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

文档序号:25831897发布日期:2021-07-13 15:1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



背景技术: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从人体骨骼肌表面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活动放出的生物电信号,不仅在临床医学、运动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近年来研究证明肌肉关节内的肌电信号存在着相应的语音信息,在语音识别中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发音时面部及喉颈部的肌肉对应着不同的运动模式,其所伴随的表面肌电信号是不同的。通过记录面部及喉颈部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肌电信号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

传统的表面肌电信号测试装置直接与脸部或者下颚等部位贴合,肌电电极贴片在收集表面肌电信号时,表面皮肤通过面部运动会导致肌电电极贴片发生脱离,影响收集的肌电信号,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佩戴方便,稳定固定肌电电极贴片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很好的解决了肌电电极贴片与面部容易滑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且包覆下颌,所述面罩设置有与嘴部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端设置有与鼻部对应的凸起,所述面罩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系带,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设置有与颈阔肌、咬肌、颧肌位置对应的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肌电电极贴片,且所述肌电电极贴片的面积小于对应的粘贴片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鼻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电极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基底、第一绝缘层、柔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所述柔性基底与粘贴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粘贴片的面积是所述肌电电极贴片面积的1.5-2倍。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与粘贴片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与粘贴片接触的面积与所述粘贴片的面积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位于颈阔肌的海绵条的厚度是位于咬肌、颧肌的海绵条的厚度的3-4倍。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第一开口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口横向延伸至所述面罩的边沿处。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为蜂窝状。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开设有若干通气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把面罩戴在面部,通过面罩内设置的粘贴片与面部皮肤贴合,便于粘贴在粘贴片上的肌电电极贴片稳定与皮肤固定,防止肌电电极贴片滑落,同时面罩佩戴简单便捷,适合在不同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a的放大图;

图5为肌电电极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罩;2、系带;3、第一开口;4、凸起;5、无纺布;6、肌电电极贴片;7、粘贴片;8、海绵条;9、第三开口;401、第二开口;601、柔性基底;602、第一绝缘层;603、柔性电极层;604、第二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包括面罩1,面罩1与面部贴合且包覆下颌,面罩1可以为医用硅胶、橡胶等,所述面罩1设置有与嘴部对应的第一开口4,通过嘴型辅助增加需要表达的信息,同时使人呼吸顺畅,所述第一开口3上端设置有与鼻部对应的凸起4,可以使鼻梁放置在凸起内部,所述面罩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系带2,所述面罩1与面部贴合的位置粘贴有无纺布5,所述无纺布5为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具有高吸湿性、快速吸湿、透气性好的特性,使佩戴者在佩戴时更加舒适,所述无纺布5靠近人面部的一面上设置有与颈阔肌、咬肌、颧肌对应的粘贴片7,所述粘贴片7与面部贴合的一面上设置有肌电电极贴片6,所述肌电电极贴片6为现有技术,具体参照专利号cn201910098864-一种肌电电极贴片及无声语音识别设备中的肌电电极贴片,所述肌电电极贴片6包括柔性基底601、第一绝缘层602、柔性电极层603、第二绝缘层604,所述柔性基底601的与粘贴片7相连接。

所述凸起4与鼻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第二开口401,佩戴者戴上面罩1时,通过第二开口401进行呼吸,所述面罩1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系带2为四根,分别单独绑在通孔内,佩戴时合理调整系带2的松紧度,做到佩戴舒适,所述粘贴片7的面积是所述肌电电极贴片6面积的1.5-2倍,所述肌电电极贴片6粘贴在粘贴片7的中心部位,从而粘贴片7的四周可以与面部进行贴合,接触面积更大、接触更加紧密,同时使肌电电极贴片6更加牢固。

所述无纺布5与粘贴片7之间粘贴有海绵条8,所述海绵条8与粘贴片7接触的面积与所述粘贴片7的面积一致,所述位于颈阔肌的海绵条8的厚度是位于咬肌、颧肌的海绵条8的厚度的3-4倍,所述面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开口9,所述第三开口9开口位于第一开口3的左右两侧,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口横向延伸至所述面罩的边沿处,从而将面罩从嘴部分为上下仅在边缘处连接的两部分,以避免在嘴部运动时,下颌运动拉扯到面罩的上部,导致粘贴与面罩上部的肌电电极贴片与面部脱离便于在佩戴过程中嘴部动作,下颌挤压海绵条8,防止肌电电极贴片6与颈阔肌位置发生偏移,在佩戴过程中海绵条8处于挤压状态,佩戴时便于电极贴片与脸部更好的贴合,所述无纺布5为蜂窝状,所述面罩1开设有若干通气小孔,便于佩戴时面部热量的散发,所述肌电电极贴片6通过电极线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面罩1分为不同规格,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脸型宽度的人群佩戴。

使用时,首先把面罩1上的第一开口3与嘴部对应,凸起4与鼻梁对应,把面罩1戴在脸上,接着把系带2绕过头部系在头部后面,并且调整系带2的松紧度,同时轻轻按压一下面罩1,此时,粘接在无纺布5内的肌电电极贴片6与颈阔肌、咬肌、颧肌位置相互对应,通过粘接在无纺布5上的粘贴片7与面部皮肤紧密贴合,嘴部动作时,由于海绵条8处于挤压状态,从而能够防止肌电电极贴片6与颈阔肌位置发生偏移,肌电电极贴片6通过电极线与控制器连接,采集颈阔肌、咬肌、颧肌的不同信号,并对肌电信号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判断佩戴者所要表达的信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且包覆下颌,所述面罩设置有与嘴部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端设置有与鼻部对应的凸起,所述面罩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系带,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设置有与颈阔肌、咬肌、颧肌位置对应的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肌电电极贴片,且所述肌电电极贴片的面积小于对应的粘贴片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与鼻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第二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肌电电极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基底、第一绝缘层、柔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所述柔性基底与粘贴片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贴片的面积是所述肌电电极贴片面积的1.5-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与粘贴片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与粘贴片接触的面积与所述粘贴片的面积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颈阔肌的海绵条的厚度是位于咬肌、颧肌的海绵条的厚度的3-4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位于第一开口的左右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横向延伸至所述面罩的边沿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为蜂窝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开设有若干通气小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且包覆下颌,所述面罩设置有与嘴部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端设置有与鼻部对应的凸起,所述面罩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系带,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设置有与颈阔肌、咬肌、颧肌位置对应的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肌电电极贴片,且所述肌电电极贴片的面积小于对应的粘贴片的面积;首先把面罩戴在面部,通过面罩内设置的粘贴片与面部皮肤贴合,便于粘贴在粘贴片上的肌电电极贴片稳定的与皮肤固定,防止肌电电极贴片滑落,同时面罩佩戴简单便捷,适合在不同环境下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龙洁;任海川;于紫薇;廖缘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16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