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0361发布日期:2021-06-22 15: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输液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输液架。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治疗手段,具体是将输液容器倒挂在输液架上进行输液。由于现有的输液架只具有悬挂输液容器的功能,故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静脉输液时需要病患本人、医护人员或其他监护者实时关注输液容器的残留量,而医护人员因工作需要,不能一直盯着输液容器看是否输完,且病患以及监护者可能在输液时睡着或做其他事而没注意到输液容器已空,从而容易造成空气进入输液管,甚至发生输液栓塞危及病员生命;二是由于输入的药液温度与人体温度相差较大,故病患容易出现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输液架,以达到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病患的舒适度、输液方便且安全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输液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向下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钩挂输液容器,所述竖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挂钩下方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内均设有若干相匹配的加热块,所述加热箱的顶部沿竖向贯穿有供输液管通过的导向通道,所述加热箱的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块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加热箱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的外部包覆有隔热胶垫。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杆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杆上还向下设有若干备用挂钩。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通道呈圆柱状。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为长方体结构,且其底部的一端安装有一对滑轮,另一端装有一对与所述滑轮相对应的万向轮,所述滑轮和所述万向轮均带有刹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轮和所述万向轮的工作面上均设有防滑耐磨垫。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竖杆上还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称重传感器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如下配合: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输液容器的重量,并将数据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一旦数据低于可编程控制器中预设的输液预警值时,可编程控制器发出警报以提示需要医护人员处理,从而实现了能自动发出警报以提示输液残余量不足的技术效果;又通过温度传感器、加热块和可编程控制器的如下配合: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加热温度,并将数据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当数据小于可编程控制器中温度的预设值且称重传感器的值大于输液预警值时,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加热块加热,其余情况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加热块停止加热,从而实现了能有效减轻病患因药液温差带来的不适感。与现有技术相比,输液方便且安全、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高、并能提高病患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座,2、竖杆,3、横杆,4、称重传感器,5、挂钩,6、加热箱,7、中空夹层,8、加热块,9、导向通道,10、温度传感器,11、可编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一种智能输液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竖杆2,所述竖杆2的顶端连接有横杆3,所述横杆3向下设有称重传感器4,所述称重传感器4的底部设有挂钩5,所述挂钩5用于钩挂输液容器,所述竖杆2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挂钩5下方的加热箱6,所述加热箱6具有中空夹层7,所述中空夹层7内均设有若干相匹配的加热块8,所述加热箱6的顶部沿竖向贯穿有供输液管通过的导向通道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通道9呈圆柱状且位于所述加热箱6的中部。所述加热箱6的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所述加热块8和所述称重传感器4均与可编程控制器11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医护人员将输液容器倒挂在挂钩5上,并使输液管从加热箱6的导向通道9中穿出,将输液针插入患者的静脉并固定好后,可编程控制器11控制温度传感器10、称重传感器4和加热块8工作,称重传感器4和温度传感器10分别对输液容器的重量和加热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11,当温度传感器10的数据小于可编程控制器11中温度的预设值且称重传感器4的值大于输液预警值时,可编程控制器11控制加热块8加热;其余情况可编程控制器11控制加热块8停止加热,且一旦称重传感器4数据低于可编程控制器11中预设的输液预警值时,可编程控制器11发出警报以提示需要医护人员处理,从而实现了能自动发出警报以提示输液残余量不足,并能有效减轻病患因药液温差带来的不适感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6的外部包覆有隔热胶垫,这样设置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杆3上还向下设有若干备用挂钩5,这样设置便于放置其余未输的输液容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设为长方体结构,且其底部的一端安装有一对滑轮,另一端装有一对与所述滑轮相对应的万向轮,所述滑轮和所述万向轮均带有刹车,所述竖杆2上还设有拉手,这样设置便于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轮和所述万向轮的工作面上均设有防滑耐磨垫,这样设置一方面有效延长滑轮和万向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效减小了噪音。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称重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10、加热箱6和可编程控制器11,并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能自动发出警报以提示输液残余量不足,并能有效减轻病患因药液温差带来的不适感,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输液方便且安全,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高,并能提高病患舒适度等优点。

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端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向下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钩挂输液容器,所述竖杆上还设有位于所述挂钩下方的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具有中空夹层,所述中空夹层内均设有若干相匹配的加热块,所述加热箱的顶部沿竖向贯穿有供输液管通过的导向通道,所述加热箱的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块和所述称重传感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位于所述加热箱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的外部包覆有隔热胶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位于所述底座的中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上还向下设有若干备用挂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通道呈圆柱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为长方体结构,且其底部的一端安装有一对滑轮,另一端装有一对与所述滑轮相对应的万向轮,所述滑轮和所述万向轮均带有刹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和所述万向轮的工作面上均设有防滑耐磨垫。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输液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上还设有拉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输液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竖杆,竖杆的顶端连接有横杆,横杆向下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的底部设有挂钩,挂钩用于钩挂输液容器,竖杆上还设有位于挂钩下方的加热箱,加热箱具有中空夹层,中空夹层内均设有若干相匹配的加热块,加热箱的顶部沿竖向贯穿有供输液管通过的导向通道,加热箱的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块和称重传感器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相连。本实用解决了如何能自动发出警报以提示输液残余量不足,并能有效减轻病患因药液温差带来的不适感的技术问题,具有输液方便且安全、医护人员工作效率高、并能提高病患舒适度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梁晨;刘方;计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揽华智慧医疗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14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