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2209发布日期:2021-04-06 12:1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些背部、臀部患者在接收治疗后,因手术或施药等情况,需要长时间俯卧在病床上,人员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状态,舒适度较差,面部容易产生压痕或压疮,同时面部佩戴的面罩、气管等容易遭到按压,影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包括上u形架、下u形架和防护套,所述上u形架内部两侧设置有面托,所述面托和上u形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面托一侧胶合有橡胶垫,所述上u形架底部设置有下u形架,所述下u形架一侧缝制有胸垫,所述下u形架和上u形架之间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气嘴处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通过卡箍固定有充气气囊,所述下u形架和上u形架外侧套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外侧缝制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外表面缝制有抑菌层。

进一步地,所述下u形架底部开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下u形架顶部两端开设有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u形架底部两端焊接有与连接槽对应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位于连接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为高回弹海绵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套为聚酯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抑菌层为竹纤维面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的数量为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上u形架、下u形架和面托,人员俯卧时,将面部放在面托之间,多个压缩弹簧推动面托将患者面部托扶住,适用于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面托一侧的橡胶垫,柔软有弹性,可以提高人员面部舒适度,同时下u形架底部开设有预留槽,方便气管等穿过,不会对气管造成集压,上u形架和下u形架均采用u形设计,使不影响患者佩戴面罩时使用。

2.通过设置气囊、充气气囊和胸垫,人员可以将胸垫移至患者胸前,将患者胸部垫高后,可以使颈椎与头部保持一致,提高人员的颈部舒适度,人员反复挤压充气气囊,可以通过气管对气囊内部充气,气囊充气后碰撞,将上u形架向上顶起,调节其高度,上u形架底部的两端的连接杆位于下u形架顶部两端的连接槽内,可以提高上u形架的结构稳定性。

3.通过设置防护套、弹性垫和抑菌层,高回弹海绵制成的弹性垫,包裹于上u形架和下u形架,弹性好,提高人员使用舒适度,同时不影响上u形架的移动,防护套由聚酯纤维制成,结实耐用,不易磨损,抑菌层由竹纤维材料制成,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吸湿透气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的面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的防护套外部材料剖面图。

图中:1、上u形架;2、下u形架;3、防护套;4、面托;5、气囊;6、弹性垫;7、压缩弹簧;8、胸垫;9、橡胶垫;10、气管;11、充气气囊;12、连接杆;13、连接槽;14、预留槽;15、抑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包括上u形架1、下u形架2和防护套3,所述上u形架1内部两侧设置有面托4,所述面托4和上u形架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7,所述面托4一侧胶合有橡胶垫9,所述上u形架1底部设置有下u形架2,所述下u形架2一侧缝制有胸垫8,所述下u形架2和上u形架1之间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气囊5,所述气囊5的气嘴处设置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一端通过卡箍固定有充气气囊11,所述下u形架2和上u形架1外侧套设有弹性垫6,所述弹性垫6外侧缝制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外表面缝制有抑菌层15。

其中,所述下u形架2底部开设有预留槽14,且预留槽1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下u形架2顶部两端开设有连接槽13。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预留槽14方便气管等穿过,使下u形架2不会挤压到气管。

其中,所述上u形架1底部两端焊接有与连接槽13对应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底端位于连接槽13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接杆12底端位于连接槽13内,可以提高上u形架1的结构稳定性,使其不易损坏。

其中,所述弹性垫6为高回弹海绵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套3为聚酯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抑菌层15为竹纤维面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高回弹海绵制成的弹性垫6,包裹于上u形架1和下u形架2,弹性好,提高人员使用舒适度,同时不影响上u形架1的移动,防护套3由聚酯纤维制成,结实耐用,不易磨损,抑菌层15由竹纤维材料制成,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吸湿透气等优点。

其中,所述压缩弹簧7的数量为多个。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压缩弹簧7可以推动面托4贴合患者面部,对患者面部进行承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工作时,人员俯卧时,将面部放在面托4之间,多个压缩弹簧7推动面托4将患者面部托扶住,适用于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面托4一侧的橡胶垫9,柔软有弹性,可以提高人员面部舒适度,同时下u形架2底部开设有预留槽14,方便气管等穿过,不会对气管造成集压,上u形架1和下u形架2均采用u形设计,使不影响患者佩戴面罩时使用,人员可以将胸垫8移至患者胸前,将患者胸部垫高后,可以使颈椎与头部保持一致,提高人员的颈部舒适度,人员反复挤压充气气囊11,可以通过气管10对气囊5内部充气,气囊5充气后碰撞,将上u形架1向上顶起,调节其高度,上u形架1底部的两端的连接杆12位于下u形架2顶部两端的连接槽13内,可以提高上u形架1的结构稳定性,高回弹海绵制成的弹性垫6,包裹于上u形架1和下u形架2,弹性好,提高人员使用舒适度,同时不影响上u形架1的移动,防护套3由聚酯纤维制成,结实耐用,不易磨损,抑菌层15由竹纤维材料制成,具有柔滑软暖、抑菌抗菌、吸湿透气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包括上u形架(1)、下u形架(2)和防护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u形架(1)内部两侧设置有面托(4),所述面托(4)和上u形架(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7),所述面托(4)一侧胶合有橡胶垫(9),所述上u形架(1)底部设置有下u形架(2),所述下u形架(2)一侧缝制有胸垫(8),所述下u形架(2)和上u形架(1)之间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气囊(5),所述气囊(5)的气嘴处设置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一端通过卡箍固定有充气气囊(11),所述下u形架(2)和上u形架(1)外侧套设有弹性垫(6),所述弹性垫(6)外侧缝制有防护套(3),所述防护套(3)外表面缝制有抑菌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u形架(2)底部开设有预留槽(14),且预留槽(1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下u形架(2)顶部两端开设有连接槽(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u形架(1)底部两端焊接有与连接槽(13)对应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底端位于连接槽(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6)为高回弹海绵材料制成,所述防护套(3)为聚酯纤维材料制成,所述抑菌层(15)为竹纤维面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7)的数量为多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善俯卧位舒适度的装置,包括上U形架、下U形架和防护套,所述上U形架内部两侧设置有面托,所述面托和上U形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面托一侧胶合有橡胶垫,所述上U形架底部设置有下U形架,所述下U形架一侧缝制有胸垫,所述下U形架和上U形架之间通过安装槽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气嘴处设置有气管,所述气管一端通过卡箍固定有充气气囊,所述下U形架和上U形架外侧套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外侧缝制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外表面缝制有抑菌层。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俯卧时面部舒适度,同时不影响气管、面罩的使用,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华中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5.26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