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1777发布日期:2021-07-02 19:29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



背景技术:

吸引管是临床常用的医疗器械。对于脑外科手术,手术视野是否清晰是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人脑部的神经血管和组织比较复杂。脑吸引管目前常用有透明吸引管和金属吸引管两种,透明吸引管虽然能弯曲,但不能定型,常作外引流用,因而颅内操作的大多是金属吸引管,但其弯曲能力差,且头端不透明,而人脑有的组织像豆腐脑状十分柔嫩脆弱,在脑内操作时容易误吸正常脑组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采用分体设计,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一端与吸引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软管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根软质骨架条,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防止所述透明软管内壁贴合的弹性支撑环。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弹性支撑环为弹性开口环。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骨架条为软质金属条。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透明软管的侧壁上靠近其另一端开口处设有侧孔,所述透明软管的另一端开口处可拆卸的设有软塞。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中,所述吸引管本体的另一端同轴设有半径小于其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嵌设在所述透明软管的一端开口内,并通过套设在所述透明软管上的卡箍与所述透明软管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成本低,只需要将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连接即可;

2、透明软管的可任意弯曲,并在透明软管内间隔设有多个弹性支撑环,可防止透明软管的管壁塌陷;

3、使用方便,吸引管本体方便握持,头端可视,减少副损伤。

4、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分体设计,方便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1和透明软管2,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一端与吸引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软管2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根软质软质骨架条3,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防止所述透明软管2内壁贴合的弹性支撑环4。

该实施例中,针对在临床手术时,尤其在脑内操作时,吸引管如果不能得心应手,有吸上正常脑组织可能。尤其是在脑内狭小空间操作时,需要一种能任意弯曲,透明可视的脑吸引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塑型、透明可视、压力可调、管路不易堵塞的脑吸引管,吸引管本体1和透明软管2,在透明软管2内衬有软质软质骨架条3,软质软质骨架条3对透明软管2起到支撑作用,使透明软管2能够任意弯曲,再在透明软管2内间隔设置多个弹性支撑环4,可防止透明软管2的管壁塌陷,粘连在一起堵塞透明软管2。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支撑环4为弹性开口环。

该实施例中,弹性支撑环4为弹性开口环,弹性开口环的弹性压缩能力更好,弹性开口环与透明软管2的关闭多点接触。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软质骨架条3为软质金属条。

该实施例中,软质金属条可以起到骨架的作用,同时由于其塑形较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透明软管2调整成不同形状。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所述透明软管2的侧壁上靠近其另一端开口处设有侧孔5,所述透明软管2的另一端开口处可拆卸的设有软塞8。

该实施例中,在透明软管2的另一端开口处可拆卸的设有软塞8,即可在需要通过侧孔5进行作业时,将软塞8设置在透明软管2的另一端开口处,通过软塞8密封透明软管2的另一端开口,从而可以通过侧孔5进行作业。

优选地,作为本实用新型另外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另一端同轴设有半径小于其的定位管6,所述定位管6嵌设在所述透明软管2的一端开口内,并通过套设在所述透明软管2上的卡箍7与所述透明软管2连接固定。

该实施例中,通过在吸引管本体1的另一端同轴设有半径小于其的定位管6,并将定位管6嵌设在透明软管2的一端开口内,便于吸引管本体1和透明软管2的连接,再通过在透明软管2上套设卡箍7,将吸引管本体1和透明软管2连接固定。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引管本体(1)和透明软管(2),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一端与吸引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软管(2)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根软质骨架条(3),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防止所述透明软管(2)内壁贴合的弹性支撑环(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环(4)为弹性开口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骨架条(3)为软质金属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软管(2)的侧壁上靠近其另一端开口处设有侧孔(5),所述透明软管(2)的另一端开口处可拆卸的设有软塞(8)。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本体(1)的另一端同轴设有半径小于其的定位管(6),所述定位管(6)嵌设在所述透明软管(2)的一端开口内,并通过套设在所述透明软管(2)上的卡箍(7)与所述透明软管(2)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和透明软管,所述吸引管本体的一端与吸引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软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透明软管的内壁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一根软质骨架条,并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防止所述透明软管内壁贴合的弹性支撑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脑外科的吸引管,其采用分体设计,方便更换。

技术研发人员:毛小满;吴良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毛小满;吴良发
技术研发日:2020.07.17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