整两个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转动手轮7,手轮7带动螺杆6转动,两个支撑板2分别经滑动块沿螺杆6产生相背移动,当两个支撑板2之间的距离与肩同宽时,停止转动手轮7;

待孕妇调整好胸膝卧位的状态后,通过扣槽扳动挡板3逆时针转动,当挡板3的左侧面与放置槽8的左端面接触时,挡板3的左侧面与孕妇的臀部接触,停止摆动挡板3,此时,棘爪插入棘轮16齿槽内,便防止挡板3顺时针摆动;

向前拉动第二滑板5,第二滑板5从第一滑板4及第二滑槽内滑出,再向后拉动第一滑板4,第一滑板4从第一滑槽9内滑出,当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分别滑动至定位块15与其对应的定位槽13相对时,定位块15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定位槽13内,便防止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完全脱出挡板3,此时第一滑板4,第二滑板5及挡板3能够充分的与患者的臀部接触,帮助孕妇长时间的保持胸膝卧位,增加胎位矫正的效果。

当胸膝卧位时间结束后,向后推动第二滑板5且向前推动第一滑板4,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通过定位块15上的斜面向下推动定位块15进入竖向滑槽14内,第一滑板4和第二滑板5完全进入挡板3内后,向右摆动棘爪,棘爪与棘轮16脱离接触后,顺时针转动挡板3,使挡板3位于放置槽8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设置支撑板2上软垫18的上表面与床板1上表面等高,为了增加孕妇处于胸膝卧位时的舒适度,及增加胎位矫正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可相对或相背移动的支撑板,便于调整孕妇的双小腿与肩同宽,设置可以摆动至竖直状态的挡板,且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可从挡板内滑出增加了挡板的宽度,能够有效的与孕妇的臀部接触,从而保证孕妇长时间保持胸膝卧位,提高胎位矫正的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右侧设有两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支撑板(2),两个支撑板(2)可相对或相背移动,床板(1)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3),挡板(3)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且挡板(3)位于支撑板(2)左端的右方,挡板(3)后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2)的第一滑板(4),挡板(3)前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2)的第二滑板(5),第二滑板(5)可位于第一滑板(4)内,床板(1)上设有限制挡板(3)摆动的限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内开设有前后方向的让位槽,让位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6),螺杆(6)前后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支撑板(2)左端设有滑动块,滑动块可在让位槽内滑动且与螺杆(6)螺纹连接,螺杆(6)后端伸出床板(1)且安装有手轮(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上开设有位于两个支撑板(2)之间的放置槽(8),挡板(3)下端经支撑轴转动连接在放置槽(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3)后侧开设有开口朝后的第一滑槽(9),第一滑板(4)与第一滑槽(9)滑动连接,第一滑板(4)上开设有上端及前端均开口的存放槽(10),挡板(3)前侧开设有与存放槽(10)高度及宽度相等且与第一滑槽(9)连通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板(5)下侧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一滑槽(9)上侧设有前后方向的t型滑块(11),t型滑块(11)前端延伸至第二滑槽内,第二滑板(5)上端开设有与t型滑块(11)配合的t型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板(4)右端及t型滑块(11)右端均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定位槽(13),挡板(3)后侧及第一滑板(4)后侧均开设有开口朝上的竖向滑槽(14),竖向滑槽(14)上端与第一滑槽(9)或t型槽(12)连通,竖向滑槽(14)底部经弹簧连接有定位块(15),两个定位块(15)上端均为倾斜面,两个倾斜面的高边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开设在床板(1)后侧的空槽,支撑轴后端伸入空槽内且安装有棘轮(16),空槽内铰接有可与棘轮(16)配合且位于棘轮(16)右侧的棘爪,棘爪右侧经弹簧与床板(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2)左端设有竖直方向的挡托(17),挡托(17)的右侧面及支撑板(2)上表面均设有软垫(18),支撑板(2)上软垫(18)的上表面与床板(1)上表面等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3)上端设有开口朝上的扣槽。


技术总结
一种异常胎位矫正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孕妇不易长时间保持大腿与小腿垂直,双膝与肩同宽,影响胎位矫正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右侧设有两个与其长度方向一致且沿前后方向分布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可相对或相背移动,床板右侧铰接有可上下摆动的挡板,挡板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挡板位于支撑板左端的右方,挡板后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的第一滑板,挡板前侧设有可滑出支撑板的第二滑板,第二滑板可位于第一滑板内,床板上设有限制挡板摆动的限位装置;保证孕妇长时间保持胸膝卧位,提高胎位矫正的效果,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市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