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5195发布日期:2021-04-06 12:1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留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



背景技术:

留置针的使用能减少肿瘤病人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家属的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用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肿瘤病人疼痛,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面对肿瘤病人这一特殊群体,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长短和肿瘤病人的舒适成为护士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留置针成功使用的标志和推广的前提。

目前,医护工作者均采用输液后,用无菌纱布包裹正压接头的接口,防止正压接头的接口被污染,但是无菌纱布包裹正压接头的接口,并不能阻止微生物、化学物质以及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物沉积在正压接头的接口,对正压接头的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包括输液管、正压接头本体和输液针管;

所述输液管一端密封连接由于输液针管,而所述输液针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针头,并且所述输液针管位于输液管外侧的一端周侧一体成型连接有拿捏片;

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正压接头本体,该正压接头本体呈y形结构,并且所述正压接头本体远离输液管的两组端口分别设置有防护盖,所述正压接头本体至少包括主导管和主导管一侧的辅导管,在所述正压接头本体的主导管内壁环形阵列一体成型设置有三组支撑块,三组所述支撑块顶端面水平架接有防护板,在所述防护板顶端面固定粘接有微米过滤膜。

优选的,所述辅导管内部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而所述螺纹套管与辅导管的防护盖一体成型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管远离防护盖的一端内部嵌设有消毒防护棉,而所述螺纹套管内壁一端采用卡块与该消毒防护棉连接。

优选的,所述正压接头本体的底端周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而所述连接套的一侧面一体成型连接有塑料拉带,在该塑料拉带的中间嵌设有两组防护帽,且靠近连接套一端的防护帽直径尺寸大于另一组防护帽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防护帽分别与两组防护盖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塑料拉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而所述连接套周侧开设有与凸块配合卡接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防护板顶端面设置有拉环,而所述拉环贯穿至微米过滤膜顶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通过设置主导管、支撑块、防护板和微米过滤膜,主导管内的支撑块对防护板进行支撑,而微米过滤膜对主导管内的细菌微生物进行过滤,与传统技术相比,增加了防污结构,便于正压接头本体的安全防护,减少细菌微生物进入,提高患者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辅导管、螺纹套管和消毒防护棉,辅导管内的螺纹套管进行螺纹连接,而消毒防护棉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抑制细菌的滋生;该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增加了防污结构,便于正压接头本体的安全防护,减少细菌微生物进入,提高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压接头本体连接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压接头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套管结构图。

图中:1输液管、2正压接头本体、3输液针管、4拿捏片、5针头、6辅导管、7连接套、8塑料拉带、9防护帽、10凸块、11凹槽、12支撑块、13微米过滤膜、14拉环、15防护板、16螺纹套管、17消毒防护棉、18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包括输液管1、正压接头本体2和输液针管3;

所述输液管1一端密封连接由于输液针管3,而所述输液针管3的一端贯穿连接有针头5,并且所述输液针管3位于输液管1外侧的一端周侧一体成型连接有拿捏片4;

所述输液管1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正压接头本体2,该正压接头本体2呈y形结构,并且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远离输液管1的两组端口分别设置有防护盖,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至少包括主导管和主导管一侧的辅导管6,在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的主导管内壁环形阵列一体成型设置有三组支撑块12,三组所述支撑块12顶端面水平架接有防护板15,在所述防护板15顶端面固定粘接有微米过滤膜13,主导管内的支撑块12对防护板15进行支撑,而微米过滤膜13对主导管内的细菌微生物进行过滤,与传统技术相比,增加了防污结构,便于正压接头本体2的安全防护,减少细菌微生物进入。

具体的,所述辅导管6内部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16,而所述螺纹套管16与辅导管6的防护盖一体成型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管16远离防护盖的一端内部嵌设有消毒防护棉17,而所述螺纹套管16内壁一端采用卡块18与该消毒防护棉17连接,辅导管6内的螺纹套管16进行螺纹连接,而消毒防护棉17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抑制细菌的滋生。

具体的,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的底端周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7,而所述连接套7的一侧面一体成型连接有塑料拉带8,在该塑料拉带8的中间嵌设有两组防护帽9,且靠近连接套7一端的防护帽9直径尺寸大于另一组防护帽9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防护帽9分别与两组防护盖配合使用,两组防护帽9便于两组防护盖的防护,而塑料拉带8将其两组防护帽9进行串联设置。

具体的,所述塑料拉带8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10,而所述连接套7周侧开设有与凸块10配合卡接的凹槽11,凸块10与凹槽11配合卡接,便于塑料拉带8的固定。

具体的,所述防护板15顶端面设置有拉环14,而所述拉环14贯穿至微米过滤膜13顶端面,通过医用镊子将拉环14捏出,便于防护板15的取出。

使用方法,该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使用时,主导管内的支撑块12对防护板15进行支撑,而微米过滤膜13对主导管内的细菌微生物进行过滤,与传统技术相比,增加了防污结构,辅导管6内的螺纹套管16进行螺纹连接,而消毒防护棉17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抑制细菌的滋生,两组防护帽9便于两组防护盖的防护,而塑料拉带8将其两组防护帽9进行串联设置,凸块10与凹槽11配合卡接,便于塑料拉带8的固定。该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增加了防污结构,便于正压接头本体的安全防护,减少细菌微生物进入,提高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包括输液管(1)、正压接头本体(2)和输液针管(3);

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一端密封连接由于输液针管(3),而所述输液针管(3)的一端贯穿连接有针头(5),并且所述输液针管(3)位于输液管(1)外侧的一端周侧一体成型连接有拿捏片(4);

所述输液管(1)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正压接头本体(2),该正压接头本体(2)呈y形结构,并且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远离输液管(1)的两组端口分别设置有防护盖,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至少包括主导管和主导管一侧的辅导管(6),在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的主导管内壁环形阵列一体成型设置有三组支撑块(12),三组所述支撑块(12)顶端面水平架接有防护板(15),在所述防护板(15)顶端面固定粘接有微米过滤膜(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导管(6)内部一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16),而所述螺纹套管(16)与辅导管(6)的防护盖一体成型连接,在所述螺纹套管(16)远离防护盖的一端内部嵌设有消毒防护棉(17),而所述螺纹套管(16)内壁一端采用卡块(18)与该消毒防护棉(1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接头本体(2)的底端周侧固定套接有连接套(7),而所述连接套(7)的一侧面一体成型连接有塑料拉带(8),在该塑料拉带(8)的中间嵌设有两组防护帽(9),且靠近连接套(7)一端的防护帽(9)直径尺寸大于另一组防护帽(9)的直径尺寸,两组所述防护帽(9)分别与两组防护盖配合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拉带(8)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10),而所述连接套(7)周侧开设有与凸块(10)配合卡接的凹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5)顶端面设置有拉环(14),而所述拉环(14)贯穿至微米过滤膜(13)顶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包括输液管、正压接头本体和输液针管,所述输液管一端密封连接由于输液针管,而所述输液针管的一端贯穿连接有针头,并且所述输液针管位于输液管外侧的一端周侧一体成型连接有拿捏片,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有正压接头本体,该正压接头本体呈Y形结构,并且所述正压接头本体远离输液管的两组端口分别设置有防护盖,所述正压接头本体至少包括主导管和主导管一侧的辅导管,在所述正压接头本体的主导管内壁环形阵列一体成型设置有三组支撑块。该留置针正压接头防污装置,增加了防污结构,便于正压接头本体的安全防护,减少细菌微生物进入,提高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青;罗婧;刘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2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