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5539发布日期:2021-06-01 23:36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现有技术中在给神经内科的病人做腿部康复的时候大多是通过护理人员帮忙来完成的,护理人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需要持续给病人手动按摩,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正面的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开槽,两个所述开槽内均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外壁与开槽的内壁相粘结,所述气囊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且两个所述气囊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同一充放气组件,所述基座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对腿部进行放置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内侧靠近基座的一端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内相配合设置有柔性垫,所述放置板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相配合滑动设置在基座上开设的滑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呈倒u形的通气管、连接管和鼓风机,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囊相连通,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与通气管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鼓风机设置在基座顶端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单片机,所述鼓风机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内侧远离基座的两端均嵌设有磁石,所述基座上与磁石相对应嵌设有与磁石相吸的金属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的外部相配合套设有柔性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患者把两个腿待按摩部位分别置于两个气囊内,通过放置板能够对患者腿部起到放置效果,通过设有的柔性垫,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然后单片机工作控制鼓风机进行通电和断电,通过对鼓风机进行循环的通电和断电,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放气,当气囊充气膨胀时,按摩珠会与人体腿部接触,起到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的效果,不需要护理人员人为持续进行按摩,能够减小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的支撑板与放置板连接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的基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的气囊与通气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开槽;3、气囊;4、按摩珠;5、充放气组件;501、通气管;502、连接管;503、鼓风机;6、放置板;7、支撑板;8、滑槽;9、柔性垫;10、磁石;11、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正面的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开槽2,两个开槽2内均设置有气囊3,气囊3的外壁与开槽2的内壁相粘结,气囊3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4,且两个气囊3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同一充放气组件5,基座1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对腿部进行放置的放置板6,放置板6的内侧靠近基座1的一端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内相配合设置有柔性垫9,放置板6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7,两个支撑板7分别相配合滑动设置在基座1上开设的滑槽8内。

其中,充放气组件5包括呈倒u形的通气管501、连接管502和鼓风机503,通气管5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囊3相连通,鼓风机503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502与通气管501相连通,鼓风机503设置在基座1顶端开设的凹槽内,且凹槽内还设置有单片机,鼓风机503与单片机电性连接,单片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通过单片机控制鼓风机503进行通电和断电,通过鼓风机503进行循环的通电和断电,能够实现对气囊3进行充放气。

其中,放置板6内侧远离基座1的两端均嵌设有磁石10,基座1上与磁石10相对应嵌设有与磁石10相吸的金属片,通过磁石10与金属片相吸,能够把放置板6吸附固定在基座1上。

其中,支撑板7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拉手11,拉手11的外部相配合套设有柔性橡胶套,通过使用的拉手11,便于对支撑板7进行抽拉,通过使用的柔性橡胶套,能够减小对手部的磨伤。

工作原理:患者在使用该按摩装置时,可以向外侧拉动两个支撑板7,然后转动放置板6,通过支撑板7的支撑作用把放置板6进行平放,然后患者可以把两个腿待按摩部位分别置于两个气囊3内,通过放置板6能够对患者腿部起到放置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然后单片机工作控制鼓风机503进行通电和断电,通过对鼓风机503进行循环的通电和断电,实现对气囊3进行充放气,当气囊3充气膨胀时,按摩珠4会与人体腿部接触,起到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的效果,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在鼓风机503的出风口处设置电热丝,鼓风机503工作把电热丝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按摩珠4,能够提高对人体腿部的按摩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正面的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开槽(2),两个所述开槽(2)内均设置有气囊(3),所述气囊(3)的外壁与开槽(2)的内壁相粘结,所述气囊(3)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4),且两个所述气囊(3)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同一个充放气组件(5),所述基座(1)的正面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对腿部进行放置的放置板(6),所述放置板(6)的内侧靠近基座(1)的一端开设有置物槽,置物槽内相配合设置有柔性垫(9),所述放置板(6)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板(7),两个所述支撑板(7)分别相配合滑动设置在基座(1)上开设的滑槽(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组件(5)包括呈倒u形的通气管(501)、连接管(502)和鼓风机(503),所述通气管(5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气囊(3)相连通,所述鼓风机(503)的出风口通过连接管(502)与通气管(501)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503)设置在基座(1)顶端开设的凹槽内,且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单片机,所述鼓风机(503)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6)内侧远离基座(1)的两端均嵌设有磁石(10),所述基座(1)上与磁石(10)相对应嵌设有与磁石(10)相吸的金属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拉手(11),所述拉手(11)的外部相配合套设有柔性橡胶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包括基座,基座正面的两侧分别贯穿开设有开槽,两个开槽内均设置有气囊,气囊的外壁与开槽的内壁相粘结,气囊的内壁沿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按摩珠,且两个气囊的顶端相连通设置有同一充放气组件。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康复用按摩装置,患者把两个腿待按摩部位分别置于两个气囊内,通过放置板能够对患者腿部起到放置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然后单片机工作控制鼓风机进行通电和断电,通过对鼓风机进行循环的通电和断电,实现对气囊进行充放气,当气囊充气膨胀时,按摩珠会与人体腿部接触,起到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的效果,不需要护理人员人为持续进行按摩,能够减小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