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9500发布日期:2021-04-02 09:2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剖床,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属于基础实验辅助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解剖床作为一种人体解剖器械,在医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解剖床板面大小固定,而在肢体解剖过程中由于要对肢体进行舒展,传统的装置板面空间较小,无法对肢体进行有效地支撑固定,导致肢体的解剖较为不便,同时传统的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消毒清理,操作较为不便,另外在结构的过程中传统的装置对于床体高度的调节较为不便,影响操作的进行,实用性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板面大小固定,无法进行扩充,解剖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床体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托,所述滑托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滑托的一端皆活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固定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电动滑轨、电动滑块和喷管,所述电动滑轨位于床体顶部的两端,所述电动滑轨上皆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所述电动滑块之间固定有喷管,且喷管上均匀开设有喷孔,所述喷管的底端均匀安装有马达,且马达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毛刷,所述电动滑块的内侧皆安装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两侧皆设置有紫外线灯,且床体上设置有与紫外线灯配合的隐藏槽。

优选的:所述床体的一端铰接有护罩,且护罩的内部设置有反光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皆固定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皆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安装过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蝶形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床体外侧托板的设置,通过床体上滑槽、滑块、伸缩杆、连接板组成的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托板进行转转,方便在进行肢体解剖时将托板与床体进行连接,扩充床体板面的大小,方便对肢体进行支撑与固定,同时在不使用过程中便于对托板进行隐藏,使用更加方便,床体顶部清洗机构的设置,使得装置在使用完成之后能够进行自动清洗,无需人工操作,省事人力,支撑板顶部控制开关的设置,能够在解剖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脚部踩踏控制床体的升降,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床体收缩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构图。

图中:1-床体,2-清洗机构,3-电动滑轨,4-滑槽,5-滑托,6-伸缩杆,7-连接板,8-托板,9-伸缩气缸,10-支撑板,11-控制开关,12-紫外线灯,13-护罩,14-电动滑块,15-喷管,16-喷孔,17-马达,18-毛刷,1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包括床体1,床体1的四侧具有侧壁,用于容纳待解剖物,当然也可以是不具备侧壁的床体。床体1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2,床体1的两侧侧壁上皆开设有滑槽4,且滑槽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托5。滑托5设置有有伸缩杆6,伸缩杆6可以沿着水平方向伸缩移动,伸缩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具有伸缩移动的连接板7,连接板7可上下移动,连接板7上连接有托板8,床体1底部的两侧固定有伸缩气缸9,且伸缩气缸9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清洗机构2包括电动滑轨3、电动滑块14和喷管15,电动滑轨3位于床体1顶部的两端,电动滑轨3上皆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14,电动滑块14之间固定有喷管15,且喷管15上均匀开设有喷孔16,喷管15的底端均匀安装有马达17,且马达17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毛刷18,电动滑块14的内侧皆安装有风机19,利用电动滑轨3带动电动滑块14的移动,控制喷管15在床体1上移动,同时,将喷管15与水管连通,清洗水从喷孔16的内部喷洒在床体1上,然后启动马达17带动毛刷18进行转动,对床体1表面进行刷洗,刷洗完成之后,启动风机19对床体1表面加快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床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紫外线灯12,且床体1上设置有与紫外线灯12配合的隐藏槽,清洗完成之后,启动紫外线灯12,进行杀菌消毒。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床体1的一端铰接有护罩13,且护罩13的内部设置有反光板,清洗完成之后,盖上护罩13,紫外线灯12通过护罩13内部的反光板进行反射,确保杀菌的彻底,同时,利用护罩13避免灰尘飘落在床体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板10的底部皆固定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皆设置有防滑纹,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伸缩杆6与连接板7的连接处安装过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蝶形螺母,方便对连接板7进行位置固定与收缩。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的工作过程如下:

步骤1:使用过程中,将尸体放置在床体1的顶部,然后后通过脚部踩踏控制开关11启动伸缩气缸9,控制床体1的高度,然后进行解剖作业;

步骤2:对肢体进行作业时,控制连接板7的翻转,将连接板7与地面垂直,托板8与床体1水平,然后对连接板7进行固定,将肢体放置在托板8的顶部进行固定与定位;

步骤3:使用完成之后,松动连接板7与伸缩杆6之间的固定螺栓,可以进行二者之间的转动,将托板8收回至床体1的底部,然后启动电动滑轨3,利用电动滑轨3带动电动滑块14的移动,控制喷管15在床体1上移动,同时,将喷管15与水管连通,清洗水从喷孔16的内部喷洒在床体1上,然后启动马达17带动毛刷18进行转动,对床体1表面进行刷洗,刷洗完成之后,启动风机19对床体1表面加快干燥;

步骤4:干燥完成之后,盖上护罩13,打开紫外线灯12,紫外线灯12通过护罩13内部的反光板进行反射,确保杀菌的彻底,同时,利用护罩13避免灰尘飘落在床体1的顶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2),所述床体(1)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4),且滑槽(4)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托(5),所述滑托(5)上固定有伸缩杆(6),所述伸缩杆(6)远离滑托(5)的一端皆活动安装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板(8),所述床体(1)底部的两侧固定有伸缩气缸(9),且伸缩气缸(9)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上设置有控制开关(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机构(2)包括电动滑轨(3)、电动滑块(14)和喷管(15),所述电动滑轨(3)位于床体(1)顶部的两端,所述电动滑轨(3)上皆滑动安装有电动滑块(14),所述电动滑块(14)之间固定有喷管(15),且喷管(15)上均匀开设有喷孔(16),所述喷管(15)的底端均匀安装有马达(17),且马达(17)的输出端皆安装有毛刷(18),所述电动滑块(14)的内侧皆安装有风机(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紫外线灯(12),且床体(1)上设置有与紫外线灯(12)配合的隐藏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一端铰接有护罩(13),且护罩(13)的内部设置有反光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的底部皆固定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底部皆设置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6)与连接板(7)的连接处安装过固定螺栓,且固定螺栓上安装有蝶形螺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实用的新型解剖床,属于基础实验辅助器械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顶部设置有清洗机构,所述床体的两侧皆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托,所述滑托上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滑托的一端皆活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托板,所述床体底部的两侧固定有伸缩气缸,且伸缩气缸的底部之间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床体外侧托板的设置,通过床体上滑槽、滑块、伸缩杆、连接板组成的控制机构,能够控制托板进行转转,方便在进行肢体解剖时将托板与床体进行连接,扩充床体板面的大小,方便对肢体进行支撑与固定,同时在不使用过程中便于对托板进行隐藏,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敏;罗须鹏;潘翠萍;罗婉莹;张祖发;魏建铭;凌建华;张金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莆田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19
技术公布日:2021.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